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陈寅生刻铜艺术刍议

时间:2022-06-01 13:00:03  浏览次数:

zoޛ)jitwm?iuoiii?饨ky感受到他创作时全神贯注、屏气凝神的气息。(图10、图11)

二、精工传神的刻铜绘画

陈寅生的绘画刻铜作品较为罕见,仅有少量人物、清供图题材的铜墨盒存世。据民国24年吴心谷编的《历代画史汇传补编》一书中记载:陈麟炳,……工书法,写意花鸟亦有生气。

我们在研究碑刻时常常说刻手是二度创作,好的刻手可以令原作升华。虽然我们无法确定陈寅生的绘画刻铜究竟是临摹还是创作,但他既是书画家,与普通工匠相比,自然能准确地理解画稿的笔墨技巧、精神气韵,从而更有力地提升画稿的韵味。陈寅生的绘画刻铜作品属工笔一路,无论人物还是香炉、插花,无不精雕细刻、构图恰当。如果说陈寅生的刻铜书法是以刀代笔,那么他的绘画刻铜应当是先画后刻。如图十“欲插鬓边还自笑,不知春色在谁家”的仕女,手持春花,立于杨柳之下,春光自柳枝间泻下,映着美女嘴角的一丝微笑,真个是栩栩如生!而栏杆、鼎炉边的线条,或曲或直,一概干净利落,毫无犹豫迟涩之笔,以陈寅生刻铜书法的功力来刻绘画作品,自然是小菜一碟!(图12、图13)

三、别具一格的铭文艺术

陈寅生刻铜的铭文内容,除了节选先贤名篇,常常自作赋文,前面已有论述。其墨盒铭文以长短句为主,往往借描写铜墨盒的材质、构造、形状、使用功能,进而升华到表明盒主心志或人生追求的座右铭,言简意赅而意味隽永,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现摘录部分如下:

1、助文战,携巾箱;用则行,舍则藏;能立言而不朽,含万物而化光。

2、浑如金,介如石;吐纳烟云,文成五色;墨戒染缁,老矜守黑。宝孔氏之坚白兮,吾以馨吾德。

3、体质圆融,知白守黑;勿侈言以自肆,而潦倒于薄牒;勿堕书香,勿为贪墨。世绵其泽。

4、形长而圆,质古而坚;中虚涵扬,经纬万千;墨花恣肆作云烟,人皆曰汝贤。

5、修欲密,发欲光;宝辉外铄,精气内藏;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图14)

6、温润内含,英采外溢;濡染辞章,沈浸典籍;惜者如金,磨者如铁;用舍因时,我守我黑。

7、其守黑,其行坚;飞书草檄,戎马周旋;若论功行赏,应封于管城即墨之间。(图15)

8、金箧之文,石渠之芬。炳炳麟麟之丝纶,为君策翰墨之勋。(图16)

9、去肤存液,匿采韬光,信磨砻之,有素宜位,置于文房。

综观陈寅生在铜墨盒镌刻的铭文,无疑借鉴了传统砚铭的行文方式,即借歌咏铜墨盒的材质、形状来抒情言志,如下一方铜墨盒的铭文,更是直截了当:说什么端溪石,说什么汉瓦当,小小的铜匣一方,又复取携便当,他年南宫高捷,杏花笔底生香,金瓯玉碗价同昂,随我保和殿上。与砚铭相较,陈寅生铜墨盒的铭文借鉴元曲,更加活泼,甚至不乏幽默之处,常常句读未半,会心一笑!笔者认为:陈寅生铜墨盒铭文的创作,是砚铭文化的发展和再创,开创了铭文艺术的新篇!

四、陈寅生刻铜作品的辨伪

陈寅生作为晚清刻铜第一人,其身前殁后仿刻者无数,军机大臣潘祖荫在其收藏“物品类”的“墨盒”条记录云:“墨盒自昔推京都琉璃厂松竹斋所制为精品。同、光间,有名寅生者,不详其姓,以善镌墨盒名于世。书画皆极精妙。寅生殁,坊镌墨盒者多冒其名。”

铜墨盒收藏升温后,近十年新刻者更是多如牛毛。在仿品中有临摹陈寅生原作品的,也有臆造品。其仿品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1、晚清民国旧仿;2、老料新工臆造;3、新料新工臆造。笔者1998年买的第一方铜墨盒就是陈寅生的新料新工臆造品。

判定陈寅生铜墨盒的真伪,可以参考鉴定书画的方式,最重要的还是风格气息,前面笔者所列各种字体的标准件均可做参考。其次,是铜墨盒的器型,清代墨盒往往高而厚,进入民国则矮而扁,铜质也较清代粗糙。以下是方旧仿的陈寅生墨盒,不独形貌气息相差甚远,其运刀之呆滞僵硬一望即知。(图17)

在2008年天津某拍卖公司“陈寅生”刻的《兰亭序》铜墨盒不仅光亮灿然,而且书体居然是当代书法家任政的电脑体,现如今文物市场镌刻任政电脑体的赝品泛滥,不知让多少新手交了学费还在喜滋滋地陶醉其中。

与书画一样,有款者未必真,无款者未必不真。由于当年陈寅生除在万丰斋执业,还在琉璃厂的“松竹、清秘、懿文”等店挂单接生意,或许是因顾客要求,陈寅生还有许多“松竹”等底铭的无款作品存世,这些无款的陈寅生作品,与有款的陈寅生赝品,形成鲜明对比,可知大师之名不虚。(图18)

一代刻铜大师陈寅生逝去百余年了,在全国第三届刻铜雅集之际,笔者特撰此文,作为对大师的怀念。

参考文献:

[1]范大鹏.铁笔铜墨[M].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6.

[2]杨未君.说不尽的陈寅生,谜一样的陈寅生[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5.

[3]冷松.同治11年陈寅生刻铜墨盒——底铭“松竹”[L].网易竹丰斋藏刻銅墨盒,2012.10.

推荐访问:刍议 艺术 陈寅生刻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