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4-01 11:58:45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各种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体重均下降,但试验组下降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的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临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长期进食困难导致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不足,并因肿瘤消耗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住院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感染,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急诊手术,以及癌症转移行姑息性切除或无法切除等患者。术后按营养支持的不同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5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8例,年龄31~81岁,平均62.8±3.5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例,年龄41~79岁,平均63.2±3.0岁。两组年龄、性别、术前体质、手术方式、临床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营养支持方法和用量 试验组在术中经鼻置入纽迪西亚公司提供的Flocare鼻肠管,该营养管质软、耐酸、易弯曲、舒适度好,其内有导丝,易于放置,并且具有标准连接口、刻度和不透X线的标志线,易于护理,术中将营养管置于十二指肠幽门下10cm。

1.2.2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S表示,时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比较 两组营养指标如PA、ALB、TRF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体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氮平衡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之间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见表2。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由于手术前吞咽困难和肿瘤的消耗,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消化增加,加之食管癌手术是一种创伤大、手术切口范围广的大型手术操作,可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合成代谢受限,加上术后禁食,使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此外,食管的血运差和无浆膜层的解剖特点,胃代食管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易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术后摄入量及蛋白质的量不足,也出现了高分解代谢及负氮平衡,术后早期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但在目前采用的营养支持途径中,肠内营养已被认定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本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术后早期开展PN或EN后营养状态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营养状态方面,营养支持的方式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有营养支持的作用,可以加快患者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它有利于提高营养状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临床易于操作,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贫,陈龙奇.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18(1):58-65.

[2] 张雯,任辉.肝移植术后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13-15.

[3] 吴泰璜,吴亚光.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J].肿瘤防治杂志,2000,(1):77-79.

[4] 葛晓明,孙晓光,梁正.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估[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9):171-172.

推荐访问:食管癌 术后 临床应用 营养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