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适合重庆地区养殖的几种冷水性鱼类

时间:2022-06-16 14:35:02  浏览次数:

冷水性鱼类是鱼类的一种生态类型,一般是指能够适应寒带或亚寒带的水温条件,栖息水体温度在20℃以下,繁殖水体温度在15℃以下的喜冷水性鱼类和冷温性鱼类。其多生活于山涧溪流、湖泊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水温较低的水体中生长发育。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2℃,最适温度为12~18℃,其生长没有下限温度,只要水不结冰,就能摄食生长。多数冷水性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鱼类,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EPA和DHA含量高于其他淡水鱼类数倍。经过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大多数冷水性鱼类实现了人工繁殖,规模化、高单产养殖模式日趋成熟,高转化率饲料配方研究、发眼卵运输技术也日臻完善。但由于冷水性鱼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温、溶氧、水质、饵料、光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只有在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才适合养殖。

重庆市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自治县)。境内水系丰富,流经的河流有綦江、长江、嘉陵江、涪江、乌江等,江河水面近15万多公顷,可养殖水面47万多公顷,水库2万多公顷。水生野生动物及鱼类资源丰富,有各种鱼类180余种,各类珍稀名贵鱼类、地方特种鱼类资源丰富。重庆山地、丘陵地形多,占总面积的76%,在其中拥有丰富的冷水性资源,可充分开发利用,按照标准设计、实施冷水鱼产业化项目,同时发展冷链物流和冷水鱼产品深加工,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重庆冷水养鱼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本文对几种冷水鱼加以介绍,以期为冷水性鱼类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一、虹鳟鱼

虹鳟鱼系鲑科鱼类,个体成熟沿侧线有一棕红色纵纹而得名。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较高。

外形特征:鱼体呈纺锤状,体型侧扁,口较大,斜裂,端位。吻圆钝,上颌有细齿。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后还有一个小脂鳍。腹鳍较小,远离臀鳍。鳞小而圆。头部、体侧、体背和鳍部不规则的分布着黑色小斑点。成熟个体沿侧线有1条棕红色的彩虹带,直沿到尾鳍基部,在繁殖期尤为艳丽。

生活习性:喜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溶氧较高的水域。虹鳟鱼为肉食性鱼类,幼体阶段以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其他鱼类、甲壳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

生长繁殖:虹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较强、雌鱼3龄性成熟,雄鱼为2龄性成熟。产卵场在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卵沉性。其雌雄鱼的鉴别,外观主要依据鱼的头部,头大吻端尖者为雄鱼,吻钝而园者为雌鱼。

人工养殖:选择流动性冷水性资源作为养殖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没有污染。水温要求冬季在4℃以上,夏季不超过20℃,以12~18℃为宜。当前,虹鳟鱼养殖技术较为成熟,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较为深入,从幼鱼到成鱼的养殖均可实现全人工饲料的投喂。

二、金鳟鱼

金鳟鱼因全身金黄而得名,系虹鳟鱼的变种,原产与于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其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及人工养殖技术与虹鳟相同。另外,它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养殖经济效益显著。

三、哲罗鱼

哲罗鱼属于鲑科、哲罗鱼属。是一种冷水性食肉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东至伯朝拉河流域、西至伏尔加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

外形特征: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上下颌、犁骨和舌上均有向内倾斜的锐齿。上颌骨明显、游离,向后延伸达眼后缘之后。鳞椭圆形,极细小,侧线完全。头部、体侧有密集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产卵期雌雄体均显示出青铜色,腹鳍及尾鳍下叶为橙红色,雄鱼更加明显。

生活习性:终年栖息于水流湍急、水温较低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的影响,在结冰前逐渐向大江或附近较深的水体里移动。哲罗鱼是淡水鱼中最凶猛的鱼类之一,捕食其它鱼类和水中活动的蛇、蛙、鼠类和水鸟等,一年四季均摄食。

生长繁殖:5龄性成熟,体长达40~50cm。亲鱼集群于水流湍急、砂砾底质水体中产卵,亲鱼的产卵方式与大麻哈鱼相同。亲鱼有埋卵和护巢的习性,产卵后大量死亡。

人工养殖:选择流动性冷水性资源作为养殖水源,水源要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标准,要求水温较低且稳定、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哲罗鱼的养殖以水泥池为宜,池塘长方形,并联排列,单个池塘面积一般不超过200m2,水深不超过1m。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放养密度根据池水交换速度、水体溶氧量及苗种规格确定。采用驯化投饲的方法,遵循“四定”原则,投喂符合标准的全人工配合饲料。值得注意的是,哲罗鱼苗种阶段一定要投喂充足的饵料,否则会出现自食的现象,造成苗种的损失。

四、细鳞鱼

细鳞鱼属于鲑科、细鳞鱼属。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

外形特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体呈长纺锤形,稍侧扁。口端位,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一行尖齿。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舌厚、游离。鳞片细小,头部无鳞。侧线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始于背鳍基中部下方。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

生活习性:喜栖息于水流湍急、溶氧充足、水质清澈、砾石底质的山涧溪流中,在江河的深水区域越冬。早晚捕食,一年四季均摄食,主要捕食小型鱼类、无脊椎动物、蛙类等。

生长繁殖:细鳞鱼最初性成熟为3~5龄,2~3月水温达到8~12℃时产卵,卵沉性,浅黄色,一次排完。产卵场一般位于水深1~1.5m、砂砾底质的急流中。

人工养殖:采用冷水性水源、水泥池进行流水养殖。水泥池长方形,面积不超过200m2,并联排列,水深0.8~1.0m。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放养密度根据池水交换速度、水体溶氧量及苗种规格确定。可投喂小型野杂鱼,也可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过程中要坚持“四定”原则,同时注重病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略)

推荐访问:几种 重庆 鱼类 水性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