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2-03-19 13:03:38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随着翻译专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翻译教学的改革离不开对翻译能力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网络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和支撑。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出发点,在回顾翻译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及各翻译成份能力的习得特征,论述了各类互联网平台对翻译成份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翻译能力;互联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49-04

0 引言

随着翻译专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翻译教学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翻译活动更加的多元化和大众化,翻译活动已从以文学翻译为主流演变为以采用多种形式、涉及众多领域的应用翻译为主流,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一方面,随着翻译学者对翻译活动本质的不断探索研究,人们对翻译活动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翻译教学也必须跟上翻译理论研究的步伐,吸收并利用最新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而与翻译教学密切相关的则是翻译能力的研究。苗菊教授曾指出,对翻译教学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译者翻译能力研究的基础上[1],因此翻译教学改革必然要以翻译能力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从而实现其教学理念上的革新;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信息交换平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工作方式,翻译教学改革必须借助于最新的网络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的革新。

本文将借助于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在分析翻译能力构成以及习得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初步构建翻译能力的培养模式。

1 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及翻译各成份能力特征

1.1 翻译能力研究及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

翻译能力的研究起源于基于乔姆斯基自然语言观的“自然译者”观,认为翻译能力具有天赋性、自发性和阶段性,即翻译能力是双语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自然习得的,理想的双语能力就是翻译能力[2]。随着翻译的交际性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人们认识到翻译不仅仅需要语言能力,更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西方学术界对翻译能力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将翻译能力从多个层次进行分解,形成了复合翻译能力观。如奥罗兹科(Orozco)将翻译能力细化为以转换能力为核心的言外能力、职业-工具能力、心理-生理能力以及策略能力,并对转换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3];诺伊贝特(Neubert)提出翻译能力包括相互作用的语言能力、篇章能力、主题知识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4];皮姆(Pym)提出了翻译能力的最简方案模式,提出翻译实践中最为核心的能力是产生多种可行译语文本的能力及选择出唯一可行的译文的能力[5];刘宓庆从翻译过程的角度把翻译能力分解为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6];姜秋霞、权晓辉从翻译行为的角度提出翻译能力是由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转换能力以及应付各种不定因素的能力构成[7]。在这些研究当中,最具影响力的翻译能力多元成份模式之一就是PACTE模式,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和系统化的一个可视化模型,对翻译教学具有积极意义[2]。

PACTE翻译能力模型是由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与评估”(PACTE)研究小组所提出,认为翻译能力就是“为了能完成翻译工作所需要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系统”[8]。该模型经过一次修正,修正后模式把翻译能力分解成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以及策略能力五种成份能力和一系列心理-生理因素。(1)双语能力,主要指翻译活动时译者必须具备的两种语言的操作性知识,既包含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又包含在两种语言间转换的能力;(2)语言外能力或非语言能力,包括两种语言的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及特定领域的主题知识等表述性知识;(3)翻译专业知识,主要指与翻译职业和翻译活动相关的各类表述知识,包括翻译的运作知识和翻译实践活动知识;(4)工具能力或专业操作能力,主要指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各种翻译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得并使用各类资料和信息的操作性知识;(5)策略能力,是确保翻译活动效率和解决翻译问题的操作知识。心理-生理因素主要指包括记忆、感知在内的各种认知因素和包括求知欲、毅力等的态度因素以及心理机制[9]。 心理-生理因素与翻译各成份能力之间互相影响和提高。

在PACTE翻译能力模型[10](图1)中,策略能力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负责各成份能力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译者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来逐步获得这些能力[9]。该模型体现了翻译的“职业化”需求,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译者翻译能力的要求。

1.2 翻译成份能力习得特征

为了便于对翻译成份能力的习得特征进行分析,把PACTE翻译能力模型下的各成份能力分为表述性知识能力和操作性能力两大类。表述性知识能力包括语言外能力和翻译专业知识;操作性能力包括双语能力、工具能力以及策略能力。

表述性知识能力主要指表述性知识的获得,其主要通过理解记忆的方式来获得。如掌握百科知识及所涉及翻译领域的知识,了解翻译专业知识如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过程、翻译的策略、翻译的历史、翻译公司的运作流程等。

操作性能力主要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习得具有实践性和渐近性两个基本特征。实践性是指其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仅依靠理论知识传授不能获得操作性能力;渐进性是指操作性能力的获得必须经历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阶段性过程。

一般而言,除了少数纯粹依靠翻译实践来不断摸索总结翻译专业知识的情况外,译者的操作性能力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的表述性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也是表述性知识能力获得的最终目的和检验手段。例如在学习翻译技巧时,如果仅了解几种翻译技巧、能对翻译技巧的使用进行辨认,则只获得了表述性知识,只有当能自如地运用翻译技巧进行翻译转换时,才算获得了操作性能力。操作性能力的获得是翻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以具体的翻译实践任务为核心,即依靠什么方式、采用什么手段来布置翻译任务、指导翻译过程、评价翻译成果,以达到逐步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2 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

2.1 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及分类

翻译操作性能力的习得特征决定了翻译能力的获得必须依赖大量富有成效的翻译实践任务,而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该要求,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来进行翻译能力培养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所指的互联网平台是指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各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整合,而非某种特定构建的功能型网络平台。与功能型网络平台相比,互联网平台的信息资源容量更大、种类更齐全、互动交流手段更丰富,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技术支撑,使用更加便捷。互联网平台的这些特点正好能够满足习得翻译能力过程中所需的海量资源储备以及无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需求。为了方便研究,根据翻译能力培养需要把互联网平台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平台指可以发布或反馈信息的互动交流平台,分为实时交流平台和静态交流平台两种。实时交流平台是指如QQ、MSN、YY等文字、语音或视频聊天工具,其特点是时间集中、信息交流量大、反馈及时。静态交流平台是指如论坛、博客等网络功能,其特点是时间分散、信息反馈周期慢,所有交流信息都有记录。

2)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指可以提供相关信息资源的网站,包括翻译类相关网站和其它领域的相关网站,如翻译中国网()、翻译联盟及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等各类电子图书馆等。其特点是资源稳定、查询方便、更新及时、便于摘录。

3)网络工具平台。网络工具平台是指网络搜索引擎、电子词典以及具有词典查询功能的网站,如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灵格斯翻译家、巴比伦、有道、柯林斯等电子词典以及, 、等词典和百科全书网站。其特点是检索方便、信息资源可靠性高。

2.2 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

以上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运用到培养译者表述性知识能力和操作性能力的过程中。

表述性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外知识以及翻译专业知识。在信息时代,语言外知识必须借助于网络资源平台和工具平台的平行文本来获得。平行文本的获得对学生的翻译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所译材料类型不是译者自己选择的,而是翻译活动的发起者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拥有能够快速获得各领域相关知识的途径和能力。翻译专业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传授,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习得容量。在网络资源平台的帮助下,翻译专业知识的获得可以采用课外自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课堂讨论可以引发学生辩证思考,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操作性能力必须以表述性知识为基础,是学生表述性知识的升华和应用。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习得操作能力所需的大量翻译实践任务和过程指导,因而无法完成对学生翻译工具能力以及翻译策略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双语能力包换双语语言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其中双语语言能力具体来讲应该指英译汉时的英语理解能力、汉语表达能力以及汉译英时的汉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双语语言能力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翻译任务而言,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满足翻译活动的需要(学生的语言基础主要是建立在通识性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因而除了重点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之外,也应该关注学生专业领域的双语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和模仿网络资源平台所提供的平行文本的文体风格来习得。翻译工具能力和网络工具平台的使用直接相关。翻译策略能力是一种协调能力,即是一种选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通过书写翻译日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通过积极的反思和总结来固化所习得的翻译能力。

对于翻译各成份能力和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之间的关联,可以用图2来表示。在该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规划教学目标、发布教学任务、指导翻译过程和引导学生对译文进行评价。该培养模式按如下步骤进行。

1)教师发布一篇待译文稿,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是语言外知识的获得、翻译专业知识的补充以及该专业领域的双语语言能力的习得;

2)学生在网络静态交流平台如博客、论坛上分享展示搜集到的资源成果(主要是汉英平行文本资源以及所涉及文体的翻译原则及要求),可利用QQ及类似软件的群论坛功能来进行;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点评;

3)学生对原文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把遇到的翻译难点通过论坛发帖形式进行发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运用网络工具或资源平台对翻译难点提出解决方法;

4)学生通过论坛、博客或QQ空间发布翻译作品,学生相互评阅并推荐好的作品进行置顶;教师引导学生对译文进行评价。

该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互动交流为主要教学渠道,监控、指导翻译任务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为辅助教学手段,主要用于集中讲解翻译难点。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一方面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监管和指导,有利于学生进行大量有效的翻译实践练习;另一方面,互联网资源丰富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所需的资源和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性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将网络运用到翻译教学中已是潮流所趋,但其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来实现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翻译能力研究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用翻译能力研究理论来衔接互联网平台和翻译教学,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不仅更加贴近译者实际的翻译过程,同时也使互联网资源平台能更有针对性地、更实效地运用到翻译教学中,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2]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1.

[3]Orozco M,Amparo H A.Measuring Ttranslation Competence Acquisition[J].Meta XLVII,2002,(3):375-402.

[4]Neubert A.“Competence in Language,Languages,and in Translation”,in C.Schffner & B.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3-18.

[5]Pym A.Redefin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an Electronic Age:in Defense of a Minimalist Approach[J].Meta XLVIII,2003,(4):481-497.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姜秋霞,权晓辉.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J].中国翻译,2006,(6):11-15.

[8]穆雷.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四)[J].上海翻译, 2006,(2):43-47.

[9]PACTE.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Meta,2005,(2):609-619.

[10]王传英.从“自然译者”到PACTE模型:西方翻译能力研究管窥[J].中国科技翻译,2012,(11):32-35.

A cultiv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ased on internet

JIE Ting-yu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major at home,it becomes urgent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pedagogy, which inevitably relies on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the Interne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overall translation competence,this paper proposes a cultiv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Internet,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sub-competences and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Internet platforms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推荐访问:互联网 探析 培养模式 翻译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