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16 10:09:47  浏览次数:

摘要: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情绪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抑郁症的认知发生机制理论认为较低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抑郁。目前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的相关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青少年可能存在负面自我概念;存在抑郁情绪困扰的个体较多;自我概念与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以及与抑郁的路径关系着手揭示二者之间的结构模型,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抑郁

近年来,少数民族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一亿多,是一个巨大的人口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和融合,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理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当个体面临不同的文化冲突和不同环境时,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适应不良,出现抑郁等负面情绪。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目前己居于心理问题的首位,因其分布的广泛性和多发性而被称为“心灵的感冒”。随着环境变迁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20%青少年18岁以前有过至少1次抑郁发作,65%有一过性抑郁情绪体验。因此,揭示少数民族青少年抑郁的易感因素迫在眉睫。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从生物学、心理学、遗传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抑郁症发生机制的假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抑郁症的认知发生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负性认知图式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即抑郁易感性个体存在的潜在负性认知图式,使其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消极情绪一致的负性信息(心境一致性),以消极的方式组织、解释过去和当前的经验,对消极事件的记忆增强,使个体心境低落,引起抑郁。由此可见对自我的消极认知,与抑郁的发生有重要的关联。抑郁情绪者有更多的消极生活体验及消极的自我概念。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较低的自我概念可能意味着对自我评价过低,有可能会导致较多的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等。关注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的关系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抑郁产生原因的理论研究,还有利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贵州地区多民族的安定团结。国内对青少年自我概念、抑郁的研究较多、但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的关系的研究十分有限,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自我概念的特点体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了解个体和民族的重要指标(万明钢,2007)。目前很多研究关注:(1)少数民族与汉族青少年整体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2)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子成分的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身体自我的问卷调查及认知加工偏向方面,但此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在身體自我五个维度及总体身体自我上,藏族青少年的满意度均高于彝族青少;在身体相貌特征、身体运动特征、身材特征和总体身体自我满意度上, 藏族比汉族青少年更满意;除了负面特征外,汉族与彝族青少年体验到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周莹等,2007)。但行为学实验研究却发现负面身体自我不存在民族差异。

第二,少数民族青少年抑郁的相关研究

少数民族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集中在少数民族青少年抑郁的生理病因学研究。如神经递质、脑机制等。另一方面集中在心理学研究。探讨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生所起的作用。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将会面临更多的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适应不良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民族习惯、民俗文化与性别、人格特征对抑郁的影响。

第三,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自我概念与情绪失调呈负相关,较低的自我概念可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刘惠军等,2000)。国内目前关于少数民族自我概念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整体自我概念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带有负性自我概念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胡维芳,2004)。(2)青少年自我概念子成分与抑郁的关系研究。但该类研究仅仅发现自我概念及子成分与抑郁相关,并未揭示自我概念子成分对抑郁影响的路径。

但目前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业自我、社会自我、身体自我是否存在负性偏向还存在争议;少数民族与汉族青少年学生自我概念的对比,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整体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与抑郁关系的研究缺乏,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研究。第二,不同抑郁水平的少数民族自我概念的差异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不同抑郁水平(正常、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的少数民族在整体自我概念、身体自我、学业自我、社会自我方面的差异特点。第三,少数民族自我概念各成分对抑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0.0和 LISREL 8.72 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建立少数民族自我概念及子成分对抑郁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胡维芳.一项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23-1225

[2]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2008.

[3]万明钢,赵国军.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00-2005[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1):185-191.

[4]刘惠军,石俊杰.抑郁情绪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 14 (3): 183 -185.

[5]周莹,陈红.汉、藏、彝族青少年身体自我满意度比较[J].心理测量与评估,2005, 19(12): 796-812.

作者简介:

刘庆英,贵州财经大学

《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抑郁影响的调查与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2014C037.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 综述 抑郁 青少年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