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16 09:59:53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从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的实际出发,总结了近年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成果。指出青少年犯罪的初期表现是出现问题行为。而我们应更加注重及早发现和预防青少年问题行为,对其实施教育干预,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 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教育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最初的表现就是问题行为。相关资料也显示在个体生命历程中有很多的问题行为都出现在青少年阶段,比如吸烟、偷窃、斗殴等。因此对问题行为的研究就非常重要,有助于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本文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找出青少年问题行为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的手段,更好的构建和谐稳定的青少年发展环境。

一、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界定及其类别

1、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界定

对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命名,国外普遍使用“危险行为”(risk behavior),主要是指不健康的,非建设性的,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的行为。我国国内多使用“问题行为”的概念。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无法适应,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青少年遭受到困扰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容忍的限度,引起严重不安或焦虑,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这便可能产生一般的问题行为,严重的可能发展成反社会甚至是犯罪行为。

2、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类别

国外研究将危险行为划分为娱乐冒险和问题冒险。这是从冒险的不同角度来分类的,前者是指探险、爬山等有危险性但又能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运动及达到娱乐的目的和要求的行为。后者是指会对自身或他人、社会造成伤害的问题行为。对自身的是:吸烟、酗酒、吸毒等行为,对社会、他人的是:暴力斗殴、赌博等行为。另一种观点将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型行为问题(攻击、违规、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等)和内向型行为问题(焦虑、抑郁、退缩等)两种。第三种观点来自Achenbach和frick,他们从品德角度出发来划分问题行为。前者根据有无攻击性将问题行为分为两个维度,即过失行为比如逃课、偷窃、撒谎、破坏公共财物等和攻击行为比如打架、聚众斗殴等。

我国国内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比较多,传统的分法是孔煜明等人根据中小学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把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外向型的攻击行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逃学、偷窃)和内向型的退缩性。退缩性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表现在沉默寡言、适应性差;另一种是性格温和但过度焦虑、烦躁不安。从品德角度看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的分类,他用内部动因、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和后果等7项指标,将学生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按问题行为的内容划分为反社会行为(偷窃、危害公共安全等)、非社会行为(孤僻、交往困难等)、学习能力方面(厌学、学业不良等)、神经性习惯和生活习惯方面(睡眠、生活态度)。

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机制研究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种:

1、重视遗传和生理因素

母亲孕期中各种有害因素,比如一些严重躯体疾病、服用药物、甚至严重抑郁情绪和心理问题都会通过血液和内分泌的改变间接影响到婴儿的成长。还有一些婴儿期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造成严重脑损伤的婴儿,都会造成日后的学习困难、严重的问题行为甚至是暴力犯罪。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问题行为也表现出差异,从生理角度出发攻击性和激素有关,尤其是和雄性激素有关。因此在青少年特殊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阶段更易造成一些问题行为,最近的研究也指出男孩的问题行为总体上多于女孩,但女孩的间接行為攻击多于男孩。

2、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高度相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条件、生活习惯都与问题行为的发展有实质性的联系。我国学者王玉凤等(1988)在对北京城区2423名少年研究表明,有口角、暴力家庭、离异家庭的少年。其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比和睦家庭高,有显著差异。

(1)不同家庭结构模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为主,独生子女家庭在城市中已占据主导地位,独生子容易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依赖观念重。这些都是滋生问题行为的土壤和条件。

单亲家庭又称缺损家庭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家庭结构。这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带来的是巨大的心灵创伤,由于青少年无法得到完整的家庭的爱,随之而来的便是焦虑、孤独、拒绝社交等问题行为。1990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52位心理学家在全国学校范围内调查,研究父母离婚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的破裂对孩子的心理创伤是明显的、多角度的、长期的。

(2)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张文新认为,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Palmer研究更表明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教养方式越温暖越投入,他们的不良行为就越少。Langner研究发现家庭的两个维度:父母冷漠和母亲拒绝,能有效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Ainsworth的研究就表明早期严厉的,没有爱的环境很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敌对的内部加工模式,等孩子长大后会在特定的情景中激活这种敌对和反社会的问题行为。

3、群体同伴因素

青少年想摆脱家庭与父母,在同伴中寻求归属和依托。这时同伴关系是青少年获取信息、交往技巧的重要途径。群体中的正面影响是大家互敬互爱,共同进步。负面影响是不甘示弱,哥们儿义气的冲动造成不理智行为。在群体中肯定会有人“免疫力”较低,这时若有人出现问题行为那么就很容易感染,甚至交叉感染。方晓义等人研究青少年吸烟问题时发现,青少年吸烟的行为受到父母对吸烟的态度、父亲吸烟的行为、同伴吸烟行为等的影响,而同伴的吸烟行为影响巨大。

4、社会因素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负面影响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与其所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也有许多研究,结论是暴力内容提供了反面教材,减弱了青少年对自己不当行为的控制,增加了对不良行为的容忍度,鼓励了问题行为的产生。实验证明常观看暴力行为电视节目和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更多地表现出一些攻击行为。社会不良的思想观念、不健康的大众媒体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都是形成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社会因素。

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最危险的时期,如果发生问题不及时干预便埋下恶果,滋生发芽,日后很难矫正。了解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预防和矫正的前提,预防和矫正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1、优化家庭教养方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俗话说言传身教。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模仿来的。再者随着青少年身体外形的急剧变化和生活能力的增强,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渴望了解“大人”的世界。沟通交流是双向的,孩子也会逐渐的敞开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亲子之间亲密度,也会提高整个家庭的凝聚力。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有动荡、不稳定的特点,问题行为也多在此发生。因此,应提倡家长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一旦发现问题行为,冷静处理,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摸索出正确教导方法,逐步做到对孩子平等民主、严慈相济。不能采取“不打不成材”的粗暴式教育方法,更不能溺爱成灾。

2、重视教师、集体和同伴的作用,消解问题行为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场所,班风淳朴的班级里同学间形成了良好、持久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任课教师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处理好同伴之间关系。还应注意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察学生同伴、朋友间的交往细节,如行为、习惯、着装打扮、聚集场所等,有些问题及早发现就能做到防微杜渐。

3、净化社会风气,综合治理青少年问题行為

促进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发展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增强社会的支持力度,采取措施扫除社会种种丑恶现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比如无证经营的网吧、录像厅等。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去各个学校宣传心理学知识、开设家长学校,使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的形式,贴近学生内心,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它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涵盖了多种资源。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作用,对我们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意义非同一般。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界共同协调配合,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问题行为青少年进行教育,积极的预防干预形成一种强大的保护屏障和教育合力,才能解决问题。总之,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教育和矫正,需要多管齐下,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强大后盾,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以健康的身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彻底摆脱自身的问题行为而健康的成长,实现人生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左占伟,石岩.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6):91-94.

[2] 崔丽霞.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12-120.

[3] 周宗奎.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

[4] 霍金芝.影响青少年早期问题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29(5).

[5] 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52.

[6] 方晓义,林丹华,房超等.感知的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6(2):26-30.

[7] 刘爱红.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38.

[8] 余毅震,史俊霞,黄艳,王俊.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5(10):198.

[9] 蒋 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10] 徐光兴.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649-651.

[11] 何 剑.未成年犯罪的家庭环境研究[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2):79.

[12] 张 燕,吕晓敏,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11):45-47.

[13] 崔 萧.初中学生行为问题调查与建议[J].中国热带医学,2008.8(2):78-79.

推荐访问:综述 青少年 研究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