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找准着力点发挥地方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功能

时间:2022-03-09 10:24:55  浏览次数:

摘 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校园文化表现着学校的价值取向,坚持什么样的理念,走什么样的路子,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校园文化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信仰,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高度与品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导向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曲艺、国画、书法、对联、酒令、歇后语等。如说民族服饰、各地生活习俗、地方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笔者所在地文化有着厚重的地方特色,湖南省诗词文化楹联之乡、毛笔制作列入文化遗产之列,故此学校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准这些地方特色的地位,特别是在德育教育找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功能中尤为重要。《地方特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这一课题,在我校开展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们实验教师在课题组的正确指导下,井然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作为课题主持人对地方特色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故在此谈谈我粗浅的几点认识:

一、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數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过多地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淡漠。结合当地情况主要表现为:没有几个学生能正确地拿起他们似曾相识的毛笔,就更谈不上是用毛笔进行书写了。其次,贴对联分不清上下联,更谈不上如何张贴上下联。这样的结果必将传统文化流失。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等多个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和行为。因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不能在我们的教育中被忽略。我们有必要在教育过程中重拾传统,直至将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与措施

在行动中去实践、总结和提升学校文化校园。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重要的在于实践,在于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如何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 正确定位提炼校园文化内涵与核心

定位很重要,不要定位成假大空的文化(不要做这个家,那个家的培养,是家我们也培养不了,真正的家是天生的,自身就具备家的素质),要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真实需求(不要灵光一现,引用百年名校的校训,东捡西凑一案例),找准自身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接入点,择优而用,而非全选,一点做精,即是大功德,进而丰富自己的学校文化内涵。

2. 坚持文化与品德相统一,全面发展学生

学校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既关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近年来学校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将传统的东西,地方的特色重置于课堂之中,组建有:诗词楹联学会、墨香书法社、锦绣家乡湘绣社、DIY毛笔作坊、飞扬民族舞社等12个社团组织。社团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发现了家乡的、身边的文化宝藏,同时培养了一批特长人才,学校每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多名体、音、美艺术特长生。

3. 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确保特色传承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针对学校个别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和满足现状等实际问题,学校从“厚德、博学、勤谨、求实”教风的形成抓起,以教师教育觉悟、教育品位的提升为重点,时刻关注教师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细节。学校坚持国家培训与校本研训相结合,除教师参加学业进修和继续教育外,让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的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教师参与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指导社团活动、指导开展阳光健身活动等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4. 营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良好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气息的良好校园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和工作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健康的人格,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尤其是学校的学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止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学校的管理,不仅是行政的管理,更是一种文化的管理。校园文化更是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不断引领着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找准着力点才能发挥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导向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拴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个着力点[J].教书育人,2016(20):63.

作者简介:

刘皇良,湖南省汨罗市,湖南省汨罗市川山坪中学。

推荐访问:着力点 找准 导向 校园文化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