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4-14 09:48:02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某医院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给予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自护理能力评分(ESCA),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ESC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恢复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在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自护能力;应用效果

心内科主要诊疗的患者为患有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的患者。心内科患者在入院后大多为病情严重且病情发展极快,而且大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对其预后和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对其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生活方式进行改善。协同护理模式(CCM)的主旨为以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为基本,同时调动患者的自护能力。将常规护理模式中的被动护理变成现在的主动护理。本研究主要针对心内科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探讨。现将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为71例,女性患者为59例,年龄范围在44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4.8)岁,患者疾病类型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脏病、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或过缓者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其人数分别为50例、31例,22例、15例和12例;同时患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5.9±3.1)%。对照组男性患者为69例,女性患者为61例,年龄范围在45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2.6)岁,患者疾病类型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脏病、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或过缓者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其人数分别为49例、33例,20例、17例和9例;同时患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6.1±2.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第一,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第二,所选患者经诊断后均符合心脏病诊断标准,且LVEF不得查过40%;第三,所有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类疾病,心脏能够自动复跳;第四,所选患者均得到本人及其家属同意。排除标准:第一,患者的心功能级别或者LVEF与入选标准不符;第二,患者无清醒意识,出现休克等现象;第三,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或患有精神类疾病。

1.3 护理干预

1.3.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心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

1.3.2给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

1.3.2.1护患间协同护理干预

协同护理干预主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首要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信任,从而达到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做到辅助护理的目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谨慎的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方式与技巧,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甚至是表情和态度,护理过程中需要面带微笑,鼓励患者进行相关事项的咨询,使患者感受到尊重的同时感受到关爱,一定要杜绝现在的机械式护理模式,即以护理任务为目的护理模式。专业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注意事项,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事项,和相应的处理措施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宣传。

1.3.2.2 医患之间的协同教育

由于医生对疾病的治疗能力较强,因此大部分患者对医生的护理依从性更高。其内心对医生产生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在医生进行定期查房时,需要协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知识宣传,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避免患者不了解情况而产生负面情绪,对治疗和护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1.3.2.3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教育和大小便护理指导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必要时让患者家属进行辅助护理,这样对患者的隐私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以沟通的方式达到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以便患者能夠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自身的护理缺陷进行弥补,完善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

1.3.2.4协同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内容

协同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两点:第一,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的了解,对其进行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评估。采取针对性的传教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勾起患者的交流欲望,然后让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将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对于易怒患者,需要嘱咐其控制自身情绪,告知其较大的情绪波动会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通过深呼吸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缓解暴躁的情绪[1];第二,对患者进行自救知识教育:心脏病的主要特点为病情重,发病急,当患者出现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进行科学的处理,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例如心绞痛一定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相关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出现突发事件时需要端坐体位,来缓解症状等[2]。

1.4监测指标

1.4.1 对于自护能力检测(ESCA)主要包含以下几点: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调查表分数设定,将得分情况分为高等110分至170分、中等为60分至

109分、低等为0分至59分。

1.3.2ADL评分标准

按照自护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此调查表共分14个指标,其评分区间为1至4分,1分为自护能力较强,2分为部分存在困难,3分为大部分需要帮助,4分为完全需要帮助。单项标准1分正常,2至4分者存在功能依赖性。量表的分数范围为1至56分。同时对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情况和患者住院时间进行调查[3]

1.5统计学方法

针对在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数据主要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来显示计量资料,应用X2来检验组间差异。两组资料差异比较,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对比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ESC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2.2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病症的恢复情况

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协同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医疗资源紧张和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此护理措施最早是在美国实施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综合的护理干预。此次研究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护理干预上,经过对研究结果的调查显示,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失常恢复情况、LVEF%、房室传导阻滞和住院天数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綜上所述,协同护理措施对心脏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对心脏疾病的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对患者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协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心内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8(4):114-115.

[2]骆永梅,席明霞,王慧荣.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42-144.

[3]姜淑霞,程建云.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科人学学报,2014,7(2):242-244.

1.刘翔,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临床基础教研室,河南省项城市,1987年6月,助教,研究方向:基础护理。

2.贾盼盼,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机能教研室,河南省新郑市,1988年8月,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护理、生物化学。

推荐访问:护理 内科 协同 在心 体会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