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3-04 10:22:27  浏览次数:

摘 要: 实变函数课程的思想痕迹在初等数学中就有所体现,掌握实变函数的知识对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和结论有很大的益处.点集的测度在现实中是能够得到较好解释的.函数的可测并不十分抽象,可以设计较好的情境讲授函数的可测.在函数可测意义之下,实变函数课程很好地解决了函数列、函数项级数收敛内容中的难题,使计算得到大大简化.

关键词: 实变函数课程 点集的测度 可测函数

引言

实变函数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很困难、很抽象,主要原因是学生习惯了从初等数学到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所研究的函数都是常规的性质很好的函数.然而,有更多的性质不好的函数,需要换个角度认识它们,这就导致实变函数思想的形成,并最终成为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思想方法与思想痕迹其实在中学数学课程及大学数学课程中都有所体现.

1.实变函数思想下初等数学内容的认识

为了研究函数的性质,对函数的定义域再认识,从而从另一角度研究集合,因此实变函数课程中一开始就研究集合,当然不只是停留在集合的简单运算上.

当两个集合之间能建立一一映射时,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就是一样多的.由于无理数集是不可数集,有理数集是可数集,则无理数集与有理数集不对等,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就不是一样多的,实际上无理数比有理数要多得多.利用一一映射,还可以得到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的点是一样多的,但就长度而言三条边往往不相等,这说明点不能有大小(度量),并不是人为规定点没有大小.

对于两个非空集合(点集)A与B,把A中的任何点与B中的任何点之间的距离的下确界说成是集合A与B之间的距离.这样,一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距离,平面上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空间中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等,都采用垂线段的方式计算.按照此定义,平面上两条相交直线之间的距离,两个相交的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则为零.

由此看出,只有真正学懂了实变函数课程,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和结论.比如,点为什么不能有大小,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无理数在实数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集合的表示为什么要用区间这样的方法,为什么不是所有集合都能用列举法表示,等等.

2.集合的测度之意义

拓广对集合整体度量的认识,利用测度概念.在测度意义之下,点集可以是非常不规则的,其元素可以是相当凌乱的,集合的元素可以是多样的,从而测度可以是长度,可以是体积,可以是质量,可以是概率,等等.在测度意义之下,由一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由可数个元素组成的集合,测度均为零.这样,一个点的测度为零,这就说明点确实没有大小.在测度意义之下,有理数集的测度是零,从而实数集R中基本上全都是无理数,或者说,一条直线上几乎处处为无理点,实数的核心是无理数,实数集R的“质量”都集中在无理数上,无理数集是实数集R的“原子核”.

可数集的测度为零的一个现实反映,比如,一个筛子的孔是很多的,但也应该是有限个,不过可以理解为可数多个,当人们往筛子(悬空的)里盛放细小的东西(一部分可以穿过孔)时,如果人不摇晃筛子,则自然从孔漏出去的细小东西的体积几乎为零.这就是为什么有了筛子,还得要人筛一筛,才能把东西分开成粗与细的两个部分.

这表明,任何一个集合添加零测度集后,其测度不改变.这一性质的一个现实反映经常出现,比如人们外出旅行,收拾包裹行囊很满,鼓鼓囊囊的,正要出门时突然看到一支笔或一把梳子被落下了,这时往往就把笔或梳子随便插进包裹的缝隙里,照样带走.这里,相对于一大包东西,一支笔或一把梳子的体积或质量几乎为零,添加进包裹也不会改变包裹的体积或质量,并不会影响人的出行.

由此看出,所谓集合的测度,其实并不那么抽象.

在测度意义之下,集合又区分为可测集与不可测集.零测度集是可测集,区间是可测集[2],区间的并集是可测集,这些为函数范围的拓宽奠定了基础.不可测集是存在的,由于集合的测度是非负实数,那么不可测集的测度一定不为零,从而不可测集存在于正测度集之中.

3.可测函数概念教学的一个策略

对于函数,中学数学教材及数学分析里的函数,往往强调定义域的重要性,而且定义域基本上是连续的一个数集——区间,同时对函数的值域往往不太重视.这样,导致学生习惯于从定义域到函数值认识函数,而忽视了从函数值范围到自变量取值范围认识函数.尽管教材里有所体现,比如,试根据函数y=3x-15的性质或图像,确定y>0时x取何值[3],观察余弦曲线,写出满足条件cosx>0的区间[4],但都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的,在教材的正文中几乎没有涉及.虽然这仅仅就是解函数不等式,但认识上、方法上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在实变函数里突然出现一个可测函数概念,使学生感到迷惑.所以,笔者在讲授可测函数概念时,是按照如下策略引导讲解的.

由上述例子看出,连续函数是可测函数;处处不连续的函数也可以是可测函数,所以,可测函数是比连续函数更广泛的函数类型。

上述通过设立情境导入概念,再以不同类型的函数讨论其可测性,使得学生掌握可测函数这一概念比较容易,也掌握了判断函数可测的具体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4.实变函数课程所解决的困难

这里,求和(级数收敛)运算与积分运算交换顺序,并没有要求函数列一致收敛,而只要求可测即可.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枚举.

由此看出,在可测的意义之下,解决函数列的收敛这样的问题时就简化多了.

iըky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徐新亚.实变函数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薛昌兴.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程其襄,等.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邝荣雨,薛宗慈,陈平尚,等.微积分学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8]刘培德.实变函数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许静波,程晓亮.实变函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何穗,刘敏思.实变函数[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推荐访问:几点 函数 课程教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