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与补救

时间:2022-06-09 15:42:01  浏览次数:

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入学的大学生相比,现今大学生的性格更脆弱。原因之一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功利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缺少挫折教育。走出这种困境的途径有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认识,到艰苦的环境中去体悟生命,以优质元素重塑大学生人格、消弭思想错位、净化教育环境等。

关键词:挫折教育;缺失;补救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4)02-0250-04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出现,令教育理论界感到困惑,这似乎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明显差异?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因此,要摆脱这种现象,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尽量减少或避免自杀等极端心理事件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

就教育的发展史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总体上新旧意识形态在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交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根基不仅没有因为新旧政权的交替而发生断裂,而且得到了有选择的继承,即使1957年的“反右”斗争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产生了精神伤害,但并没有伤及我们民族教育的基脉,因为知识分子对祖国的忠诚、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传统道德的固守涵养并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泯灭。而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多经历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和不断的“政治运动”的洗礼和熏陶,这种逆向的终生难忘的“挫折教育”,铸就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赤子胸怀。

真正伤及我们民族教育命脉的是“文革”十年浩劫。“文革”不只是批判沉淀千年之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几乎完全否定中华大地的所有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更是首当其冲,大部分老师被当作“臭老九”下放到农村或“五七”干校种田,老师不上课、学生不读书成为常态,几乎耽误了整整两代人,那时所谓的“老三届”或“新三届”在学业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才使我国的教育重新步入正轨。也许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的缘故,正是这批经历了“文革”及上山下乡或工厂劳动锻炼的“老三届”、“新三届”,从摸爬滚打的生活挫折中一路走来,许多人先后考上大学。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几乎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振兴融为一体,拼命地读书和学习,即使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也把工作与学习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造福社会、为人民服务。

现在已经毕业或在校的“80后”或“90后”大学生,可以说大多都是这批人的下一辈,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还是“四二一”,即四个老人、夫妻俩再加一个子女,“万般宠爱”集一身,都是在骄生惯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完全体会不到稼穑之艰辛,一丝一缕之艰难。所以,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情绪化、任性化或自闭自己,甚至会想不开、走极端。

应该承认的是,这批“80后”或“90后”大学生的确比他们的父辈拥有更优厚的条件,他们一出生就遇到了改革开放和民族振兴的大好时代,但正因为如此,这代人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和挫折教育,导致他们的性格有缺陷。他们的父辈曾一度遭遇知识的饥荒,缺乏精神食粮的供给,而他们则生活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正负能量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加以正确引导,负能量的因子就会乘虚而入,有些学生就有可能走向生活和教育所期望的反面。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当前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体制,忽视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激发和培养,他们自身的那种主体性功能逐步萎缩或退化了,性格成长就存在缺陷。这种教育制度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育和陶冶,忽视了对大学生生命价值、生命尊严和终极意义的教育,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信仰缺少综合的维度,这无疑对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势必造成他们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理解的缺位。

这些年来,我国在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这个开放和接轨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挟带了一些西方社会也难以认同的东西。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渊源、地域环境或气候变化等不同,我们必须承认东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的同时,不可能把其他民族用以支撑市场经济的人文文化也照抄照搬,否则,很有可能把人家所丢弃的“精神垃圾”也当作我们的宝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滋生了一些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侵蚀着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朴素的民风也受到“铜臭味”的熏染,理想主义的道德信仰已被逐利的世风消解,集体主义情怀也被公权私用的贪腐现实所驱赶。加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或配套的新道德体系尚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滞后的“核心道德体系”要真正融入人心似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当下整个社会物质生活的确是大大丰富了,生活方式也多元了,选择也多样了,但精神境界似乎没有相应提高,学生看到的更多是贫富悬殊、家庭纷争和人际关系的隔膜或冷漠。

现代社会的症结,就在于技术不断进步而人的心智在退化,乌托邦式的梦幻主义在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大学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神圣殿堂”,社会上的污浊之风不断地染污或侵袭这块“净土”。大学出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新问题:学术研究让位于“官本位”,学术空间已被行政权力挤兑,学术资源受控于行政权力,过去许多行之有效的自律功能已被逐渐销蚀,科学“诚信”已被贬损,学术交流已被淡化。一些所谓的学术“骨干”或“带头人”却没有时间真正做科研、做学问,而是热衷于跑“官场”、走关系和拉课题,有的还习惯把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当劳动力使用。可以试想,假如我们的大学生整天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生活学习,怎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路径

实际上,发生在高校的大学生自杀和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其因果之链不能仅仅停留在大学,应该追溯到涉事者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因此,挫折教育始终是一个动态漫长的教育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呵护和承担。而且,这种教育绝不是单一的和平面的教育,而是多元的和立体的教育。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提高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认识

大学生挫折教育应该追溯到早期的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到大学后不适应或抗挫折能力差,出现脆弱、自卑、抑郁、孤僻等性格障碍,有的甚至心理出现多变和突变等不稳定特征,既可能与青春期个体生命发育的躁动心理有关,又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有关。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差异,往往可能与其生活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相关联,要么可能是单亲家庭出身,要么父母离异,要么家庭比较贫困,要么家中遭遇什么变故,要么恋爱遭受挫折,要么心理或生理上有某种缺陷,等等。但不管怎样,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等。一旦进入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忍辱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孝道教育、伦理教育和热爱生命等教育。到了大学,除了要较为系统地进行科学、经济、政治和道德信仰等教育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伦理信仰、人文文化信仰等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对生命终极意义教育的认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既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既要尊重人类的生命,也要尊重非人类的其他生命。

(二)到艰苦的环境中去体悟生命

也许正因为生命的崇高和无价,我们就更应该让大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懂得体悟生命和锤炼生命。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体悟”生命,如果年轻的大学生仅仅停留在物质利益层面的追求,就会被物质利益所迷惑和束缚,内心深处就会失去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感悟”,精神层面也变得迷惘、失落和浅薄。找不到生命的皈依和未来,就会沉溺于现实的享受,就会忘却自己人生的使命,最终失去道德的底线和心灵的张力。实际上个体生命的顽强存在并不复杂,个体生命只有融入群体生命之中,才显得更加厚重、鲜活和生机勃勃。群体生命本身也是一个由各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分。一个学生能念到学士、硕士或博士,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父母或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还要靠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或公益的支撑,才能够安心学习和搞研究,等到学有所成之后,应该懂得感恩,回报和服务社会。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能理解或体会不到,一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走极端。因此,要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带学生到农村、工厂、企业或矿山等艰苦的基层去看看,看看那里的工人、农民是怎样劳动和生活的,从中体悟生命的终极意义。

(三)以优质元素重塑大学生人格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不管是小学、中学或大学,一味拔苗助长是不行的,“若非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为什么近年来有这么多大学生、硕士生或博士生会选择自杀的“不归之路”,这说明我们教育灌输的教育内容是有缺陷的,这种失误或缺陷必然会给我们下一代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树立信心,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才导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借鉴和吸收他们的优点。对外来文化,我们既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又要保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的冷静态度。中华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东西,我们应当发扬光大,尤其在面对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时,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和汲取传统文化的元素,重塑并锻造我们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使他们个个都能成为有理想、有爱心、有教养、讲孝道、讲慈悲、敢担当和珍重生命的年轻一代。

(四)消弭思想错位,净化教育环境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确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学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功利、拜金和实用主义思想的泛化,曾经一度比较健康发展的大学环境也遭到一定的侵扰,其中最令人担忧是,现在大学似乎已经不再是单纯读书和做学问的“象牙塔”,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正在染污着神圣的学术殿堂,特别是“官本位”思想不仅在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中蔓延,也正在不声不响地毒害学生。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有些大学生一旦进入大学,便把“当官”视为“第一要务”,一旦拿到这些“官位”,稚嫩的脸上似乎会透出不该有的“官气”,对领导、老师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对同学却评头品足,俨然像衙门里的“老差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种错位的“官本”思想。现在高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奖学金评定,还是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学生干部往往得到特殊关照,就是毕业以后找工作,这也是一个衡量所谓“人才”优劣的砝码。经过这几年高校的快速发展,总体来说,许多高校所面临的不是硬件不行,而往往是软件不行;不是校舍的危房破败,而是某些校长、教师心智的变异或信仰的残缺。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整顿和净化好我们教育的大环境,选配好各类高校的校长,要使我们的校长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为人师表的楷模和道德行为的表率。此外,还要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打破“官本位”思想,扭转不纯的学风,使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为释疑解惑的高手,要以一种全新的价值教育、境界教育、圣贤教育和心安教育来取代功利教育、实用教育、浮躁教育和“官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到各种专业知识,也学会怎样做人,健全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品位,减少学生之间由于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产生的攀比心理,使高校教育的软环境更加平等、宽松、优美、自由与和谐。

推荐访问:补救 缺失 挫折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