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增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6-08 15:21:02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8-132-01

摘要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关系到党员素质和党性意识的提高,而现在高校中党支部组织生活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伎细织生活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者,肩负着民众健康昕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党员更是其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带动和影响着全体医学生。基于此,增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提高素质和党性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在数量上不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先进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学生党员 组织生活 针对性 时效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光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 “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的重要阵地,它的建设和发展,依靠的基础性力量是基层学生党支部,而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就必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一项系统工程。

一、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开展时效性和针对性低的问题

(一)受组织生活共性问题的影响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有着与其他类型高校一样的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高的共性问题。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方法陈旧,制度不完善,理论与现实脱节,学生党员参与度不高,从而影响了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受医学生专业特点的影响

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的专业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学习压力大,走出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医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接受到的人文科学类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医学生对社会和政治的关心少,严重影响其对党的政治理沦的认识,致使部分党员没能对组织生活引起足够的重视,纪律性不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受组织生活开展场所的影响

高等医学院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大多在学校举行,如教室、操场等。学校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组织生活感染力不够,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效果不好,从而影响了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路径分析

(一)规范医学院校学生党炙部组织生活是基础

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强,只有规范医学院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健全规章制度,具体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要经常、认真、严肃的开展组织生活,是增强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基础。坚持“三会.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及时批评教育;广泛吸取党员意见,对组织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强化党员联系人制度,确保每位党员都清楚组织生活的内容及党支部的指示与决定;鼓励每个医学生党员参与到组织生活的设计中,创新内容与方式。

(二)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组织生活是前提

党的组织生活需要有好的内容,并辅之以好的形式,才能使党的组织生活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要结合医学生专业特色开展组织生活是提高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前提。加强党员社会实践服务,鼓励每一个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卫生调查、社区卫生预防、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活动,寒暑假到基层农村开展义诊活动。

(三)充分利用區域资源是深化

发挥“走出去”的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党建平台,如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区域网络党校等,是增强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深化。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党建平台鲜活的事例,让同学们增强党性意识,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利用区域搭建的党建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传感性使医学生可以和区域内的所有党员对热点、焦点话题进行交流使医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医学生,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只有规范医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才能]四』织生活仟展得有特色、有吸引力,才能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高医学院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提高基层党员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波,王蕊,李霞.大学生“主题·合作·分享”式组织生活模式实探[J].价值工程,2017,36(6):236-238.

[2]崔红红,张罡.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31(4):65-70.

[3]赵琪,张罡.“微信”对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作用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报,2015,28(5):29-30.

[4]蔡娜,王金腾,丁启航.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5(9):7-8.

推荐访问:组织生活 时效性 针对性 党员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