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复兴医院:信息环路的“双向转诊”模式

时间:2022-06-08 15:07:01  浏览次数:

“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大病出了院再回社区”,信息化将医院和社区连接成了一个“健康”的“信息环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诊形式,国家与卫生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来改善当前国内老百姓的就医困境。

在目前多级的医疗机构分配上,社区医院被视为是解决社区老百姓健康服务问题的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社区医疗卫生管理,无疑是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探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成立于1950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提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最具特色的当属被业界普遍津津乐道的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模式,即“复兴模式”。那么,复兴医院的“双向转诊”模式到底是如何实施的?又是如何管理的?IT手段在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复兴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宋炎,请她来讲述“复兴模式”背后的信息化故事。

“双向转诊”模式惠及13万人

提到双向转诊,宋炎给出了这样的涵义:“双向转诊”,简而言之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使社区百姓可以在社区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使患有危重病、疑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大中型医院的及时救治。

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复兴医院,下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了整个月坛地区。宋炎介绍,这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都已基本配备了相应的医护人员,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据了解,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安装了医生工作站和社区卫生管理系统。为了更好的实现区域医疗服务,缓解老百姓就医困难的问题,为三级医院分担更多的患者压力,自2006年起,复兴医院开始把实现以“双向转诊”为基础的信息共享提到信息化工作的日程上来。

经过努力,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成了服务13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网络,可以将医院和社区连接成一个信息环路,社区发现疑难病患可以直接转到复兴医院门诊,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到复兴医院住院部,病患康复再转回社区。随着信息系统的跟进,实现病人在社区的就诊信息和在医院门诊或住院诊治信息的共享,并且医生可以实时调阅查看,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所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另外,通过双向转诊的实施,居民不必担心到社区医院看不到专家,因为复兴医院的大夫实行专家出诊制度,定期到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这一做法,为居民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实现了三级医院的患者分流。

信息化背后的故事

“医院信息化一定要服务于医院的业务需要,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比如患者数据采集,为医生的科研、诊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等。”宋炎把医院的IT工作对记者做了这样的描述。

复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宋炎总结,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对于复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1994年底开始筹划信息化——建设HIS系统。

1995年7月1日正式运行了包括住院处、护士站、药房和收费处在内的几个子系统。住院病人的费用实现网络化管理。

2000年,医院对DOS系统进行了升级,且系统也进一步扩大了功能。

2001年,系统由DOS升级到了Windows操作平台。同时,医保的管理功能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嵌入了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社区医疗卫生管理,探索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2006年8月,作为课题带头人,宋炎带领信息中心,在医院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医院与社区信息共享建设方面率先进行了尝试和突破,并参与了市区两级政府重大科技需求专项。作为北京市科委的试点单位,承担了《医院与社区互动的卫生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与实施工作,形成以“复兴模式”为代表的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共享机制。并于2008年,逐步实现了三级医院与社区的信息共享。

说到双向转诊系统的建立,宋炎说道:“实际上我们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建设医院与社区各自的信息系统。到07、08年,我们才为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信息共享做了一些基础工作,目前这项工作还在继续完善之中。”“项目推进期间过程繁复,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宋炎感叹道。

规划提出之初,宋炎就意识到,实现共享的最终目的是社区医院可以将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对现有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也给信息化带来了一些棘手问题,首先对地理上分散并且独立的数据如何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这成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宋炎介绍,复兴医院前期落后的硬件设备成了推行共享的基础障碍。一段时期内,信息中心花了大部分精力去做硬件的改造,把支持业务流程的平台做了整体提升。

另外,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距也阻碍了信息共享系统的推进。于是复兴医院开始了其与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再造整合之路。

“技术上再难,只要资金到位其实都是可以办到的,在我看来其实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宋炎感叹道。“信息系统与基础设施的升级面临着业务流程的再造。从管理上来讲,就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其中包括对病人的医疗信息、健康信息的整合,这些整合看似容易,其实都需要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享和互通,包括我们现在做的病人的检验检查结果的互传,都需要先梳理管理流程。”经过多次尝试,复兴医院的信息化团队终于攻克了难题。

未来规划

经过多年的努力,复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谈到未来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宋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即在医院与社区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建立全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未来,在医生出诊时,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居民既往病例与健康信息记录,从而更加合理的服务于社区居民患者。

另外,医务人员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填写需要发送的手机号码,填写相关信息,单发或群发给相关的医疗用户。短信服务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用户进行健康或医疗服务提醒。

记者手记

在多级的医疗机构分配上,社区医院被视为是解决老百姓健康服务问题的基础单位。利用先进的IT技术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目的就是使每位病患都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自1995年开始,复兴医院就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依托的复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将医疗卫生资源和各种医疗服务进行整合,既提高了医疗服务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运营成本。这一做法为北京市的区域医疗建设提供了借鉴,也使得社区内的每一位居民真正享受到了数字医疗所带来的便捷。

推荐访问:环路 双向 复兴 模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