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建立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探讨

时间:2022-06-06 17:14:02  浏览次数:

摘要:介绍了通风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控制过程及其原理,通过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体现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矿井生产的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关健词:通风安全 控制体系 应用 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煤矿事故多发,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瓦斯煤尘爆炸尤为明显,严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破坏了煤矿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看,治理和防范“一通三防”事故的技术手段已趋近完善和成熟,但依然不能遏制住重特大通风事故多发势头,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另僻蹊径,从更广义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症结,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通风安全管理问题,这就提出了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2 过程控制基本内容

通风安全过程控制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全方位的系统控制管理模式。其侧重的是安全事件的过程,其追寻的是安全目标的结果,它突出的是安全管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1 人 人是物的能动的承受者,也是物的能动的役使者。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由人控制,到人结束,这就要求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自保、互保观念,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可以说人的因素是过程控制的主导,它主要应包括思想、能力和动力等环节。

2.1.1 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工作的同时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果领导人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所需要的“钱”和“物”,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当生产和其它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生产和其它工作要服从安全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2.1.2 能力 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能力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衡和斗争,有效地适应自然并改造自然,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事“一通三防”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通防仪器仪表,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各类安全隐患。

2.1.3 动力 动力是能力的源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所需要的与之适应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从当前看,由于煤矿待业的特殊性,愿意到矿山企业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从运用形式看,主要是做好分配工作的适应和个人的生理两个方面。所谓分配工作的适应就是指选择愿意干并有干好工作潜力的人去干最适合的工作,为此对每一名职工都要建立详细的个人动态工作档案;所谓个人的生理主要是指根据每个人的情绪、智力、健康周期找出峰期和谷期,以此确定最适合的工作时间和应注意的工作环境。

2.2 物 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根据。通防隐患和事故之所以存在和发生,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煤矿井下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隐患,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危险源,保护自己。

2.3 环境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自然就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它主要包括分析火灾和爆炸的隐患、检测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监测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在过程控制中上述3个环节既是动态的,也是定量的。

2.3.1 分析隐患。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贯彻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实质就是超前识别隐患、排查隐患和治理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要从隐患确认,对隐患级别的危险性估算、排查程序、隐患和预测、类别分析、隐患治理和考核等几个方面强化分析程序。由于矿井通防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隐患分析必须是连续的和系统的工作,贯穿于“一通三防”的整个过程。

2.3.2 大气状态检测。预防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由于不安全条件的存在,它产生直接原因引起通防事故,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的大气状态的检测。具体要对瓦斯浓度的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的状态、烟雾蒸汽的征兆、风流的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要的是对测点的密度、检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3.3 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监测。硬环境是通风安全工作的特质手段和条件,从许多事故本身看,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的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的过于拥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可能地降低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应急救护措施等,这就要求软环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4 管理 从大量的通防事故分析看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事故,而是作用于直接原因引起事故,它们只是事故基本原因的外部表现。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差,规章制度不落实,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由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及我国各煤矿企业安全状况的比较看出,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管理是安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具体包括以下6个环节:

2.4.1 管理意图。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一项工作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在职工待遇、人员配置、基础装备、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应有倾斜。

2.4.2 安全目标。建立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健康发展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所能随的最大限度风险。

2.4.3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靠管理人员去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人员的配备在安全过程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先拔机制,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把合适的人用到适合的岗位。

2.4.4 资料分析。通风安全既复杂多变,又无规律可循,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状态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显得极其重要。

2.4.5 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权大于责必须产生腐败和惰性,责大于权必须引起消极和对抗,都有害于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仅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2.4.6 日常生产和应急处理程序。在对实际工作进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规范或靠的工作程序,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对相应工作、相应环境的突发事件所建立的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盲乱有着极强的效能。

3 过程控制的实际应用

大平煤矿属郑煤集团公司下属生产矿井,2005年被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中存在隐患突出,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发火期只有64天,布置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均处于瓦斯突出威胁区内。自1986年以来,曾先后发生多起瓦斯及“一通三防”管理方面的事故,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惨痛的教训面前,通过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改进生产过程管理方法,从实际生产中总结摸索通风安全管理方法,实现矿井连续3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中,集团公司主要做了下列工作:①规范职工通防安全知识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通防素质;②建立通风安全考核的长效机制,提高现场的落实度;③建立健全“一通三防”部门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各工种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部门、人员的责任和权利;④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考核项目,全面落实了对重大隐患的追踪督察;⑤在工作中不断分析、总结,逐渐形成通风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规章制度,消除了诱发事故的中间环节。

4 结论

实践证明,通风安全过程控制对减少甚至杜绝重大“一通三防”事故有着重要作用,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不断深入探讨并运用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就能在更大范围内使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通风安全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从而为矿井的改革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

推荐访问:通风 过程控制 探讨 体系 建立


[关于建立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