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民创业园:推动福建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2-06-04 18:28:01  浏览次数:

zoޛ)j首总结推广新做法、新经验,本刊与福建省农业厅共同开展“特色现代农业看福建”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加快发展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是2012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它与福建省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共同形成了“一区两园”,成为有力地、梯度地推进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平台,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贡献。

背靠农民创业园,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据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姜绍丰介绍,与传统农业项目相比,农民创业园重点建设项目要求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更加注重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更能够提高当地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比如永春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的现代蛋鸡养殖项目,其中的技术含量较高,项目引进了先进的层叠式全自动笼养设备,实现温控、通风、光照、喂料、饮水、清粪、集蛋、包装、监控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平和县的蜜柚是农业主导产业,创业园通过开展生态果园建设,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扶持蜜柚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蜜柚种植、加工、销售、观光等完整产业链,能够全面提升蜜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产业特色优势。

“福建农民创业园是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创业增收的重要平台”,姜绍丰对记者说。

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生产技术、设施装备和经营模式,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发展园区富有地方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业品牌产品,形成农业品牌优势。完善创业园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式,吸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园区,成为农民创业园的创业主体,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示范平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来抓,并将其列入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考核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3年以来,福建省主要领导多次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重要指示。2013年8月,省委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在三年内每年安排5.93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一区两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培育农民合作社等,并在用电优惠、质量安全、农民培训、市场流通、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全省各级各部门也制定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掀起了全社会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潮。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了全省现代农业现场会议,开展观摩学习,交流各地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动工作。

2013年,福建省政府批准建立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和64个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实现全省涉农县(市、区)全覆盖。福建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每个创业园确定1-3个主导产业、2-3个创建乡镇,每个创业示范基地确定1个创建乡镇、实行“一乡一业”。省级财政每年安排每个创业园500万元、每个示范基地200万元,用于扶持园区和基地内上档次、有效益、可示范、能带动的产业发展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此外,福建省政府还在税费、用地、用电、金融、科技、品牌创建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创业园和示范基地给予倾斜扶持,引导一批有实力、有规模、能带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向园区集聚。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把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

泉州市洛江区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运用现代畜牧发展模式,发挥示范效应,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畜禽健康持续发展。2013年,按照福建省农业厅、财政厅批复洛江区建设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第三批)项目,补助相关总投资1190.3万元,省级专项补助200万元。项目建成单位包括泉州市玉丰畜牧有限公司、泉州洛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泉州市洛江鸿发畜牧有限公司。在推进创业示范基地过程中,马甲镇现代畜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也持续提高,泉州洛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饲料,并运用微生物零排放技术发酵羊粪便生产优质有机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福建省农科院畜医研究所共同建立了科学标准的“牧草示范基地”和“肉羊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马甲辖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5元,同比增长11.3%,品牌效应也持续提升,泉州市玉丰畜牧有限公司获批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泉州市城市副食品(蛋禽)调控基地,通过无公害禽蛋基地及产品认证,并成功注册“闽绿”商标。泉州市洛江鸿发畜牧有限公司被评为农业部“生猪标准养殖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

南安市建立的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以基地的示范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码头镇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是南安市利用省、泉州市的优惠政策,在创业基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典型,现在已有3家企业得到批复享受用电优惠,每年可减免电费2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南安市致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统筹农业、林业、水利、菜篮子等专项资金,对设施农业项目根据泉州市补贴标准按照不超过1:1比例给予资金配套,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南安市绿滢高新农业综合体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200亩,建成自动化设施温控大棚30亩;洪濑九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5亩设施中药材智能温控大棚已全部建设完成,投资750万元。为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南安市还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现全市已有乡村游、农家乐、水乡渔村休闲观光企业近30家,其中蓬华天柱山“香草世界”获评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另有泉州市级示范点4家,南安市级示范点10家。蓬华镇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加快推进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取得显著成效。

永春县的休闲农业发展也是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农业高效发展,永春县坚持以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树立大农业、大旅游发展理念,有效整合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贯彻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鼓励扶持发展一批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抓好桃溪流域景观“慢生活圈”等龙头项目建设,抓紧抓好北溪文苑和海峡蓝天生态庄园建设,加快启动岵山镇茂霞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项目建设,推进“闽南文化、清水祖师文化、古民居、古荔枝树、梦幻水乡”等综合开发,汇集闽南特色小吃和名优产品,打造特色休闲旅游购物街,以龙头项目带动休闲农业发展。

2013年以来,福建省按照“省级统筹、县负总责、部门协同”的管理格局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创建工作。为此,福建省农业厅专门制定了“两项制度、两个办法”,即厅机关处室挂钩联系制度、专家顾问组挂钩指导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绩效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形成相互交流学习、竞相招商创业的氛围,确保园区建设早出成效、上新水平。

目前,这批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已初步建成一批亮点项目,发挥了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产业集聚、科技引领、改革创新的重要作用。如,利农集团是福建省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已在福建省福清、仙游、惠安、将乐、漳浦等多个示范区、创业园投资建设了大批连片千亩以上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

发展设施农业,强化现代农业抓手

福建省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连续制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措施。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金融业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在信贷、融资、监管等方面对设施农业发展给予扶持。2013年9月3日出台的《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13-2015年,每年安排3.5亿元用于扶持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畜禽、设施食用菌、设施花卉、设施林业、设施渔业,其中集中安排1.8亿元用于扶持设施蔬果生产,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新建连片规模以上设施蔬菜和水果钢架大棚,按总造价的25%给予补贴,其中对亩投资4万元的标准钢架大棚每亩补贴1万元,对亩投资20万元的高标准温控钢架大棚每亩补贴5万元。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等方面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全方位加强对发展设施农业的支持。同时为了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增创福建农业新优势,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福建省推出了设施大棚补贴项目原则,项目实行“农民受益、园区优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把农民收益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并向“一区两园”,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优先倾斜。

近年来,漳州市设施农业成效明显,全市各类设施农业面积120万亩以上,2014年省级专项扶持的建设项目中,漳州的蔬菜产业全部扶持设施温室大棚和智能化温室大棚,并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食用菌产业,引进了6条自动化生产线,占食用菌项目的36%;支持建设20多套物联网系统及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云霄和诏安两县利用纬度地理优势,发展秋冬蔬菜产业,生产的设施蔬菜,价格高、销路好、市场前景广阔,生产效益是露地蔬菜的3-5倍;云霄县突出基地示范带动,着力推广“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科技服务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广泛开展蔬菜集成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棚双膜覆盖、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等。据统计,云霄县全县设施大棚蔬菜面积近2.15万亩,其中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连片50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达24家,面积达1万亩,亩产值1.2-3.5万元,是露地蔬菜栽培的3-4倍,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日益呈现,已成为云霄县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

在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平和农民创业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在柚园推广滴灌节水、果园运输轨道、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应用、绿色防控等技术,带动蜜柚栽培管理走向标准化、生态化;通过蜜柚果脯蜜饯生产、罐头生产、浓缩汁生产线扩建等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主产区鲜果的销售压力,延长产业链,促进蜜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休闲农业项目的带动,促进蜜柚产业向休闲农业延伸,进一步拓展了蜜柚产业的发展空间。罗源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累计投入5600多万元,开展秀珍菇标准化设施菇棚改造及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微喷系统,配备移动制冷机,改变过去竹架菇棚抗台风能力差、管理不便、寿命短、综合成本高等状况,有效增加了单位面积菌包栽培数量,提高栽培效益。

各地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互助合作、加工增值等方式带动农民创业增收。南靖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采取“有偿供苗,技术服务,成品回购”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通过与邮政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由种植户建立联保机制,公司提供担保,邮政银行放款支持种植户方式,带动农户600多户种植金线莲,并安排就业25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9500万元。长泰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国美果蔬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营销网络,与周边农户结成协作伙伴关系,形成“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联产联销生产经营模式,为社员提供种植台湾名优水果种苗及新技术服务,带动周边410 多农户创业。

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已有一定规模,设施园艺面积达14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约114万亩。全省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占95%以上,其中工厂化生产占10%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累计对765个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了设施标准化改造升级,有效提升了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目前全省生猪、奶牛、蛋鸡和肉鸡规模化率分别达到54.1%、76%、90.4%和91.8%,均居全国前列。

发挥对台优势,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台湾农业在良种繁育、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福建省充分发挥与台湾之间的“五缘”独特优势,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推进闽台交流与合作。一是深化产业合作。重点加强水稻、水果、蔬菜、茶叶、花卉、水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产业合作。我省在前几年制定出台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2013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对每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加大对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的扶持力度。到2013年底,全省累计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2500多个,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台套,栽培、养殖和加工先进实用技术800多项。建设了一批台湾农业良种繁育中心、研发中心。建设了福建省对台引种创新基地、闽台农机合作产业园区,实施了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建设,集成推广台湾农业良种及其配套技术。二是密切基层交流互动。2010年以来每年都开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福建省两岸农业交流往来人数每年都超过万人次,并呈现出向南移、向下沉的特点。每年举办1-2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村对接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交流会,组织一批福建农民合作社和台湾农业产销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加强了与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台湾省农会、渔会以及各种农业合作社、产销班、基金会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完善合作机制。不断研究和改进台资农业企业与当地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引导当地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台资农业企业,特别是鼓励当地农民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与台资农业企业组成股份公司,实行股份合作,按股分红,探索利益联系更紧密的经营模式,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

漳州市的农民创业园,充分利用了地缘优势,与台湾农业巩固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使漳州市的出口创汇农业竞争力变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品牌成绩突出、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在全省前列。漳州创建了全国首个“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全市累计引办项目1930个,合同外资32.56亿美元,其中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911个、合同利用外资30.7亿美元,引进台资农业项目数及利用台资额位居全国设区市之首;先后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种,有150多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面积100多万亩;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6000台,先进种养加工900多项。漳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和引进台湾农业科技示范“窗口”,漳台农业合作交流基础十分良好。

作为福建与台湾交流发展的另外一个前沿地区,泉州与台湾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突出。获农业部批复在泉州市农科所设立“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已与台湾地区的3所知名农业大学,3个改良场,18家企业,50名专家、教授、企业家保持密切的联系。有19项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项目落地“中心”,推进“泉台果蔬种质创新中心”和“福建省对台合作引种创新基地”建设,引进6项台湾农业技术,把“中心”建设成休闲农业,现代高优农业的示范园区。福建省对台合作引种创新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全年累计投入2800万元(含入驻企业投入),成立了泉州市泉台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首次赴台举办以采购农产品为主题的订货会,成功举办六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永春县通过开展海峡两岸合作,综合改进芦柑生产技术,取得芦柑一级以上优质果率提高20%,降低生产成本10%,增加收益20-30%。

闽台农业合作已成为福建的一大亮点、一大品牌,各项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实行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制定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政策、出台大陆第一个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等方面,坚持先行先试、项目带动、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服务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502个,合同利用台资34.4亿美元,实际到资19.57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闽台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2.2亿美元,居大陆各省市首位。

农民创业园是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福建农民创业园力争完成建设项目180个以上、累计达到400个以上,新增年度投资40亿元、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并建成一批优势产业发展集聚区,创业园的示范窗口作用进一步显现。

推荐访问:福建 转型 推动 农民 升级


[农民创业园:推动福建农业转型升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