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探讨15例脊椎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

时间:2022-06-04 08:56:02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探讨15例脊椎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方法:选择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脊柱单发转移瘤的MR表现,探讨其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MR征象及临床意义。结果:15例全部累及单一椎体,其中颈椎3节,胸椎4节,腰椎5节,骶椎3节。15节脊椎病变中, 12节仅累及椎体,3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结论:MRI对单发脊柱转移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单发脊柱转移瘤好发于椎体的中后部,MRI示脊椎附件破坏少见,椎体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形成有诊断意义。

【关键词】 转移瘤;单发;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6

MRI对含脂肪组织的骨髓组织中的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水肿非常敏感,因此能检出X线平片、CT甚至核素骨显像不易发现的转移灶,能够发现尚未引起骨质破坏的骨转移瘤,能明确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分布和邻近组织是否受累,为临床及时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信息。影像科医生对脊柱多发转移瘤容易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有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其诊断正确率就更高了,但往往对脊柱单发转移瘤的诊断率不高。

资料与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 例脊柱单发转移瘤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30~85 岁,其中60岁以上者占64. 2 % 。病变脊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原发瘤中肺癌5例,胃癌、肝癌各2 例,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肾癌、宫颈癌各1 例,来源不明腺癌1例。所有病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

1.2 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体线圈,层厚4mm ,层间距1mm ,矩阵256 ×384 ,激励次数3。矢状位、轴位及STIR像均为低信号。Ⅲ型:6节,T1WI、T2WI 及STIR像均为高低混杂信号。

FSE T1 (TR/ TE 600/ 10ms) ,FSE T2 (TR/ TE 4000/ 100ms) ,STIR脂肪抑制(TR/ TE4000 / 112ms) , 激励次数2 , 层厚4. 0mm , 层间距1.0mm ,矩阵192 ×256。

2 结果

2. 1 病变分布

15例全部累及单一椎体,其中颈椎3节,胸椎4节,腰椎5节,骶椎3节。15节脊椎病变中, 12节仅累及椎体,3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全部椎间盘未见受累。

2. 2 脊椎破坏

15节脊椎破坏中,8节椎体全部信号异常;7例椎体占位呈结节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其中5节位于椎体中后缘, 2节累及椎体前中部。9节椎体无压缩变形,6节椎体全部或大部信号异常伴椎体楔变,病椎前后径增长,椎体前后缘弧形隆突。8节椎体骨皮质破坏,2节脊椎附件破坏,且1例附件外形增大。

2. 3 病椎信号

根据MR信号表现分为三型。Ⅰ型: 8节,表现为均匀性或稍不均匀的长T1长T2 信号,STIR像为高信号。Ⅱ型: 1节T1WI、T2WI

2. 4 软组织肿块

8例椎体全部信号异常中有6例椎旁见软组织占位影。7例椎体内呈结节形或类圆形破坏,5例椎旁未见明显软组织影。

2. 5 MR 增强扫描

8 例行FSE T1WI Gd-DTPA 静脉注射增强扫描,3节病椎无明显增强,4节病椎轻中度增强,1节均匀增强。

3 讨论

3. 1 病灶位置特点与原发肿瘤的关系

血行转移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方式,肿瘤通常由脊柱静脉系统播散,由于脊柱静脉通过基底静脉与各椎体后部相连,而且椎体中央静脉丛位于椎体后中央部分,经脊柱静脉系统转移的瘤栓常首先停留于椎体后部,引起骨髓信号改变,然后进一步累计椎弓根附件。因此,椎体后部是转移瘤的首发部位。肺癌椎体转移可以累及椎体前中部,这很可能是由于肺癌椎体转移同时存在动脉和静脉途径而引起的(1)。因此,在椎体前缘发生异常信号时,要强调肺部检查。

3. 2 椎体形态特点

椎体的转移性病变存在两个生长阶段,即早期的代谢改变和后期的结构改变。早期脊柱转移瘤一般不会引起椎体变形,但可能引起整个椎体信号异常。MRI可以充分显示脊柱转移瘤的这两个阶段,早期表现为椎体信号的改变,后期表现为椎体形态结构的异常(2)。这种病理特点影响单发脊柱转移瘤椎体形态,也就是椎体形态可以正常,也可以因压缩性骨折产生椎体楔变 ,因此对于单发椎体骨折患者不能轻易排除转移瘤。

3. 3 平片椎弓根征

平片椎弓根征:椎弓根骨皮质破坏、轮廓消失,多见于脊椎转移瘤,曾被视为脊椎转移瘤的早期X线表现(3)。平片椎弓根征之所以较椎体破坏多见,是得益于椎弓根的特殊结构:相对较厚的骨皮质包绕松质骨,在前后位片上形成良好的密度对比[4] 。由于MRI比X线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够在附件未出现异常时就能发现椎体病灶(5)。

3. 4 鉴别诊断

脊柱结核(附件型):因椎弓根破坏常是脊柱转移瘤明显的平片征象,而附件型脊柱结核极为少见,其脊柱结核极少单独累及椎体后部及椎弓根,多为椎体广泛破坏后才累及之。因此,若椎体附件骨质破坏,还应注意椎体有无骨质破坏等。

因此,我们在分析椎体转移的MRI图像中,不能过分强调椎体附件的异常对诊断的作用。MRI对单发脊柱转移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单发脊柱转移瘤好发于椎体的中后部,如果仅在椎体前缘出现异常信号,要考虑到肺癌椎体转移的可能;椎体单发转移瘤发生在转移早期,多呈类圆形破坏,椎体形态可或无变形;不能过分强调椎弓根在椎体转移中的意义。在单发椎体转移时。椎旁软组织肿块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作用,在无椎旁软组织异常时,要注意观察骨皮质的破坏及信号的异常改变情况。

参考文献

[1] 马强,马大庆,贺文等.肺癌椎体血型转移方式的MRI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9(39)150-153

[2] 许乙凯,陈建庭,主编. 脊柱和脊髓疾病影像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53

[3] 李明华,陈君彦,詹松华等. 188例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分析(J).中国肿瘤. 1999, 4:184-186

[4] 孟 非,江波,陈应明等.脊椎转移瘤的CT表现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年8(34)518-522

[5] 宋献文 脊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83.3(1):1

推荐访问:磁共振 脊椎 单发 探讨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