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药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案例探究

时间:2022-06-01 08:28:01  浏览次数:

摘  要 药物化学教学一般以讲授式为主,学生难以理解和系统掌握复杂的药物结构和相关理论。混合式教学法综合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混合式课堂上,教师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药物化学;自主学习;优慕课;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075-03

Case Study of Blended Learning i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inal Chemistry//CHEN Jing, YANG Yang, DUAN Limei

Abstract In medicinal chemistry teaching, we generally modify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drugs and theories by the methods of lectures,

but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hard to grasp. The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lecture teaching, and presented the complex contents to students through various ways, which increased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and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on for students. The  instructors in blended learning should unite the featur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carefully plan the course sessions, and

adopt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capability in active learning, and possess strong analytic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Key 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active learning; UMOOC; teaching

desig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1 前言

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研究药物和发展新药的一门学科,是面向应用化学和药学专业的必修课[1]。这门课程涉及有机、分析、生物、病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繁多、知识点散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死记硬背为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对药物化学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推广,重点讲述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2]。教学从方法学和疑难问题出发,课堂列举大量事实例证,力求将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讲解得富有吸引力。另外,加强药物体内代谢化学的介绍,讲述药物体内的化学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在药物设计时避免药物代谢的不足。选取典型药物合成为例,评述药物化学合成时的设计思想和采用的手段。学生能够巩固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为有效、合理地使用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新药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 教改思路

药物化学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依次从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到应用拓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课程中散乱的知识点和复杂的结构很难系统传输。为了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实现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解决问题式、课堂讨论式、师生对话式、读书报告式等,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3-4]。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对教师开展的多种课堂活动比较积极,但是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兴趣依旧不足。主要原因就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材中的抽象问题难以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转变教学理念,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新鲜感[5]。

例如:在教学维生素时,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自学学时,指定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独立查阅文献,找寻答案,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和综述文献、总结文献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形成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博览群书和相关书籍的良好学习方式;在镇痛药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优慕课和微助教等,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将多媒体和APP客户端结合,辅以相应的导读视频、动画演示,使理论课讲授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讲授抗精神病藥时,可结合时事和视频科普资料,让学生明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以及对此类疾病认识存在的误区,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按照“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总结”的混合模式进行。

学生在课前主要围绕解决什么问题,预习相关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设计预习学案,通过具体措施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重点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要明确哪些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教学反思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纠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课后总结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课后训练题进行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组长批阅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通过组内交流、组间交流或者师生间交流等形式,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查阅抗生素相关的事件,分析原因。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从抗生素史话入手,让学生对该类药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列举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让学生判断是否应该使用抗生素;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和案例,引起学生对滥用抗生素的重视,突出抗生素的使用误区,让学生学会迅速识别抗生素,了解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教学中针对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课堂提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重点要求掌握常用抗生素的名称、结构、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

4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通过课前反馈问题导入)  教师总结学生课前(线上)学习任务,并反馈给学生,包括课前测的情况,了解学生课前预习差的原因,提问课前预习较好的学生,导入课程。

在疾病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普遍,大家经常使用的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就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抗生素。从生活中的“消炎药”引出话题:什么是抗生素?第一种被发现的抗生素是什么?抗生素的来源有哪些?逐渐激发学生学习抗生素的热情。

板书1:抗生素的定义

【学生活动】视频学习“抗生素史话”,利用教材和搜集的资料简述青霉素的发现史以及抗生素目前的发展情况,对生活中使用的抗生素进行举例说明。

板书2:抗生素的分类(识别)

【教师归纳】通过前面几位同学的回答,了解药物名字中有霉素、西林、头孢、环素等一般都属于抗生素。

【教师设问】抗生素种类很多,那么抗生素是怎样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呢?下面请大家拿出课前收集的抗生素说明书,分析一下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板书3: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对收集到的抗生素说明书进行分析,总结抗生素的种类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最后各小组展示各自的讨论结果,相互补充。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细胞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对抗致病菌感染的具体方法。该环节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损伤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板书4: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师提问】既然不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不同,那么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哪些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学生活动】由学生总结出“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但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教师设问】大家在感冒时使用过抗生素吗?如果你使用过,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不使用,你的理由是什么?

【课堂提问】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案例及后果,分组活动,用思维导图形式汇总结果。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现场点评,引出合理使用抗生素,走出用药误区。

【教师总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增强过程,超级细菌导致的社会问题。

【课程拓展】指定文献让学生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5:抗生素的构效关系(介绍β-内酰胺类)

教师介绍天然青霉素的结构和种类,展示青霉素钠实物。

【课堂提问】青霉素为什么不能直接口服?从结构入手,分析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容易破裂而失去药效,强调青霉素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克服青霉素对酸不稳定、抗菌谱窄、耐药性及作用时间等问题,介绍该类药物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目前已经有广谱、耐酸和耐酶青霉素。

【课程活动】根据抗生素说明书,列举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种类。

以阿莫西林为例,重点介绍广谱青霉素。抗菌谱越广,药效是不是越好呢?除了青霉素,还有没有更好的抗生素呢?提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和要求,并将本课思考题、下次课的预习资料和课前自测发布在网络平台。

5 考核方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50%)=自测成绩(10%)+作业(10%)+课堂表现(20%)+在线时间(10%)

课堂表现(20%)=出勤(10%)+问答(5%)+笔记(5%)

自测成绩为网络课前自测,共10次,每次10分,为客观题。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八次,每次10分;分组作业一

次,20分。

6 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念指导下,利用網络多媒体手段将抗生素这部分的抽象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和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混合式教学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雷,马少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8(8):129-131.

[2]于洪涛.高等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案例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29-133.

[3]李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4):133-134.

[4]弓建红,吴亚,苏芳谊,等.药物化学教学中比较归纳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6):93-95.

[5]魏朝,李晓晔,姜茹,等.药物化学教学新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139-141.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探究 药物 案例 课程


[药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案例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