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28 16:21:01  浏览次数:

摘要:义务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经费投入责任划分和现行的定额定项的学校预算制度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明确各级政府主体投入比例,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公用经费筹措力度,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以及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经费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32-02

义务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成为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使义务教育陷入“经费困境”,严重制约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存在不足

各级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问题是该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机制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中央与各省以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制定的责任划分模式基本相同,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方式,没有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各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反而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一般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配套分担,但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为了减少配套资金,故意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造成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较之前普遍减少。其次,地方各级政府不落实或未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尤其是不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机制”中要求各级政府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将其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账,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县财政滞留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而导致不能按时拨付学校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定额定项的学校预算制度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学校预算是在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编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事先确立了学校生均拨款定额和经费支出项目,学校所做的收支预算都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展开的。由于省级核定的生均杂费和公用费用普遍较低,按照这个标准向农村学校拨付,导致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债务化解难度加大、自主发展缺少经费支持、绩效管理缺少激励资金。

定额的学校经费分配机制使得学校发展缺少资金支持。实行学校预算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可支配资金主要是财政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拨款,但这两项在当前保障机制下并未显著增加。另外,学校预算将在校人数作为公用经费拨款的唯一依据,忽略了学校规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地理条件等差异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公用经费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定项的学校经费使用机制使得学校缺少自主发展制度。首先,缺少债务化解机制。农村学校债务主要是“普九”债务和危房改造债务。而学校预算支出项目中除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外,尚没有学校债务偿还方面的预算,沉重的债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自主发展也无从谈起。其次,缺少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学校运行效率,是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支出范围中缺少灵活机动的绩效管理激励资金,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长远来看,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学校效率低下,也会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外流。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的建议

(一)明确各级政府主体投入比例,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在中国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用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要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即中央和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共同承担80%左右的经费,地(市)和县级政府各承担10%的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委托县级财政进行一并管理,由县级政府视实际情况安排使用。

县级财政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首先要确保全年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对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增教育经费和执行中超收安排的教育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切实做到公开透明,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强化县级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公用经费筹措力度,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统一各类公用经费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方便农村学校编制年度预算,统筹计划公用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依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减少挪用公用经费的现象。国家要根据农村教育教学的需要,加大公用费用筹措力度,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在制定经费拨付标准以及实际拨付过程中,应首先确定维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的最低基本开支,避免出现虽然公用经费达到按生均标准、却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现象。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是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进行补偿的制度,其接收对象一般为县级政府,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规范当前的转移支付制度,把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增加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减少税收返还形式的补助金额。同时要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决策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在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监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一是要高效地执行义务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使教育经费发挥有效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三是要严格落实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保证中小学健康运转。着手构建义务教育经费财政监督体系,目的是加强“三个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学校内部的监督。在监督中互相配合,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用到实处。

(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较少、规模较小或办学成本高的村办学校,可以考虑将其撤并到就近的其他学校,同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每年拿出一定经费来逐步扩建校舍。要进一步做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资格考核,合理配备教师。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可建立教育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

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师支教工程,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象。通过城市教师到农村代职教学和城乡教师交流互换,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等活动,切实解决农村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尽快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要的音乐、体育、美术、图书馆和配套的实验室等相关软硬件建设,同时改善学校食堂、厕所、活动室等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根据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的带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要将教师津贴和绩效工资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的预算,同时要明确规定中央和各级政府所负担的比例。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首先要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将改善教师住房所需资金纳入学校校舍改造项目范围。其次要提高工资水平,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甚至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要为农村教师解决其家庭生活、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立足农村,安于本职工作,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何广前.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9,(22):39-40.

[2]熊晓花.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业会计,2007,(2):20-21.

[3]于相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1):5-9.

Mechanism to Ensure Funding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JIAO Shu-guo, ZHANG Yong,WANG Chuang

(The Military Econmic Academy Xiangfan College,Xiangfan441118, China)

Abstract: Fun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compulsory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The current mechanism to ensure funding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input of funds and the existing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the fixed set entry system, two aspects of the school budget,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you can clear the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of the main inputs, an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main responsibility at the county level; increased public funding for raising efforts to standardize the transfer payment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funds to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rural teachers, etc.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rural;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funding; mechanism to ensure funding[责任编辑 陈鹤]

推荐访问:经费 农村义务教育 保障机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