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猪应激综合症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4-13 10:52:50  浏览次数:

1.病因

强烈刺激:猪只经过长途运输,或者环境突变、大手术、配种繁殖、分娩泌乳、使用某些全身麻醉剂、离群进行预防注射以及遭受饥饿、斗架、拥挤、追捕、保定、惊恐、电刺激等,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

遗传因素:猪只发生应激综合症与其血型和体型相关,对应激敏感的猪只通常肌肉丰满、体型都比较矮小、腿短,呈卵圆形;在众多的猪品种中,瘦肉率最高的皮特兰猪,其也最容易发生应激综合症。

饲料营养不全:猪只饲喂缺乏微量元素硒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等的日粮,都会导致营养性应激发生。

其他因素:猪只过于紧张、发生中毒感染以及血压升高等都能夠导致该病的发生。由于猪只个体的敏感性以及应激原的作用时间、强度存在差异,导致同一性质的刺激因素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应。

2.主要症状

急性死亡:是最严重的一种应激表现形式,导致猪只由于应激而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对某些应激敏感的个体在进行抓捕、打针或惊吓时,使其受到过于强烈的刺激,导致心肌收缩过度而造成停止心跳,从而发生突然死亡;或者在进行配种时,部分公猪由于兴奋过度而发生急性死亡;或者部分猪只在运输过程中突然发生死亡,因此也称为“突毙型综合征”。

急性心衰竭死亡:在产肉性能较高的3~7月龄猪经常出现,其中最容易发生的是3~5月龄猪,在炎热季节,常常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高热综合征:在待屠宰的肥猪中经常发生,病猪开始时表现出体温高达41.0~42.5°C,全身肌肉颤抖,呼吸困难,心跳亢进,肌肉僵硬,后肢痉挛收缩,皮肤潮红,有些地方出现紫色斑块。

桑葚心病:3~5月龄的猪只容易发生,大多数由于发病突然,导致死因不明,病死猪心脏外观状如桑葚是最为典型病变,又称营养性微血管病。

应激性肌病:在肥猪中经常发生,病猪进行屠宰后,能够见到肌肉炎症、水肿、变性及坏死,颜色较浅,渗出液体,且质地比较松软。

慢性应激综合征:一般是指由于慢性应激而发生死亡的猪,通常是由于屠宰前经受强度较小但持续时间较久的应激原。

3.病理变化

发生应激综合症而出现急性死亡的病猪进行剖检,在心、肾、胰脏、肝能够看见实质性的变性和坏死,出现血管炎,肾上腺明显出血,甚至出现肺坏疽等。心肌发生变性后,心包积液,并存在白色斑块或条纹病灶;肺发生明显水肿,部分病猪甚至胸腔存在积液。对于急性肠炎和胃溃疡型病猪,可见胃肠黏膜糜烂、充血、脱落;在外臂部和腰部肌肉以及脊椎棘突上下的纵行肌肉呈灰白色或白色,也有可能出现一端正常而另一端病变,间质轻度水肿的现象。

猪应激性肌变一般在负重的肌肉处出现。病猪出现轻度腿肌坏死时,肌肉为粉红色;出现严重腿肌坏死时,肌肉湿润多汁,为灰白色或者苍白,质地疏松,轻轻挤压会有渗出大量淡红色的液体。病猪死后马上出现尸僵,且肌肉温度较高;如果病猪经过多次反复发作才发生死亡,其背部、腿部肌肉质地干硬,且无光泽,颜色较深;病情严重的猪只肌肉呈白色水煮状,纹理粗糙,弹性和松软度较差。

4.预防

为猪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避免或减少发生各种应激。正常情况下,仔猪哺乳阶段适宜的温度是28~30°C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1~2°C以内;断奶后适宜的温度要逐渐调整至22~25°C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3°C以内;中大猪只适宜的温度在20~22°C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2°C以内。猪舍内相对湿度要适中,如果在50%以下则过干,而在75%以上则过湿,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生。猪舍保持通风良好,能够使空气清新和生活环境洁净,从而明显减少猪群发生肺炎。另外,猪只饲养密度适宜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应激。

5.治疗

镇静剂最好选择氯丙嗪,一般按病猪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mg。对发生应激综合症的病猪,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和肾上腺机能减退而导致的应激失调,可肌肉注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纠正,同时注射适量的5%碳酸氢钠,用于补充电解质,从而纠正体液酸碱平衡。在转群的前9天和前2天,猪群按每千克体重投喂0.1mL亚硒酸钠维生素E,或者在转群前一天按每千克体重口服11.5mg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避免影响仔猪抗自由基系统,并抑制发生严重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推荐访问:应激 综合症 病因 防治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