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重建收藏需要信仰

时间:2022-04-10 12:34:06  浏览次数:

尽管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社会重建,但还没有开始收藏社会的重建。

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事业,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达到了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水平。从“文革”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发,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径,基本完成了经济社会的重建。从功利主义的立场看,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里程碑。

但人类社会是一个多样、多元、多中心的复杂体,受人类本身的集体无意识和个体贪婪性引导,精神和物质欲望的追求既无止境、又无节制,除了争夺资源不惜发动世界大战自相残杀外,还产生了超出人体可以分解和抵抗的物理化学污染,在贻害地球的同时,也危及人类后代。

人类历代的先知先觉者,不断发出用信仰制约贪婪的呼号。

重建经济社会之外的政治社会、法治社会、文明社会、公民社会……,是中国这个后发国家极为紧迫的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收藏作为一种行为,既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追求,也作为社会的现象乃至于民族传承的一种方式,应该成为国家整体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之一。

按照阿Q当年咱也“阔过”的思维惯性,当年我们也有完整的收藏社会啊:皇室举全国之力收藏甚至掠夺,以至于圣明如唐太宗也要用收藏的王羲之手迹陪葬;普通有识之士诗书传家,收藏先贤文物遗迹;精英豪门以收藏自雄,希望“子子孙孙永宝用”。尽管不能够说是“全民收藏”,但全社会形成的敬惜古物、尊崇先贤,赠送珍品、收藏良器的环境是独步天下的。这既有历史上“玩物丧志”不绝于书的典故,也有八国联军后代们遍布世界博物馆的丰富陈列,以及“文革”抄家,“四旧”一炬的当今佐证。

在巍巍华夏的收藏社会,在缔造新世界的宏大活动中受到较大破坏,蓦然回首,归于人类难得的理性,发现革命之后,必须从历史出发,重建基于人民愿望的整体社会。因此,收藏历史,就成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方式,尊崇古物,就是对人类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的继承和崇敬。

最近,国内几大拍卖公司成交量持续减量,缩水近3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50%,引发广泛议论。拍卖成交量的涨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议论背后隐含的,是用经济数据衡量收藏价值的认识误区和价值判断。其实质是在经济社会重建过程中,简单地用经济标杆,衡量收藏品的显性财富属性,而挤出了其中更多的隐性精神价值,特别是排斥了收藏行为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传承作用。这就特别提醒我们,重建收藏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收藏行为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需要建立在对祖先信仰的基础上。重建传统文人收藏的行为方式,将收藏作为生活的必须。尊重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是华夏子孙的历史责任,有幸将祖先的遗泽经过自己的抚慰呵护流传后世,是光宗耀祖的无量功德。建立这样的信仰基础,收藏社会才有了底座。

收藏机构需要通过自然选择、市场淘汰,建立稳定的价值观和秩序。重建以无形资产和品牌交易为基础的“百年字号”的传统,摒弃暴富心理和GDP崇拜,针对传统文化缺失和重建收藏社会的需要,埋头开展不同形式的收藏生活体验、收藏知识普及、收藏文化推广,培养下一代的收藏者、消费者,形成相同品位和追求的聚集群体。

收藏社会的建立需要信仰的支撑,需要长期的文化涵养和精神投入。重建收藏社会就是重建对中华文化的信仰,就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条件下,通过重新建立收藏品的价值体系,发挥收藏品的文化载体功能,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文化精神,建立稳定的社会预期和高尚的文化追求。

推荐访问:重建 信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