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态学名词

时间:2022-03-29 09:59:24  浏览次数: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公布

分子生态学 molecular ecology 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态学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

实验景观生态学 experimental landscape ec- ology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分支学科。

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又称“生物圈生态学(biosphere ecology)”。研究全球范围内生物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亦即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 学科。

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化学联系与作用的学科。

动物化学生态学zoochemical ecology研究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环境之间化学联系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植物化学生态学plant chemical ecology研究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化学联系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生态免疫学ecological immunology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主要探讨生物在进化和生态学过程中免疫功能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旅游生态学recreation ecology研究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本底生态系统以及旅游点当地居民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划、建设、管理的学科。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工程和生态美学四个层次。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学ecology of ecosystem services一门以研究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及其价值评估的新兴分支学科。

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 ecology生态学与信息科学交叉渗透所形成的新兴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即对能流和物质循环的信息化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生态工程学ec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 ecoengineering sciences运用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污染,采用分层多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并在系统范围内同步获取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学科。

环境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用生态学的原理、工程学手段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一门技术科学。

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由于一个种或亚种遗传选择的结果而产生的适应。

自私基因selfish gene是指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绝对自私性,是对动物行为功能的基本解释。即动物的行为可以是利他的,但基因是绝对自私的,基因同其等位基因竞争,只有自私基因方能被自然选择所保存,利他基因必然被淘汰。

最优化理论optimality theory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最有效地传递其基因,因而也是最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包括使它们活动时的时间分配和能量利用达到最佳状态。

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edness衡量个体之间亲缘关系远近或共占某一特定基因概率的一种测度,如:父子之间的 g =0.5,即父子共占某一特定基因的概率是50%或两者有一半的基因是相同的。

绿胡须效应green beard effect如果是一个基因使其携带者生有绿胡须,而且这个携带者又能对其他生有绿胡须的个体表现出利他行为,那么自然选择就会有利于这个基因在种群中得到传布。这种现象称为绿胡须效应。

活命 - 一餐原理life-dinner principle猎物比捕食者跑得快是因为猎物快跑是为了活命,而捕食者快跑是为了获得食物,因此快跑的进化压力对猎物比对捕食者大得多,所以在捕食者和猎物的协同进化中,猎物总是超前一步适应。

精明捕食假说prudent predation hypothesis有些动物个体通过占有领域而排他性地独占一部分资源,并为了长远需要而节省食物资源,因此成为精明的捕食者。

专化防御specialized defense又称“特化防御”。两个物种在防御方面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所做出的特定进化反应。如加纳园蛛黄昏时把网建成,而到黎明时又把网拆毁以对付猎蛛蜂白天对其捕食。

反专化防御specialized counter-defense又称“反特化防御”。是相对于专化防御而言的。如猎蛛蜂的反专化防御措施就是渐渐改为在傍晚时出来猎食。

进化军备竞赛evolutionary arms race进化过程会不断提高捕食者发现和捕获猎物的效率,另一方面自然选择也会不断改进猎物及时发现和逃避捕食者的能力,这种复杂的适应和反适应关系就称为进化军备竞赛。

输入匹配法则input matching rule生境斑块内竞争者的数量与资源输入量呈正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公式ni=Qi/C表示,其中ni是第i个斑块内竞争者的数量,Qi是第i个斑块的资源输入量,C对所有斑块来说都是一个常数。

间断平衡说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ory由美国生物学家埃尔德雷奇(N. Eldredge)和古尔德(S. J. Gould)于1972年提出的学说,认为在进化中新物种会突然出现,快速形成,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进化停滞,直到下一次物种的快速形成。

红皇后假说Red Queen hypothesis根据爱丽丝奇遇记中的故事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L.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的假说。即在环境条件稳定时,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物种的竞争压力,即使物理环境不变,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生物进化。

生态种ecospecies由美国植物学家图雷森(G. W. Turesson)于1992年提出的概念。是指适应不同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物种。生态种内可以自由交配。

生态型ecotype由美国植物学家图雷森(G. W. Turesson)于1992年提出的概念。指物种表型在特定的生境中产生的变异群,是同种中最小单位的种群,位于种群之下。

量子式物种形成quantum speciation种群内一部分个体,因遗传机制或随机因素的变化,如突变、遗传漂变等,而相对快速地产生生殖隔离,并形成新种的方式。

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由于种群变小,有害基因被清除,种群基因频率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前的基因频率相差很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那些种群数量先急剧减少,后又增加的种群中。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又称“异质种群”。由空间上互相隔离, 但功能上又有联系的若干地方种群通过扩散和定居而组成的种群。

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table又称“特定年龄生命表(age-specific life table),水平生命表(horizontal life table),同生群生命表(cohort life table)”。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time-specific life table),垂直生命表(vertical life table)”。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的调查,并根据其结果而编制成的生命表。

风险分摊spreading of risk伴随着克隆生长,基株的死亡风险(或概率)被分摊到各个克隆分株或分株系统,降低了基株的死亡概率,从而具有进化上的优势。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全部生物或某一生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与各个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一般是指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index of species diversity 表征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是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代表性的多样性指数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逃命共存fugitive coexistence物种共存的一种机制。物种如果在竞争能力和扩散能力上存在负耦联,竞争弱者如果是扩散与侵占上的强者,则可以作为逃亡种首先侵占生境中产生的空白地块、定居并繁殖后代,从而实现与竞争强者的共存。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由美国生态学家康奈尔(J. H. Connell)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一个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当干扰频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样性最高。

麦克阿瑟平衡说MacArthur equilibrium theory 麦克阿瑟(R. H. MacArthur)和威尔逊(E. O. Wilson)于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论。认为某个区域内物种数目的多少由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消亡或迁出之间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平衡的规律。

集合群落metacommunity 由多个局域群落构成的,且这些局域群落相互之间存在着多个物种个体的迁移。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alpine meadow ecosystem在高山寒冷生境下发育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为其外貌特征的生态系统。

受控实验生态系统controll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受人类控制的体积较大的实验生态系统。实验装置直接悬浮在海上研究现场,较接近自然,可同时研究污染物的生物效应、行为与归宿。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的组织下,由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所组成的,具有统一观察指标体系的研究网络。

生态元ecological unit从基因到生物圈内任何一种具有一定生命力或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单元,是构成上一层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铆钉假说rivet-popper hypothesis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P. R.Ehrlich)等人1981年提出,认为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具有同样重要的功能,每一个物种好比一架精制飞机上的每颗铆钉,任何一个物种的丢失或灭绝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或系统的变故。

冗余种假说species redundancy hypothesis 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沃克(B. H. Walker)1992年最早提出,认为某些物种在生态功能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因此其中某一个物种的丢失不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太大影响的一种假说。那些高冗余的物种对于保护生物学工作来说,则有较低的优先权。冗余是对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的一种保险。

生态势ecological potential生态场的基本特征函数。

能值emergy又称“体现能(embodied ener- gy)”。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H.T. Odum)1986年创立,他认为: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如属不同类的能,一般可以按照其产生或作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太阳能的总量来衡量,以其实际能含量乘以太阳能转化率来比较。

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以能值为基准, 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能值转换率emergy transformity单位能量(J)或物质(g)所具有的能值。它是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热力学原理引申出来的重要概念,是衡量不同类别能量的能质的尺度。

生态系统复杂性ecosystem complexity生态系统由大量单元组成,单元之间存在大量非线性联系,形成具有开放性、自维持、自调控功能的极其复杂的网络系统。

清晰边界带limes convergens又称“限量趋同”。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个体数量集中,形成高密度的局部样带,与周围低密度区存在明显的差别。

模糊边界带limes divergens又称“限量趋异”。草原生态系统中高密度样带与低密度区之间有逐渐过渡的分布区域,使二者之间界限不明显。

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地球上众多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物质及其维持良好的生态条件与环境状态,对人类所产生的各种公益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生态系统没有病患反应,稳定且可持续发展,即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进程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其组织及自主性, 在外界胁迫下容易恢复。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又称“生态系统公益(ecosystem benefit)”。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和自然资本用经济法则所做的估计。美国学者科斯坦萨(Costanza)等人首先作了尝试。据估计,其总价值每年平均至少为33万亿美元(按1994年价格计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生态系统在能流、物流的生态过程中,对外部显示的重要作用。如改善环境,提供产品等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是人类评价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一般是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如降解有毒化学物质,净化水,减少水土流失等,不健康的生态系统的上述服务功能的质和量均会减少。

淡水生态系统服务fresh water ecosystem service淡水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水资源库,给人类提供用水,并向集水区、含水岩层供水,促进物质循环,调节气候和维护良好的水域环境。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ecosystem assessment2000年结束,联合国呼吁要对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去和目前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的自然资源作认真调查、研究和评估,使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服务流flow of service生态系统产生了许多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公益性的服务。

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类活动或新物种的引进,形成与周边基质环境不同的 斑块。

汇斑块sink patch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其生态流经常处于输入部位的景观斑块类型。

斑块动态理论patch dynamic theory强调空间异质性及其生态学成因和机制,突出斑块组分及其动态特征的理论。

盖娅假说Gaia hypothesis由英国化学家洛夫洛克(J. E. Lovelock)提出的假说,认为地球生物对其环境具有调节功能。

推荐访问:生态学 名词


[生态学名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