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研究

时间:2022-03-26 09:57:15  浏览次数:

摘 要: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的解构着手,进一步归纳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界定了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并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与高校学生宿舍文化进行了比较,在透析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对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 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每天停留在该区域的时间平均超过10小时,可见,关注其宿舍文化的建设,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文化“软实力”,明确了文化与国力的关系。高校学生管理者如何理解“文化”、“校园文化”、“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和“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概念,是一个理论课题。

一、文化的内涵

美国有代表性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翁特瑞纳的协助下,在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中罗列了文化的定义至少有164种[1]。其定义的角度大致为六个方面:记载、发展、历史、规范、心理和结构。这六个方面的定义,基本是从文化的一个或若干个层面或要点展开阐述,并没有一个方面足以一举无遗地将文化的实有内容囊括而尽。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2]。

19世纪的教育理论家和教师们倡导的教育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习得的行为。文化(这里指人类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总和[3]。

纵观国内外古今关于文化的基本定义与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有正、负面之分和精华与糟粕之分;文化包括层进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文化有文明和野蛮之分;文化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文化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文化是与文化价值紧密相关联的,价值观念是文化构成的必要条件。文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文化可以传播和交流,文化具有绝对和相对的双重特性。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在国外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提出的[4]。在我国,校园文化概念的最早提出并得到公认是在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12届学代会上,随后于5月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上得到肯定和认可,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也随之兴起。

校园文化不仅具有开放性、优化性、超前性、审美性和协调性等特点,而且具有地域性与超地域性、开放性与选择性、超前性与深层性、创造性和实验性等性质[5]。关于校园文化的表述概括起来其基本观点大致有: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几乎包括了校园内的一切事物;不仅限于大学生文化;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的特定文化气氛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指具有大学生革命性所信托的精神环境、文化热点、行为方式;指开展与院校从事专业性质、内容无关的,但又需要补充的各种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等活动即第二或第三课堂,旨在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又超前于全民文化(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精英文化”;是指大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亦即与大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各种活动有关,其中含有组织的行为和非组织的行为。

可以将其内涵归结为三类:一是校园文化是包含校园生活的各种内容。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教职员工和学生,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等,着重体现一所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校风,属于校园的大文化。二是校园文化是指校园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开展补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其主体内容是学生社团的活动[6]。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积累形成的,它与学校发展规模、成员素质、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和领导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也对学校的人、事、物等要素形成巨大的影响[7]。

三、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内涵与宿舍文化的概念界定

1.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概念主要围绕其功能和特点展开阐述,其功能主要有教育、导向、辐射、调适、规范、凝聚和融合等,其特点主要有感染性、社会性、多样性和约束性等。定义主要分三种:其一是指高等学校公寓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8];其二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公寓为主要空间,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三是一种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物质形态的环境条件、规章制度、人际氛围、管理措施、精神理念等为内容,以强化大学生基本素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校园区域文化。

可以将其内涵归结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依托学生学习生活的公寓为载体,以存在于公寓之中的共同观念系统,以公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公寓活动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由公寓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公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与精神文明相对应的文化形态,是公寓文化的灵魂。

2.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界定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以大学生宿舍为空间,以大学生涯为时间,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宿舍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知识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复杂整体,代表着整体宿舍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观,同时存在个体选择与存在状态差异的特质。本文主要围绕高校学生宿舍的群体的主流文化展开探讨,不涉及非主流文化。

(二)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1.高校公寓文化与高校宿舍文化的关系

(1)二者的共同点

二者均是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主线,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学生的宿舍区域依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存在状态。

(2)不同点

高校公寓文化的范畴比高校宿舍文化的范畴要宽泛,而高校宿舍文化又有别于高校公寓文化的特质:高校宿舍文化主要是以宿舍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为核心,而高校公寓文化则主要是以若干个宿舍所组成的群体为核心。

2.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基本特点

(1)群体性与独立性

高校宿舍文化是单个宿舍内个体的学习生活活动相互交融构成的总体形态,它具有鲜明的群体性,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由于学生群体的居住场所相同,专业课程的选择相同,身心发展规律相近,决定了其学习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个体的价值偏好相互影响,体现出宿舍文化的群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宿舍单个成员来自不同地域,在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中,虽然受各种价值观、生活习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共同的宿舍文化心理,并由此产生许多具有相似性的文化活动,但其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在宿舍实际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凸显出来与群体主流宿舍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这里既包括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又包括来自同一地域的学生,主要是与单个成员的偏好相关。

(2)自律性与规范性

高校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创造的,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宿舍群体在参与营造宿舍氛围的同时,也长期受宿舍文化的感染,如课程学习、内务卫生、起居作息、体育锻炼与校外活动等,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也约束着自身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自律作用。另一方面,宿舍个体的自律行为又促进了宿舍文化向着整体化与群体化方向演进,形成了一定有序和相近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学生的就寝时间:一个8人间的学生宿舍,有7人选择晚上11点就寝,则对另外1个在宿舍喜欢玩电脑熬夜的学生,无形地进行了一定的约束,因其1人敲击键盘的声响影响到大家的休息,而自觉选择提前就寝。

(3)导向性与功能性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和公寓文化的窗口,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其导向性和功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学生宿舍管理,利用公寓和宿舍这个平台,通过直接间接的管理,以及各类活动的开展,将学校的管理思想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可以说高校宿舍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的。其二,高校宿舍文化对于促进校园稳定,促进校园生活环境的净化美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与树立,以及集体凝聚力的增强,最终促进良好舍风的形成,进而推进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具有一定的作用。

3.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通过高校公寓文化与宿舍文化关系的比较,以及高校宿舍文化的基本特点的梳理,可以对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透析。

(1)物质文化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公共设备与设施的结构与类型

高校学生宿舍的公共设备与设施的结构与类型,一般由学校后勤部门来负责,从外部宿舍的主体建筑风格选用、内部建筑使用功能设计,与配备的公共设备与设施的结构与类型等,均不由学生群体和个体来进行干预,只能是被动接受,可以说其物质文化的内涵属性是外在的,其内涵特征可能与高校校园文化总体是相融洽的。

②个人专用生活必备用品和非必备用品的类型与品牌

高校宿舍学生个人专用学习生活必备用品,一般可分为两类,其一,由后勤物业管理机构在新生入学时统一配备分发的,这些用品的类型与品牌,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专业性;其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选择一些自己喜爱的必备用品,这些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的类型和品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可能具有典型的个性倾向性。

高校宿舍学生个人非必备用品,同样也可分为两类,其一,学生个人用于休闲娱乐的,这些用品的类型与品牌,除具有典型的个性倾向性外,还可能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其二,学生个人用于宿舍空间装饰的,这些用品的类型与品牌,一般具有极强的个性倾向性特质。

③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

高校学生宿舍外部环境的公共卫生,一般由后勤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维护。宿舍内部环境的公共卫生则由宿舍群体成员共同维护,并按管理要求进行保洁;个人卫生则受宿舍群体成员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持,一般从属于宿舍群体卫生习惯模式。

(2)精神文化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精神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政治信念与思想意识

高校宿舍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个体的政治信念和思想意识,受群体政治信念和思想意识的正面影响。学生个体在高校学习期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负面的西方思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困难等影响,其政治信念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消极,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想法,在与宿舍群体的日常交流中,一般能自觉地进行自我修正和调适。

②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

在宿舍共同学习生活中,高校学生个体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宿舍群体成员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群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接受来自舍友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9]。学生宿舍群体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他们的从众行为和群体归属要求尤为强烈,非常在意群体特别是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室友对自己的看法,而且行为和心理大多以身处的群体为参照物。

③心理素质与精神面貌

高校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的过程,其个体的意志品质和抗干扰能力,受到宿舍群体成员的影响。由于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宿舍群体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势必会进行碰撞和磨合,在遇到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困惑时,学生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会进行相互帮助和解惑,正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使宿舍群体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学习同进、困难同帮,学生个体从群体中感受到和谐向上的氛围,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3)制度文化内涵

高校学生宿舍制度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宿舍外部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宿舍外部管理制度即公寓管理制度,是高校后勤物管机构对各单个宿舍以及宿舍成员整体进行的一种规定性的约束,同时还包括室名命名、公共区域卫生的维护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文明宿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等。将出入公寓区域的人员(含物业管理人员)和公寓区域内的活动,全部纳入管理的系列章程。

②宿舍内部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宿舍内部管理制度,既涉及单个宿舍群体一致同意通过的成文张贴的宿舍公约、宿舍条例、值日表等,又包括宿舍群体所公认或默认的一种相互约束的潜规则,正面影响宿舍群体中个体学生的行为规范;可能群体中也形成非正面消极的宿舍管理规则,这将直接导致消极型宿舍的产生,如:上网型、扑克型、逃课型宿舍及人际关系失调型宿舍等。

参考文献:

[1]Kroebe,Clyde Kluckhohn,Wayne Untereiner.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1952.

[2]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第六版.

[3]严春友,严春宝.文化全息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5,第一版.

[4]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10,第一版.

[5]傅进军.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8,第一版.

[6]姜乃振.大学城背景下的初中校园文化建设[BL].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网,2004-8-31.

[7]徐萍.学校文化建设——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个案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07.

[8]周长茂.高等学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9]胡银华,张海.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VOL 30,(5).

基金项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9A3-7。

推荐访问:学生宿舍 内涵 高校 研究 文化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