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贵州妥乐银杏特色与当地彝族服饰融合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16 09:57:24  浏览次数:

摘 要:通过对彝族居民的风土人情、服饰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弘扬发展彝族服饰文化,理解彝族服饰艺术的精髓,探索出彝族服饰文化艺术的核心。把彝族服饰艺术的时代风貌与现代高数发展的科技、经济相结合,使其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使服饰艺术纹样的实用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将彝族服饰纹样与妥乐古银杏之乡旅游发展商品设计结合打造创新成地域特色。文章经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走访,结合相关人事部门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古银杏之乡;彝族服饰纹样;旅游发展;融合创新

一株生命顽强的植被、成就一片荒凉的绿洲;一个古老的民族、成就一段不朽的历史;一座村庄的热情、成就一方文化的衍生……宋代杨万里曾赋诗: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讲述了银杏顽强的生命力,在2.5亿年前因为受到了冰川恶劣气候的影响,地球上的银杏树几乎灭绝,只有少量的野生银杏存活下来。就在这样一个四季变化分明,海拔1769米,气压82kpa的地方,隐藏着1200多株古银杏,并且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最老的有1500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居住着一支古老的民族,他们世代守护着这些古银杏树生活,生生不息,与树连成一体,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特色。

一、妥乐银杏之乡的发展由来

“妥乐”一词是少数民族彝族语言,其原始意思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财狼虎豹出没的地方、二是产麻纺织的地方。字面意思是安逸、舒适、享乐的地方。妥乐村很早以前是彝族聚居地,因明初西南屯军而变为彝汉杂居。明将傅友德的军队在盘县境内屯戍,化军为民,代代繁衍。古银杏树是妥乐彝族村民的老祖先在1500年前所种,先是由野生的银杏树开始培植,从最开始的12株,发展到如今的1200多株。银杏树喜阳光、忌盐碱、不耐涝,需要充足的水分资源,刚好妥乐的水资源相当丰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称赞。正是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这里成为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居住在银杏树下的彝族人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与银杏树融为一体、人树相依。特别是金秋时节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金色当中,像一幅优美的画卷,现在妥乐古银杏之乡成为旅游景区,并且是贵州省的旅游重点项目之一,古银杏之乡的美丽风景渐入人心。

二、彝族人家生活常态及服饰特点

彝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节庆时有独特的活动,节日当天男女老少会盛装打扮,穿着他们的彝族服饰在火把边载歌载舞,场面极具震撼力。也正是这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外来旅人。彝族人朴实,远离城市的嘈杂,守护着这些银杏树。彝族人的服饰很有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不像古时那样繁复,但也还是有代表彝族人特色的东西。彝族服饰主要分为服饰纹样与刺绣工艺,并且男女服饰有别,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服饰穿着的区别。

(一)服饰纹样

服饰的图案多种多样大部分都是以花、植物为主,是因为彝族人每天都能接触到的都是这些植物花卉,所以就根据它们的原型通过加工缝制在衣物上。经过实地考察,彝族服饰上的花纹植物有梅花、山茶花、月季,水仙、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小叶子等等;动物有牛、羊、蝴蝶、飞蛾等,其他的还有看上去像云的图案。一件衣服上基本只有一种主花纹,过多的装饰都是通过叶子和刺绣线条来体现。

(二)刺绣工艺

彝族的妇女大多是能工巧手,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刺绣的手艺,惯用的刺绣方法是丝线挑绣、银勾。将花纹图案画出来之后,就用丝线跟着图案的型开始绣,根据每种花颜色的不同,用不同的颜色的丝线。花心一般是镶银片,花瓣是用丝线挑绣。像梅花就用红色的丝线,水仙则是偏白或者淡黄色,也有是多种颜色融合形成一种花的图案,形成渐变色。刺绣的手艺是代代相传,有彝族人家自己独到的刺绣手法,地域特色浓厚。

彝族服饰图案纹样上也是男女有别的,妇女的衣服大部分是长褂形式,少女是上衣下裙。妇女服饰的图案花纹分布在衣领到胸口部位及衣袖上,比较简单一点,衣服颜色也相对淡雅,主要是白色、绿色、蓝色三种颜色;少女偏复杂,不仅是衣领、衣袖有图案,上衣衣角周围一圈都是有图案花纹的,裙子只有一种藏青色。少女服饰中还多了一个围裙,围裙的制作上更加的精美,花纹也比衣服的多,围裙整个面上的图案都是与丝线共同结合制作成,上面有串珠,腰带结尾上绣有像云一样的图案,这是彝族少女的标配。男人都是无袖马褂,同样的在衣领,袖口、胸前、下衣角都有花纹图案,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衣服上的钱袋上绣有牛或者羊的图案,在衣服的背面上也有两只牛斗,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气。在结婚上不能用蝴蝶和飞蛾这两种动物,要用代表吉祥如意,美满幸福的花纹,像百合、牡丹等,衣服颜色鲜艳,会用到喜字这类相似的纹样;蝴蝶和飞蛾只能用在丧事上表示逝者化作蝴蝶和飞蛾飞走,衣服是白色的,有引魂升天的说法,彝族人信奉神话。

三、妥乐地区彝族文化与服饰发展现状

妥乐地区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分布在各个村落,体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彝族人民占比份额不大,妥乐还是以汉族人民居多。经过多年的历史的变革发展以及受到漢文化的熏陶,彝族人民的文化得不到广泛的传播,彝族的服饰也得不到推广。随着妥乐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彝族文化服饰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青睐,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宣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民族文化没有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增强。各族人民接受现在社会的文化与发展,人民的观念逐渐的发生改变。年轻的彝族子女大都走出村落,走进经济实力强的大都市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感受着都市的气息与文化,都愿意留在都市发展,充实自己。现在只有年纪长一点的彝族人民留守在村落,她们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大家庭,他们穿着普通的服装生活交流。

(二)民族服饰没有创新发展:彝族服饰稳重大方得体,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且彝族服饰制作工序复杂,色彩与样式太单一。随着生活的变迁彝族年轻子女都爱追求“时尚、舒适”,况且彝族服饰沉重并不适合日常生活劳作,大部分彝族人民都选择穿大众服饰,各种因素导致服饰并没有得到创新的改革发展。

(三)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妥乐地区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虽然景点与环境逐渐改造完成,但周边村落缺乏餐饮,住宿,文化体验等旅游资源,导致彝族文化服饰与生活节日的体验,没有能够打造成商品进入妥乐的旅游市场。

四、结合银杏之乡的资源、融合发展彝族服饰图案与刺绣工艺

2008年10月,妥乐被批准为“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人流量逐年增加,全国各地的旅游者相继涌入;2011年被评选为最具民族的村寨,人树相依的和谐环境独具特色,艺术造诣相当高;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暨中国对外投资洽淡会分会在妥乐召开,这是妥乐村面向全世界,走上国际舞台的一大契机,投资机遇。我们将要研究怎样将彝族服饰艺术的时代风貌与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经济相结合;把服饰的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一)在创新中融入时代意识,表现民族特征的同时又不失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是一块大油田,客流量的带动,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提高文化产业的软实力。银杏果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俗称 白果,医学的研究发现对于一些病症有很好的医用价值,如果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将地方食品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推动经济的发展,不失为一个发展机遇。若我们可以将当地彝族服饰图案、刺绣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制作独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袋、礼品袋、购物袋等,在游客旅游购物、体验文化资源时提供,这样更容易获取游客的青睐,提高人流量。

(二)礼品袋。不同的节日,制作的礼品袋各不相同,在购买银杏果的同时根据数量的多少来制作礼品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1)元旦是一年的开始,是新的一年的到来,日月更替,欣欣向荣。在这种礼品袋的制作中,外形上可以设计成一朵花瓣,腊梅、桃花等的造型,用丝线挑绣,将花型通过刺绣的方式表现出来,花心用银片装饰,经过缝合收边完成一个手提袋。

(2)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和新年的寄语。在制作上较为复杂,不论是送人还是家用,都要有一定的特殊含义在其中,缝制一个红色的手提袋,手提袋的中间绣一个“和”字,和字四周绣上彝族人擅长的花纹,搭配叶子一起绣,让布面上的颜色丰富多彩。有花有叶,团聚之意,在袋子的背面绣上牛头或者羊头,这是彝族人欢庆时的习俗,也暗含着春节气息的浓烈气氛,欢庆愉悦的心情。

(3)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很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像這类的礼品袋制作上不能一尘不变的还使用彝族的那些图案花纹,要创新。外形上制作成粽子的样子,花纹上可以有赛龙舟的场景或是一艘龙船,还可以是艾草的花纹图案,简单大气又不失礼节。

(4)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赏月、吃月饼是亘古不变的,这样的礼品袋种类就比较朴实一点外形上可以是圆形也可以在四方形的袋子,圆形的外形上利用银线绣出月饼的型,一个缝合绣边就完成一种样式。如果是四方型袋子除了边上用丝线修饰外,中间部分可以有荷花,水仙等花样图案的绣制,有团圆思念亲人的含义。

(三)购物袋就比较大众化一点。不需要多么复杂,一切以简单为主,符合多数人的需求,一个长方的外型,中间部分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梅花、桃花、荷花、水仙、月季等等,加上叶子的修饰,每种花设计一个袋子,分出大中小等份,一种动物的外型设计一个袋,产生的购物袋就多种多样了,任游客挑选,选择更广。

通过结合彝族服饰纹样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视觉感受。既弘扬发展了彝族服饰文化,又推广彝族服饰纹样的艺术价值,让彝族服饰艺术融入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中。

(四)对今后发展前景的预估。得到盘州市旅游部2015年至2018年妥乐景区的相关数据分析:2015年度接待游客413500人,旅游综合收入10615万元;2016年度接待游客599575人,旅游综合收入15392万元;2017年度接待游客620400人,旅游综合收入16348万元;2018年度接待游客669700人,旅游综合收入17670万元。根据妥乐古银杏之乡2015年至2018年的游客数及收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游客数量都在增加,知名度在增加。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更应不断发展创新,融合当地特色发展旅游商品,推广妥乐银杏特色与当地彝族服饰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特色。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其悠久的民族文化风情与服装特色吸引了众多艺术者、旅游者的目光。彝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之一。服饰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产物,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信仰、生活习惯、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根本,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便会逐渐消亡在时光长河之中,后人便看不到其绚丽的文化色彩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伴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感受着与世界文化的接壤。彝族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地方特色不浓厚,文化传承得不到传播。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了解现在妥乐地区彝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民族文化服饰与地方旅游资源相融合的发展策略。丰富地方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能打开彝族文化服饰的传播和发展路径,使彝族文化与服饰能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引起彝族人民的重视,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今日盘州

[2]《中国彝族服饰图典》

推荐访问:彝族 贵州 银杏 融合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