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党发挥党支部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时间:2022-01-07 11:14:14  浏览次数: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市创先办2011-07-02 14:55:4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发挥党在农村各项事业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领导核心,承担着管理农村事务、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等繁重的社会职能。农村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和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农村基层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其能力和作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快农村发展和维护稳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涵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征地拆迁、产业结构调整等面临着大量矛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如何,直接关乎着农村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部署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做法

大理市有35个党委,197个党总支,1317个党支部,32618名党员。其中乡(镇)党委11个,农村党总支111个,农村党支部539个,农村党员15746名,分别占全市的56.34%、40.93%和48.27%。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使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一)坚持“抓书记、书记抓”,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

市委常委会定期不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共大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大理市加强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意识,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明确要求乡(镇)党委每年至少要向市委报告1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分解和落实机制,层层签订年度党建目标责任书,并把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抓重点、攻难点”,着力破解党建工作难题。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薄弱、支部党员无议事活动场所、党组织活动经费无着落、党支部感召力弱、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难题,实施以“找准位子、建好房子、亮出牌子、树立旗子、安排票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子”工程,实现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一是抓实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上级党委下派等方式,从机关干部、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官”中推选村党组织书记,在党员人数达150人以上的村增设专职副书记,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经换届选举,64个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占58.56%;10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妇女比例有所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得到增加、综合素质有了增强。二是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选派11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村开展工作。积极整合资源,采取项目打造、产业扶持、亮化村容、发展特色经济、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市111个行政村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51个,占45.95%,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8个。三是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投入720.86万元,分两批完成54个新(改)建村委会村办公楼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把活动场所建设向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延伸,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自然村(村民小组)党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目标。通过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显眼处悬挂党组织牌子,室外悬挂国旗,室内配置党旗,把党员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四是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从2010年起,为每个行政村党组织安排2万元、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安排1000元或3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五是实施“四大培训工程”。在大力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致富工程”培训的基础上,首次把村民小组长纳入全市村“两委”干部培训范畴,通过开展“农民讲习所”、“两校进村”、“政治夜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形式,整合培训资源,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双带三培养”为抓手,投入482.9万元,帮扶贫困党员1525名,1267名优秀致富能手被培养成党员,1578名党员被培养成科技带头人、种养大户、运输大户、营销能手和经营管理者,其中有346名党员优秀致富能手被安排在村、组干部岗位上培养、锻炼,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坚持“抓覆盖、拓平台”,切实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调整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推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支部,先后建立了大理镇下兑无公害蔬菜协会党支部、下关镇大庄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党支部。加大在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和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党员发展越来越来年轻化、知识化,全市“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已全部消除,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努力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广泛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员共学、支部共建、帮民致富”、“一挂双包、一体联动”等帮扶活动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服务平台,充分依托11个农民服务站和111个农民代办服务点,为农民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服务有保障”。

(四)坚持“抓保障、聚人心”,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从2010年起,给予每名村党支部书记每月100-300元的岗位补贴。实施“农村党员关爱行动”,对全市60岁以上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出台“大理市在职在编村(居)‘两委’干部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以及《大理市村(居)委会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评价考核办法》,为职在编村“两委”干部购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种保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一定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录力度,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五)坚持“抓典型、树标杆”,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深化“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发挥区位优势,把公路沿线、产业发展好的党组织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把下关镇荷花村培育成省州市三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了12个市级农村党建示范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大理镇东门村选树为省州农村创先争优活动党建示范点,遴选出18个市级创先争优活动党建示范点,评选表彰了6个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2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层层建点,切实发挥出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向外界推介大理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品牌的“窗口”。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很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重经济,轻党务”的现象仍然存在,党建工作缺乏活力。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将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把党建工作看成“软指标”,对党务工作存在“谈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缺乏具体的措施和抓手,工作力度不大、落实不到位。由于不能较好地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抓党建促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不注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农村基层干部“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有效调动和发挥。受传统观念和地方宗族观念的影响,在培养后备干部上论资排辈,造成班子结构不合理,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大理市村党总支书记中,男性干部多,女性干部少,女性仅占8%;高层次学历的少,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7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1%;村民小组干部是党员的比例不高,村民小组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79%。同时,还存在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少数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不配合,工作中互不通气,互相扯皮,不能较好地发挥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一些行政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多数,大都依靠各级补助,仅维持村委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由于集体经济匮乏,“空壳村”较多,党组织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依托,村级班子开展工作困难,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农村党员普遍存在“三多三少”和“一高三低”(年龄高,文化低、技能低、致富本领低)的现象。就大理市而言,男党员多,女党员少,女党员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9.18%;年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35岁及以下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4.18%;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初中及以下的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2.92%。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要求“不同步”,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学、不会学、学不来、不会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掌握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从优秀妇女、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复退转军人、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不够,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党组织活动难开展。加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滞后,少数党组织党内活动仅限于看书读报念文件,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活力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五)活动场所建设滞后,党组织和党员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主要阵地,也是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的必要设施。从总体来看,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大部分已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但还存在早建的面积小、标准低、设备简陋、功能差等问题。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较为薄弱,目前,大理市52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中,有活动场所的党支部有202个,占39%。大多数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活动,都是通过租用场地、与老年协会共用场地、借用党员中心户房舍等方式进行。已建成的活动场所缺乏必要的电教设备、学习资料、宣传栏、阅览室等配套设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使用制度,主要还是停留在日常办公、党员活动等方面,综合利用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发展地方经济、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民主建设、维护和谐稳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中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定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一)着力培养一批“领头雁”,确保基层党组织能人主事。突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一个重点,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领头雁”。一要创新选用机制,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推行“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的基层干部管理、培养和选用模式,促进基层干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坚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打破地域、身份和资历界限,不拘一格选拔“村官”,尤其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干部,实施“能人治村”战略。二要创新培养机制,做好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目前,各地农村还不同程度存在班子后继乏人的状况,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把解决农村后继乏人问题作为长远之计来抓,加大力度做好村级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采取村民小组推荐、党员群众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发掘苗子,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抓实“三培养”工作,通过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党组织生活,参与村务决策,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式,积极为他们的成长创设平台。三要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好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即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从优秀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领导干部、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用心”做事、“安心”做事。

(二)着力打造一批“桥头堡”,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一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企业+支部”等模式,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使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要

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组账村管”、“村账镇管”制度,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事权范围。深化“两推一选”,探索公推直选,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三要建强党组织活动阵地。加大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以各种形式投资新建或利用农村集体闲置房产进行维修、改建,全面解决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切实把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技能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着力聚集一支“主力军”,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只有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要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科技文化、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的学习,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二要改善农村党员结构。加大在青年农民、妇女、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优先发展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入党,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状况。三要丰富活动载体。针对当前农村组织活动存在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情况,进一步丰富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在开展好学习活动、支部会议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和“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村一个特色,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内在动力。

(四)着力发展一批“富裕村”,激活农村持续发展不竭动力。一要管好用活现有资源。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各村制订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村级党组织要明确优势,管好用活现有资源,充分依托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培育,通过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创办实体、提供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要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品牌产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构建专业化生产、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农民增收稳定的产业经营链,不断增加集体收入。三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采取领导挂钩帮、部门包村帮、联建支部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责任制,做到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聚集各方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着力健全一批“好机制”,实现城乡党建统筹协调发展。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目标管理、年度考核、离任审计等措施,不断规范村干部的行为,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三要构建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体系。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把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搭建“1+1”结对共建平台,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激发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城乡党建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行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由送钱送物向送科技、送服务转变,由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转变,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企带村、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四要建立彰

显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争创机制。不断深化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制,通过量力提诺、支部审诺、认真履诺、群众评诺的方式,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的形象。把“评星授旗”常态化。建立星级达标标准,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评星授旗”活动,通过党员自评、党内互评、群众评议、支部点评的方式,让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积极探索“党员中心户长制”,在党建和群众基础好、人口集中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内,采取村党总支部考察推荐提名、村民推选的方式,把有威信、“双带”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推选为党员中心户长,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长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为民办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致富带头领路、公益事业协调的作用,使中心户内无矛盾,党员身边无纠纷。

推荐访问:农村党建工作意义和作用 党组织 充分发挥 党员


[党发挥党支部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