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音乐教学教师备课教案

时间:2021-11-05 09:25:19  浏览次数:

  音乐教学教师备课教案

  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下面是工作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教师备课教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音乐教学教师备课教案一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占本课时的12%)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新歌教学(约占本课时的70%)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音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

  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

  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

  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反复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

  7、重点练习再现部第四乐句和结束句的合唱声部旋律。

  8、表情处理:

  (1)提问:你认为怎么处理才更能打动人?

  (2)提示:气息下沉,提起眉毛,打开口腔,控制音量。

  (3)提示: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把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中的后附点节奏上。

  (4)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均衡两者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

  (5)结束句要求唱得渐慢和渐弱,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9、跟随课件音响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用耳朵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歌谱,找出乐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音乐记忆。a乐段的歌唱重点是音色统一,注意气息控制,音量不能过大。b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间的和谐,保持音准感觉和音量的均衡。整个歌曲教学采取“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本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会歌唱。

  (三)音乐视野拓展教学(约占本课时的15%)

  1、师:“《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对真情的呼唤。象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如《爱的奉献》(播放主题片段)

  2、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乐圣贝多芬就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这种情感升华到了《欢乐颂》的主题----坚信人类必将获得“团结友爱”的永恒欢乐。

  3、播放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合唱音频。

  设计意图:虽然是唱歌教学,但决不能整节课都唱个不休,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声带疲劳和学习厌烦心理。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声带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因为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词非常的通俗易懂,用不着花费过多精力去深究,所以,采用另外两个音乐主题来解释和升华课题。考虑时间关系,这两个主题只能做一个欣赏浏览。因为音乐艺术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清楚的,所以也用不着进行其他无谓的说教。

  (四)教学小结(约占本课时的3%)

  师:这节课,我们唱了,也听了关于爱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现力和感召力。

  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如《爱的奉献》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用最动情和最美妙的歌声再唱《让世界充满爱》!(学生边歌唱边依次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教师备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_藏的风土人情,以及_藏音乐风格特点和_藏舞蹈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_藏乐曲的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因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_藏乐曲的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因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跳舞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说一说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教师随音乐表演一段藏族舞蹈)

  老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的种类也非常丰富,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感受一曲藏族舞曲---热巴舞曲。

  二、新授

  1、完整欣赏管弦乐《热巴舞曲》,感受藏族音乐风格与特点。

  2、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热巴舞曲。

  热巴舞是中国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管弦乐《热巴舞曲》是吸收了_藏“热巴舞”中“踢踏舞”和“圆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与插入的舞蹈节奏形成独特呼应。全曲手法简练,结构严谨,具有热烈的场景感。作曲家用现代管弦乐器把藏族音乐各元素表现的淋漓尽致。该曲于1999年在北京首演,2004年在“中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三等奖。2005年入选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由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是近年来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的我国优秀管弦乐新作品之一。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禳灾、祈丰收。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方能参加。热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词,大意是颂扬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萨等。所演节目最少不能少于九个节目:《颂天地,拜四方》、《太阳、月亮、星星》、《鼓声传扬,四方平安》、《神佛与我们同歌舞》、《吉友、迷拉师徒斗法》、《乌鸦吹大话》、《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战胜恶魔独尼阿巴》、《送神佛、贵宾》。

  4、再次欣赏《热巴舞曲》,引导学生感受整体音乐速度的变化并从作品中体会藏族民间“热巴舞”由慢而快的的速度特点。深入体会藏族音乐元素。

  5、分主题聆听,体验各主题情绪之间的不同。分主题欣赏《热巴舞曲》并进行对比情绪、旋律。

  第一主题:热情地、抒情性。

  第二主题:欢快地、舞动感。

  第三主题:温柔地、亲切地,歌唱性。

  第四主题:热情、激动地,歌颂性。

  第五主题:急板、热烈奔放。

  同时完成课后实践与创造第四题,说说两个主题的不同之出。

  节拍4/4与2/4的不同,节奏不同,速度不同。

  6、实践体会。让学生伴随《热巴舞曲》用简单的舞步进行体验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

  三、教师总结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与艺术,今天,我们体会到了藏族人民热情的舞曲与舞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的了解体验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并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

 

推荐访问:备课 教案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