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话语权构建

时间:2022-06-17 18:14:01  浏览次数: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已经实现了整体转型升级。在改革初期,政治发展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目标在于实现由“破”到“立”的转向,即在于破除苏联模式下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体制。在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升级,目标任务表现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政治发展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基础。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8)04-0039-05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一个国家能否平稳有序地迈向政治现代化,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直接取决于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内在地包涵了政治现代化的要求,并时刻面临着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难题。时至今日,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明晰、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政治发展战略,它的核心特征在于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政治发展策略的稳妥渐进性、政治发展方式的调适性、政治发展机制的制度化。但是,我国的政治发展离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还很远,党政关系、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政治权力的有效约束与规范运行、民主政治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发展战略要着眼于新时代的深刻变化和“四个伟大”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厘清影响政治发展的各种关系,推进政治发展制度化建设,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政治基础。为此,面向未来的政治发展战略既需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也需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一、 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在于政治体制实现由“破”到“立”的转变,即破除“文革”时期权力高度集中、党内民主缺乏、官僚主义盛行的传统弊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邓小平所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确立为这条道路的根本原则。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同时,也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进入议事日程。改革开放是政党与国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深刻调整,这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方式、领导制度、党政关系、权力运行机制予以适应性的变革。正如王沪宁所言:“在革命后社会的初期,受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高度集权的政治领导方式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不仅社会主义革命后如此,一般社会革命后亦均会出现高度集权的政治活动模式。今天,高度集权的领导方式之所以谓‘过分’、‘不相适应’,完全是因为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所以必须改革之。”〔1〕也就是说,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发展模式也就失去了其生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在反思文革教训时,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克服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他总结道:“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在这种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3〕因此,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于消除原有政治体制中的重大缺陷,着眼于具体政治制度的建设,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使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制度化。

政治体制改革除了要革除旧弊之外,还要与各领域的改革相适应、相协调。1986年邓小平反复强调,政治体制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他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4〕因此,政治体制改革既要革除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又要解决好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在这种双重压力的驱使下,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由“破”而“立”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加速。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开始了有步骤地进行系统改革的阶段。但是,在此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就遇到了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即便如此,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反而是改革方向、基本原则更加清晰明确,改革策略更加稳妥成熟。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同时强调要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五大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则。可以说,到十五大为止,政治体制改革由“破”而“立”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在此之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侧重在“立”上下功夫,尤其是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发展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扩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核心的问题不是政治体制要不要改,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5〕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要概念,并且明确“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逐渐成熟。

二、新时代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说,在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现实基础、历史条件和战略安排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历史进程,政治发展的战略取向、演进逻辑、制度设计、价值引导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政治发展战略的升级换代。结合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发展实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论述,我们认为,新时代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体现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主轴,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以人民民主为归依,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政治基础。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要义在于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而言,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政治建设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作保障,党的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组织基础、资源支持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党的自身发展以及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党的建设也必须遵循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与西方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政治发展之所以坚持党的领导的法理基础。在中国的政治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实际上具有三重身份属性:一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是一种使命驱动型的政党,这就决定了党的领导在本质上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以执掌和组织国家政权为方式,建立政治秩序,制定政治制度,调节政治关系,推动政治发展,党的领导从执政层面得到体现;三是以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识为目标,把原子化个人、碎片化力量、冲突性利益整合起来,化解矛盾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党的领导才具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因此,新时代的政治发展战略在理解党的建设与政治建设问题上,必须要摆脱单纯的党政关系思维。党的领导既具有法理基础,又是使命使然、现实需要,在政治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政治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以某种抽象的价值标准为评判政治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尺,而是要看政治制度能否解决中国问题,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重要经验进一步升华为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就决定了,新时代政治发展的战略导向就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政治制度的效用性、功能性。他指出:“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8〕因此,新时代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持,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各项制度,调整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导向,也为新时代政治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和战略导引。

三是以人民民主为归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观念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就是以人民民主理念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一套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民主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并在实践中把这一理念融会贯通到政治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他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9〕人民民主是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政治权利,而不是纸面上的、狭隘的、抽象的政治价值。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与资本主义民主“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相比,人民民主更全面、更切实地体现人民的政治权利。“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10〕因此,新时代的政治发展要符合人民民主的价值要求,完善和发展各项政治制度,把人民民主通过制度建设贯穿到政治实践中。

三、在政治发展中构建话语权

新时代的政治发展战略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发展话语体系,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话语权。具体说来,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从“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的转型,以中国经验为基础,阐释中国政治发展逻辑,提出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构建中国政治发展话语体系,增强中国政治发展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长期以来,政治发展的话语权是被西方国家主导,它们从西方政治发展的经验出发提出的一整套理论,按照西方标准来衡量现代化,用所谓“普世价值”来裁剪、评判丰富多彩的政治现代化过程。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处于“失语”状态,只能消极、被动地应对西方话语强权的攻击,缺乏积极、有效的话语权构建。话语权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这与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不相符合。近年来,“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许多发展中国家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为新时代政治发展的话语权建设提供了经验注解。

一是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坚定的自信与底气,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也应该是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精神力量和理论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11〕中国政治发展的话语权基础首先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又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在中国土壤中形成的,而不是外来移植的。这种基于独立探索而形成的、具有强烈主体性特征的自信是一种最深沉、最持久、最深厚的自信。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正因为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12〕正是在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驱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以中国问题为中心,而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模式,始终把握政治发展战略的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形成一套能够有效处理发展改革稳定难题、迈向政治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堅持道路的独立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得以成功开辟的最大秘诀。从话语权角度看,正是这种基于本土的政治发展战略成功打破了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话语垄断,展示了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的价值。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立性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也是支撑中国政治发展话语权的逻辑基础。

二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道路与制度模式的竞争。在政治发展领域,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同样显著。概括起来,这种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强调现代化的多样性、多元化,而不是坚持西方的一元化、直线性思维,避免了政治发展陷入教条化困境,更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现代化进程,更能保持政治发展的旺盛生机;二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形成共识为取向,能够实现最广泛的利益代表,汇聚各方智慧,及时有效地把共识转化为决策、政策,避免了社会撕裂、“否决政治”、资本政治的出现;三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调试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坚持问题导向,能够选贤任能、与时俱进,与西方政治发展道路墨守成规、疲态尽显的状态形成了对比。这些独特优势是保障中国道路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原因,也为现代化后发国家实现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新时代,迫切需要从理论上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優势,提高为中国政治发展战略提供话语论证、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的能力。

三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政治现代化的探索,这种探索同样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何处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难题,即使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反思自身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中国的政治发展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样也在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力量。可以说,中国的探索在许多问题上都具有借鉴意义,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人类政治文明探索的最前沿。比如,执政党如何解决代表性不足、执政党与参政党(在野党)如何寻求政治共识、执政党如何领导国家政权、政治利益如何有效表达和实现、如何处理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理论上构建起中国政治发展的话语体系,为世界提供更多政治理念和制度等公共产品,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沪宁.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J〕.复旦学报,1987,(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327.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77,176.

〔5〕胡锦涛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6.75.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

〔7〕〔9〕〔10〕〔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0-61,73,73,62.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出版社,2017.35.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48-49.

【责任编辑:陈学明】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以来 话语权 构建 战略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