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贵州山区荔波县推广生态渔业技术效果显著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16 19:35:02  浏览次数:

[摘 要] 近年来,荔波县水产站根据省、州渔业发展思路和渔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大水产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实施山塘、池塘生态渔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了增加农民的渔业经济收入,加快发展荔波水产养殖业,结合荔波渔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荔波山塘生态和池塘生态养殖,树立多种渔一农一牧养殖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的积极因素分析如下。

[关键词] 荔波县推广 生态渔业技术 效果显著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75-02

一、主抓水产生态养殖示范推广规模

近5年来,我县水产站完成推广生态渔业示范村6个,主要在玉屏镇的拉岜村、板旺村、时来村和朝阳镇的拉夫村、吉毛村及永康乡的吉洞村实施,其它乡镇的重点养殖户作辐射实施,共完成山塘、池塘生态渔业示范养殖面积1560亩。其中,池塘生态渔业示范824亩,90户,406人;山塘生态渔业示范736亩,56户,258人,共计生态示范户146户,人口664人。猪—鱼—菜模式20户,鸭—鱼模式34户,鱼—果模式36户,鱼—禽—果模式28户,草—鱼—菜模式28户。共养禽25680,,养猪1260头,蔬菜126亩,果树360亩88600公斤,牧草86亩。

二、推动辐射生态渔业养殖规模

近年主要在甲良镇、朝阳镇、水利乡、永康乡、播尧乡辐射实施,完成辐射户280户,人1300人,养殖面积860亩,种植蔬菜180亩,果树560亩,养禽(鸡鸭)18660只,养猪1320头,种植牧草158亩。

三、生态渔业技术推广采取的技术方法

根据我县农户的养殖生产条件,在生态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主要采用鸭一鱼生态结合;鱼—果生态结合,猪—鱼—菜生态结合,果—禽—鱼生态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生物的有机循环规律性,形成食物链资源再生利用,进行资源配置技术指导。在山塘和池塘养殖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养殖生产。指导养殖户进行综合立体养殖,发挥我县水产技术的指导作用,给他们进行无偿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优质鱼种保障供应,鱼病防治药品按30%的优惠进行扶持,在优质苗种提供方面,按市场价格优惠30%,充分调动示范户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四、推广区养殖户的生态渔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1实施前农民效益情况:在实施示范农户中共有生态渔业户146户,人口664人,养殖面积1560亩。

通过生产综合调查及验收结果,他们常年鱼产量亩均在250-310公斤之间,总产鱼量达436.8吨,亩均产280公斤。饲料系数平均在2-2.5之间。按市场当地鱼价为16元/公斤,渔业产值698.88万元。根据他们往年收支情况测出投产比为1:1.3,产出利润为30%,共获利698.88万元×0.3=209.66万元,亩均利润209.66万元/1560亩=1344元,人均利润=209.66万元/664=3157.5元,户均利润209.66万元/146户=14360元。

1.2推广后实施农户的效益情况

经过技术实施后,通过检查验收和养殖户的生产统计,最高鱼产量达到600公斤/亩,最低为300公斤/亩,一般都在420-500公斤/亩之间。为了技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取生产平均值450公斤/亩核算,水产示范区生产水产品总量达到702吨。按现行当地鱼价16元/公斤计,项目区渔业总产值1123.2万元。在生产过程中扣除鱼种、饲料、塘租、水电、药品等费用后,投产比为1:1.6。创总利润1123.2万元/0.6=673.92在元,人均创利673.92万元/664人=10150元,户均创利=673.92万元/146户=46158.9元(包括生产者劳动工资)。

1.3种养业效益情况

近5年来,在我县生态渔业示范区,扣除生产成本后,养猪平均每头获利100元,示范区养猪业总利润为126000元;养禽业每只纯利为2元。总利润为51360元;蔬菜、瓜果收入88600公斤,种植业每公斤按当地批发价2元计算,总利润177200元。共获生态种养总收入=126000元+51360元+177200元=354560元。

1.4实施生态渔业技术推广后效益情况

渔业示范区总纯效益:673.92万元+35.45万元=709.37万元。

示范区亩均渔业纯利收入=709.37万元/1560亩=4547.2元。

示范区人均纯收入=709.37万元/664人=10683.3元。

示范区户均纯收入=709.37万元/146=48586元。

技术实施后,养殖示范区的渔业收明显增加和提高,亩均多增收3203.3元,人均多增收7525.8元,户均多增收34226.7元。

2.社会效益

2.1实施前:鱼塘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生产成本比较高,产出比较低,效益相对较低,劳动力和社会生产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村水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化结构单一,种养业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收入和脱贫速度较慢。

2.2实施生态渔业后:从经济收可看出,养殖经济收明显增加,不论是户均、人均、亩效益,明显增加和提高。渔业综合产值增加,养鱼成本降低,饲料消耗减少,种养结构得到合理利用,投入产出比提高。农村水产科技含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报酬得到提高,为市民生活提供丰富水产品,从事生态渔业养殖可加快渔农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我县实施生态渔业技术推广后,有效提高了我县农村的科学养鱼水平。

五、推广区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

l.确定养殖模式:根据养殖生产的鱼塘条件,因地制宜采取相适应的立体养殖方式。有的安排在鱼塘边种菜、养鸭;有的在鱼塘周围空地种经济果树或经济作物;有的种植优质牧草;有的养牛、养猪等相结合的综合渔业模式。

2.搞好鱼种放养:主要是根据养殖户的经济条件和鱼塘条件来确定放养品种。水质肥的鲢鳙鱼比例增加占30-40%;水质清瘦以草鱼、鲤鱼为主占60-70%,鲤鱼要求采用建鲤、丰鲤品种为主,适量搭配鲫鱼、罗非鱼占10%。其它草鱼、链鱼、鳙鱼为4-6寸规格下塘,并做好消毒工作。

3.养殖技术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户的经济条件状况,有的采用斤两鱼种下塘,有的采用寸两鱼种下塘,苗种要求在水产良种鱼场处购买,有利于保障鱼种质量。在生产中,为了达到生态渔业效益产值,示范户采用全价鱼料投喂或种植优质草投喂(黑麦草、苏丹草、三叶草)。为了提高效益,建议养殖户逢年“过节”的价格优势,让他们采用轮捕轮放形式,提高鱼塘产量。有的养殖户一年可捕捞3-4次鱼出售,很适宜鱼类生长。

4.饲养管理方面:要求养殖户每天做好生产笔录,在实施区每月定期开展上门技术服务,同时配合畜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示范户搞好种植、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增加渔业付加值,提高生态渔业综合效益。

六、推广区实施后的体会和经验

通过实施生态渔业技术工程,切实符合我县荔波山区农村养殖业的需要,为我县渔业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县情、民情的新路子,使农村的鱼塘资源得到合理的综合利用,达到种养结构配置合理,充分发挥生态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鸭一鱼生态对养鱼的作用:通过在鱼塘上养鸭,能降低养鱼饲料系数,在喂养过程中,吃剩余的饲料可冲洗在鱼塘中给鱼吃;鸭粪便未消化的饲料,鱼可利用,同时鸭粪还增加鱼塘的肥力,给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浮游动植物,提高滤食性鱼类的产量。养鸭还可提高鱼塘的溶氧量和解决清晨鱼浮头(即在一定的适宜时间内,让鸭在鱼塘中活动,可提高水体交换,增加鱼塘的溶氧量)。

2.猪一鱼一菜一果生态对养鱼的作用:利用发酵的猪粪或剩于的饲料增加鱼塘中的天然生物量,解决各种鱼类营养的需求,种果能充分利用鱼塘中的肥水和肥泥,增加鱼塘边的空地利用率,种植果树及。

3.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连片示范,种养结合是生态渔业工程生产技术成果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通过农户的辛苦劳动,把种养进行科学化的渔业生产,把原有的鱼塘变成“水中鱼儿跳,塘上瓜果吊,塘边鸡鸭叫,农民哈哈笑"的生态景象。

七、项目区推广采取的工作措施

1.树立水产工作目标和方向,坚持示范为重点的发展思路,严格要求高标准化生产。

2.加强示范户实施前的培训学习,设计生产模式和养殖规划,与养殖户签订良种供货协议。

3.根据养殖的生产情况,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结合养殖户情况给予苗种、饲料、药品适当补助及优惠。

4.在生态渔业技术实施过程中,按照生态渔业技术推广要求,制定技术标准方案

5.养殖户资金困难的给予协助解决,在鱼种、鱼药、饲料等方面给予赊欠周转。

八、结论

通过生态渔业技术工程的实施,充分利用鱼塘的资源优势,开发鱼塘生态综合养殖产业,达到水产业、畜牧业、种植业相结合的有机型渔业。通过该技术工程的实际运用,切实符合农村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渔民不断富裕起来,增加经济收入,加快提高农村综合渔业养殖技术的发展。

荔波山区池塘禽(鸭、鸡)—鱼高效养殖示范模式

荔波山区池塘生产鱼种养殖推广示范

荔波山塘水库畜(禽)—鱼高效养殖示范模式

推荐访问:荔波县 效果显著 贵州 渔业 山区


[贵州山区荔波县推广生态渔业技术效果显著因素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