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十大元帅回归故里秘闻(下)

时间:2022-06-16 11:07:02  浏览次数:

陈毅:喜见亲人,畅谈变化

在十位元帅中,陈毅是回故乡较多的一位。1959年11月1日,陈毅踏上了返回故乡乐至的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第三次回四川。但1955 年和 1958 年那两次,他都没能回乐至老家。

回故居第二天吃完早餐,陈毅便乘车前往劳动公社。劳动公社是陈毅老家所在地,原来叫复兴公社,现在的名称还是陈毅给改的。陈毅一行来到了旧居,偌大的老屋,只有陈毅的么叔、么娘在。陈毅进门看到他们,亲切地说:“么叔、么娘,我回来看你们了!”么叔、么娘十分激动,连忙将陈毅等人迎进屋内。陈毅将早已用信封分装好的糖果等送到亲友手上,还将20元钱作为见面礼送给了么叔、么娘,然后与他们拉起了家常。

按原定计划,11月3日是返回成都的日子。离开乐至前,陈毅给干部们作报告,谈起此次回乡的感受:“我这次回来到处看了一下,感到是有很多变化。办起了各种小型工厂,修通了各区乡的公路,人民的生活也开始好起来。”

罗荣桓:牵挂小女,顺道返乡

1927年,罗荣桓告别了家人,从此南征北战,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湖南衡山县南湾村。

1927年7月初,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罗荣桓被湖北省委分配到通城县做农运工作。临行前,他给家里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父母的。他通知家里,再也不要给他写信了,因为他行踪不定,且生死难卜。他希望家里能帮助他照顾妻子颜月娥的生活。如果颜月娥改嫁了,就帮助他把女儿抚养成人。另一封是给颜月娥的。他告诉颜月娥,为革命他走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为了不耽误颜月娥的青春,希望她改嫁。为此,罗荣桓宣布解除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罗荣桓考虑到颜月娥的处境,又补充了几句,她是否离开罗家,一切由她自己作主,既不强迫她留下,也不强迫她离开。

1949年罗荣桓的家乡衡山县宣告解放。如何处理好同亲属关系的问题,便摆到了罗荣桓的面前。当年,罗荣桓曾给家里写了两封信,当时家里的人害怕受迫害,看完信后立即烧掉了。第三封信是罗荣桓抗战初期写给二哥罗晏清的。罗荣桓在信中说:“现随军北上抗战,以后对家庭更无法顾及。非我无情,实处此国难当前,奈何!弟十年志之所在,想久已谅解,无详述之必要。玉英小孩(即女儿罗玉英)蒙兄等爱护,当表示感谢。还希继续维持,使她能够有所成就,不致陷于无知无识,弟虽战死沙场毫无顾虑。”

1956年与1957年之交,罗荣桓到湖南、广东、福建视察,顺便回到阔别30年的故乡衡山县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游览了慕名已久的南岳衡山。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因病与世长辞。

徐向前:打仗间隙,两次返乡

1926年,徐向前曾回过家乡一次。1937年,已担任八路军副师长的徐向前随周恩来来到太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都劝徐向前回家看一看。于是, 9月16日,徐向前坐车到了东冶镇。从这里到家乡永安村还有几里小路,不能行驶汽车,徐向前只好弃车步行,途中偶遇父亲才得知母亲已过世。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向正(定)太(原)路以南太行山区展开,发动群众。担任一二九师副师长的徐向前率七六九团一路南下,27日走到五台县永安村附近。大家都想到徐向前家看看,徐向前就把陈锡联、汪乃贵、范朝利、丁先国几个团干部请到家中进午餐。军情紧急,一行人吃过饭就上路了。徐向前的父亲把他们送到村头,徐向前说:“回去吧,有机会还会回来的。”

谁知,这竟是他们父子的最后分别。后来形势紧张时,乡亲们帮忙把他父亲转移到山上一个寺庙里,后来徐向前的父亲最终在寺庙里去世。

聂荣臻:未回家乡,心系故乡

聂荣臻眷恋家乡,多次提出想到哺育自己成长的四川省和江津老家看看。但医生总是劝阻,担心他长途颠簸,发生意外。于是,他就在北京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家乡来人,就请他们介绍情况,家乡建设的好坏,牵动着聂荣臻的心。出于这种感情,他对家乡要求的题词总是有求必应。他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原江津中学的大院内;游人到国家级旅游胜地江津四面山,首先看到的是他题写的“四面山风光”五个大字。

聂荣臻也眷恋革命老区,把河北老区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1987年,他在写给支前模范戎冠秀的信中说:“我常讲,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打就打了22年的革命仗,而其中11年都是在华北,主要是在河北度过的。所以,河北的一草一木,我都不会忘记。”进城以后,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到老区看看。文化大革命后,“几次想去,又因为身体不好,未能如愿。现在腿脚更不便了,真是遗憾,不过我对老区人民始终怀念着。”

1992年5月14日,是聂荣臻一生中的最后一天。这天,适逢江津来人,召集在京江津籍的同志开会。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出席了会议。中午回来,聂荣臻问她会议情况。听完情况后,他说:“就是要改革要开放,要不江津不能发展。”聂力说:“江津的同志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正在设法缩小。”聂荣臻说:“是嘛,我们江津有一种特产叫米花糖。糖是不错,可是我们的包装上不去,三四十年一贯制。日本人就比较注意包装。要打出去,就要有所改进。”谈话时,聂荣臻很高兴,再次表示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叶剑英:三回母校,趣忆童年

叶剑英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回故乡梅州,每次都要去看看母校。第一次回母校是在1953年春天,第二次是在1971年1月6日,当他走进当年读书时所住的房间时,曾很动情地说:“真想在母校住上一晚。”

1980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剑英第三次回到母校。在幼时度过五年、前身是三堡学堂的丙村中学里,叶剑英先听了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接着来到当年三堡学堂的办公室门口。他指着高高的木屏风门的右上角说,这里,自己曾给当时的校长贴过一张意见书。他兴奋地回忆道:“有一次,考试卷收去了两个多月,也没有发回来,我们就给校长公开提意见。意见书贴出来之后,校长把它撕下来贴在教室里,要全班学生每人抄一遍。我问校长:‘抄它干什么?’校长说,抄了对笔迹,对到了就处罚。”讲到这里,身旁的人问他:最后怎么样?叶剑英哈哈一笑,说:“后来是我们胜利了。”他一边讲一边笑,还一边比画着。在旁边的师生们听着,都笑了。

5月15日,叶剑英来东山中学视察。叶剑英到东山中学后,接见了有关教师,巡视了东山中学变化后的环境,观看了足球比赛。他对东山中学的工作表示满意,心情甚为舒畅。

在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涯中,叶剑英只回过三四次家乡。临别前,他曾一再说:“以后我还要回来的。”但他最终没有再回来。

(据 《 党史博览 》)

推荐访问:秘闻 故里 回归 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回归故里秘闻(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