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红歌与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比较

时间:2022-06-16 09:00:02  浏览次数:

摘 要:红歌与中国艺术歌曲犹如两朵绽放的奇葩,各自飘逸着迷人的芬芳。然而,模糊红歌与艺术歌曲的内涵特征,以艺术歌曲发展程式替代红歌艺术发展路径的做法,一直在一些学者的思想里存在。在此意义上,针对红歌与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既是一个明晰歌曲艺术分支与流派的理论界定,又是时代赋予的创新命题。

关键词:音乐艺术;红歌;中国艺术歌曲;文化内涵;史诗风格;歌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内涵的界围分析红歌与艺术歌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歌曲艺术分支,其产生的背景与内涵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分歧和特性。明晰两者内涵的界围是进行特征分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就红歌而言,近现代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颠覆性进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血雨腥风、翻身做主人的伟大转变之中,爱国、革命、奉献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也深深地影响着数代人的精神世界。围绕这些主题,人们开展了“文化自觉”式的爱国、革命、奉献的歌曲创作。他们通过借用、改编、模仿国内外经典歌曲及其旋律,紧密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老百姓苦难生活与情感变迁的实际,不断进行填词或使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和富有民族精神、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革命歌曲、爱国歌曲。长久以来,则逐渐积淀了狭义上的红歌——红色革命歌曲——的内涵。如代表作《十送红军》《过雪山草地》《游击队歌》《延安颂》《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我们的田野》等,这些歌曲歌词通俗易懂、短小精炼、容易传唱;内容多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等弘扬正能量为主,催人奋进、鼓舞人心;而音乐整体上饱含着对西方音乐的借鉴,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性。学界关于广义上的红歌界定,主要侧重于历史的追溯,主要是指在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历史中,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以古诗词为依托而创作出来的那些饱含儒家思想、鼓舞人心、给人积极影响的歌曲作品。如《秦王破阵乐》《凤求凰》等。可见,广义上的红歌内涵并不具有代表性,更无法替代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红歌的认识、理解及萌生的情感。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界定,在国内观点众多,但各有偏颇,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为学界所共识。相反,国外艺术歌曲研究起步早,理论相对成熟,有种观点倒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共鸣:美国纽约大学的音乐资深教授罗杰·卡曼指出:“在艺术歌曲中,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声乐声部与钢琴结合一体……是带钢琴伴奏的,以诗歌为歌词,以音乐表达诗歌的情绪与想象的独唱歌曲。”可以看出,此内涵既进行了体裁界定,又对音乐特征、风格、审美表现以及艺术追求进行了定位和价值判断,已经涉及歌词、音乐、作曲技法、伴奏,甚至情感等方方面面,细致全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两者的内涵界定可以发现,首先,它们并不诞生于同一时期,其时代背景也自然存在明显差异。红歌的时代背景特别鲜明,而且依赖性强;而艺术歌曲则相对模糊,没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它更偏重于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与把握。其次,创作者也截然不同,红歌的创作者大多来自于特定时期的老百姓和音乐爱好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也诞生了大量的红歌创作者,他们不是专业的学派创作者,因此在艺术造诣上需要模仿、借鉴、创新;而艺术歌曲的创作者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的命题和精神也截然不同,创作者大多关注于自身或他人精神世界的把握和对艺术本身的陶冶、追求。最后,红歌主要承载着革命、爱国思想的积极向上的、正面的主题追求,甚至用艺术的形态服务于红歌主题,主题大于艺术;而艺术歌曲的主题更为丰富,涉及情感、生活、精神世界、兴趣、观念等方方面面,侧重于对人性情的追求,对艺术本身的把握,主题与艺术同等重要,甚至偏重于艺术追求。

(二)史诗风格的趋同史诗本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最早的史诗与口头诗歌有很强的联系,文学家常借史诗的形式写下鸿篇巨制,荷马史诗最为典型。在艺术形式不断交融的影响下,史诗文学意蕴在歌曲艺术里得以积淀和彰显。红歌与艺术歌曲异曲同工地借鉴和传承了史诗精神内髓,并形成史诗风格。红歌作为革命、爱国歌曲的典型标识,天生承载着表达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沉重与辉煌使命,其中史诗风格的彰显与升华自然地成为红歌的重要的艺术形态。也正因为有了史诗性历史画卷的描述,红歌从始至终都凸显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为数代崇拜英雄的中华儿女歌颂传唱,经久不衰。同样,中国艺术歌曲虽然并没有向红歌一样拥有诞生的特殊背景和先天的史诗题材,但在艺术的贯通交融中,也受到了文学史诗风格的影响,进而逐渐形成其重要的特性之一,如《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祖国,永远祝福你》《凝聚》等。因此,在对史诗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上,红歌与艺术歌曲可谓殊途同归,把史诗风格作为共同的艺术形态加以表达。两者的史诗形态主要体现为:一是对重大的革命题材、英雄事迹进行关注与表达,描绘出或震撼的、或凄婉的、或气势恢宏的历史场景,歌颂中华民族和革命先烈本真的美德与精神,可谓是史诗性的赞歌。二是为突出历史画卷的壮美与恢弘,红歌与艺术歌曲通常要借用数百甚至数千人以舞蹈的形式,或勾勒出大型背景图画,或用雄壮厚重的音乐来凸显史诗意蕴,彰显史诗的壮丽。此外,通过对歌曲的有机编排,把一幅幅历史画卷串联起来,也是史诗的重要承载形式

当然,在史诗的大趋同下,红歌与艺术歌曲的微观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走向截然不同的情感视域里,表达着不同的史诗命题。综观两者宏观上的艺术流向可以发现,红歌不管是歌词、曲调,还是旋律、节奏,都充满着革命豪情的崇高之美与荡气回肠的优美元素,或抒发革命精神的气势磅礴,或歌颂爱国精神的气宇轩昂,或感叹祖国河山的衰亡破败;而艺术歌曲“不仅在歌词上,还是在旋律、节奏上,都少了气势的奔放,多流露出轻盈婉约的舒缓、悲壮及平静,更多地是通过艺术内在的音律、节奏去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1]而不是像红歌一样依托于外在的表达元素抒写史诗风范。

(三)歌剧特征的差异一般而言,学界多从音乐创作和歌唱技巧两个视域审视歌曲艺术的差异。具体来讲,音乐创作指涉音乐语言、节奏把握、曲式编排、和声运用、旋律追求、配乐选择等;而演唱技巧主要指涉音质、音色、行腔,以及共鸣、力度、语言、语法的应用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歌曲间在音乐意指、题材和体裁的选择,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表达、氛围的营造和渲染等方面的差异辨析也引起了重视。红歌并不是大的艺术门类,而是歌曲艺术的一个分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因此,红歌的诞生与发展是在对其它艺术的借鉴、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最终独树一帜的。在此过程中,歌剧对红歌艺术的影响不仅不可避免,相反,红歌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擅长人物个性塑造,注重叙事性情节,具备了中国式歌剧的特征。但歌剧始终视人文思想为灵魂,最终把关注的思想内核灌注在主题、题材、人物、歌词、音乐等个要素的追求上,从而实现歌剧彻头彻尾的创作上,对其它艺术形态的借鉴并没有红歌那么多。其次,歌剧虽然与红歌一样注重表现真情实感,塑造个性化的音乐形象,但更加偏重戏剧冲突的关注,从而编制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掀起波澜壮阔的艺术高潮。再者,红歌只是特定时代诞生的歌曲分支。而歌剧至始至终都是涵盖文学、音乐、艺术表演、美学、舞蹈、建筑等学科综合运用的艺术门类;在创作上犹如电影创作一样复杂,涉及歌唱家、作曲家、演员、诗人、指挥、乐队、舞台美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等,庞大而丰富,属于群体性的创作与表演活动。歌剧与艺术歌曲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演员的扮演与表达上。歌剧中的演员各有定位,每个人只扮演一个角色,表达一个戏剧人物,并随着剧情和矛盾冲突的需要而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审美追求。艺术歌曲则完全不同,需要承担这个作品的主要角色,甚至几乎所有角色,要靠演唱者根据歌曲情感、意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声色、情绪、情感、表情、动作的变化。音乐不论是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亦或强弱起伏跌宕,都要求演唱者通过恰当拿捏语气、胸腔、喉结,准确细腻地去表达。也就是说,演唱者并不只过于关注歌词情节,更多的是在演唱过程中靠演唱功力、形体语言、情感表情来抒发与现场情境相一致的意境之美。另外,演唱艺术歌曲常常只需要一个表演者和一个小乐队就可以完成,并没有像歌剧那样要求严格和复杂;在演唱者深情表演中,演唱者带给观众更多的是细腻的主观情感世界的变化,旨在有限的视听空间里达到视听审美的更高境界,从而呈现出艺术歌曲细腻、柔美、高贵、精致的特性。歌剧中的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变化起伏的节奏、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以及声、行、情不断交错的情感表达,着重展现的是综合的、叙事性的长篇画卷或诗篇;而艺术歌曲更为简短精炼,在相对单简单的元素表达中,主要运用歌声与配乐来直接性抒发情感,呈现画卷局部的色彩斑斓和惊叹。

(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牛月莹.新时期中国原创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3.

推荐访问:中国艺术 特征 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