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15 18:21:02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自愿者50例纳入此次研究工作,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膀胱颈移动度(25.00±11.20mm)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3.6717,P值=0.0005;研究组的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120.00±13.50°)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5.0167,P值=0.0000;研究组的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15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4.0752,P值=0.0001;研究组的尿道旋转角(74.50±6.50°)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25.6787,P值=0.0000。结论: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应用盆底超声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有效率。

【关键词】盆底超声;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为临床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类型之一,属于泌尿系统疾病。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当腹部压力增加而不自主“溢尿”[1]。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疾病诱发因素较多,如年龄增长、肥胖、盆腔脏器脱落等,且多见于产后女性。相关临床调查数据表明,若女性生产次数越多,则发生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若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病情严重,则对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选择何种检查诊断方法,可以早期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有着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自愿者50例纳入此次研究工作,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性别:女性;年龄:年龄最大37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28.85±0.85)岁;产次:产次最多4次,产次最小1次,平均产次为(2.75±0.55)次;身高:升高最高169cm,身高最低158cm,平均身高为(165.00±1.35)cm;体质量:体质量最高66kg,体质量最低51kg,平均体质量为(58.85±0.80)kg。对照组:性别:女性;年龄:年龄最大36岁,年龄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28.70±0.90)岁;产次:产次最多4次,产次最小1次,平均产次为(2.60±0.70)次;身高:升高最高168cm,身高最低157cm,平均身高为(164.88±1.40)cm;体质量:体质量最高66kg,体质量最低51kg,平均体质量为(58.65±0.95)kg。

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产次、身高、体质量等)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

1.1.1 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工作中,纳入50例研究组患者均具有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症状表现;纳入所有患者均为20岁以上、40岁以下;纳入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工作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成研究工作;本次研究工作均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同意。

1.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工作中,均已排除盆底超声不耐受患者,均已排除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均已排除他严重泌尿系统病变患者,均已排除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1)仪器选择:型号为GEVolusonE8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调整腔内探头频率至6MHz~12MHz,调整探头扫查角度至180°;检查前,操作者嘱咐受检者需排净大便,并且膀胱需适度充盈(以50ml尿液为佳),嘱咐患者调整体位为截石位,髋部屈曲,并且轻度外展;操作者将避孕套套于探头,并放置于患者会阴处,选取正中矢状切面进行仔细探查,以清晰显示患者恥骨联合情况、耻骨后下缘情况,并且选取耻骨联合中轴线与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呈45°;参考线选择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并嘱咐患者配合进行多次Valsalva动作,并选取Valsalva最大动作;操作者仔细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检查结束后,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分析判断超声图像。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记录两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旋转角的相关指标,并作比较分析。其中,Valsalva动作有效判断标准为:患者盆腔脏器移至仪器背尾侧,且移动时间>5min,并且存有显著肛提肌孔扩张情况,即可判断为Valsalva动作有效。膀胱颈移动度判断标准为:患者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与Valsalva腹压最大时膀胱颈位置的具体差值。膀胱后角判断标准为:患者近段尿道与其膀胱三角区后壁之间夹角。膀胱颈旋转角判断标准为:患者最大腹压状态尿道倾斜度与其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度的具体差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分析所得数据资料,经()代表数据之间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若数据存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即使用P<0.05表示;若数据存无差异,无临床统计学意义,即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旋转角均明显更高(膀胱颈移动度t值=3.6717,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t值=5.0167,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t值=4.0752,尿道旋转角t值=25.6787,P<0.05)。见表1数据。

3 讨论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临床常见产后并发症类型之一,为压力性尿失禁疾病范畴。国际尿控协会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疾病定义为“因患者腹部压力突然升高而導致的尿液不自主外流症状,与患者膀胱壁收缩压、逼尿肌收缩压的尿道压力相关”[3]。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资料显示,在女性人群中,约有50%存在压力性尿失禁,且该疾病发生率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而明显升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明显影响。因此,临床需尽早诊断,以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4]。

以往临床给予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以选择X线造影检查方法、磁共振检查方法、盆底肌力测试方法为主,但其检查结果不理想。X线造影检查方法未能有效检测软组织信息图像,且存有一定辐射损伤,导致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5]。磁共振检查方法的检查费用较昂贵,且禁忌症较多,检查结果不佳,故此未能适应广泛应用[6]。盆底肌力测试方法尽可作为患者肌力情况的反映,而对于脏器位置的判定及功能方面则无显著应用价值[7]。盆底超声检查方法结合超声检查途径,以有效避免机体肠道损伤、腹腔损伤等相关脏器损伤,更有助于操作者清晰观察了解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膀胱形态与其结构功能变化、尿道形态与其结构功能变化等,从而明显提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检查诊断价值[8][9]。

本次研究工作中,给予5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50名自愿者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方法,从此次研究结果可知,与常规体检自愿者(对照组)的盆底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研究组)的膀胱颈移动度更高,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更高,Valsalva动作膀胱尿道后角更高,尿道旋转角更高,P<0.05。提示,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超声检查有着重要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疾病特点、身体状况,运用盆底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正常健康女性,以给予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与依据。

参考文献

黄淑卿,张新玲,郑志娟等.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5):433-435.

袁文琳,李盈,黎月薇等.盆底超声综合测量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10):1601-1603.

张美琴,杨帆,宋清芸等.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三维盆底超声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12):929-932.

张桂萍,李玲玲,高晓丽等.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74-76.

陈荣,邓立.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1):21-22.

宋丹琳,郑静,徐繁华等.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85-2486.

周文娟,陈超,王伟伟等.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与可行性[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19-121.

杨焰,钟华,严冬梅等.盆底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前腔室结构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262-1265,1401.

张桂萍,高晓丽,李玲玲等.经会阴盆底动态超声对产后早期前腔室结构功能的观察[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478-1480,1485.

推荐访问:超声 产后 尿失禁 压力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