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音乐历史分期问题笔谈

时间:2022-06-10 17:42:01  浏览次数:

编者按:自20世纪20年代初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上册)出版以来,中国音乐通史的撰写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经过80年代史著出版的短暂繁荣后,90年代至今学界开始了二十年的“蓄势”阶段。今年的5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史学会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研讨会打破了这份平静。是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是音乐史学界首次将中国音乐通史治史中遇到的分期问题作为会议专题供专家们研讨。我刊编辑部特别邀请在本次研讨会上做了系统性发言的部分专家学者,请他们将会议发言或主旨思想整理成文,以期为相对平静的音乐史学界激起些须思想的涟漪。

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问题讨论缘起

赵宋光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杨荫浏、黄翔鹏等前辈以及许多后继者都曾涉及,有各自的见解。虽然“五大时期”(经与作者电话沟通,此处详细表述为:第一时期指商代及商之前,以祭祀乐舞为核心;第二时期指周代,包括春秋战国,以礼乐为核心;第三时期指汉魏晋,以相和歌、百戏为核心;第四时期指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以歌舞大曲为核心;第五时期指南宋及元明清,以戏曲为核心。编者按)的框架,众家大体认同,但是分界线的划定及其表述方式却颇多分歧。

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分期划界,以往常沿用史学界的习惯,以朝代更迭的事件及其年代为界。但是事实上,“文化滞后”是常见的现象。例如,商周两朝的更迭,以“武王伐纣”这事件发生的年代为界,这事件是在政治军事领域内发生的。可是,就音乐文化领域来观察,重要的事件却是周公“制礼作乐”,这事件才是此处分界的界标。鉴于“文化滞后”现象有规律性,我们是否要树立这样一个方法论观念:在每一处分期划界时,要尽可能找到某一特定的文化事件或事象,把它认定为分期界标。

对于每一个时期(大阶段)特征的描述,以往通常以某些独特的乐种体裁为标志来概括。例如,对于南北朝、隋唐这一时期,通常抓住歌舞大曲(燕乐)为标志来概括。这一视角固然并非谬误,但历史研究还要求我们追问:这乐种体裁何以会成为突出的标志?其社会音乐文化的根由是什么?要求我们从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面貌来给它定位。如果确立这样的方法论观念,我们是否应当更侧重每个时期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询问哪些文化事象对于这总体面貌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呢?

第四、第五两时期的分界线划在哪一年代,是以往颇有争议的。第四时期以隋唐歌舞大曲为标志,第五时期以元明戏曲兴起为标志,其间的分界线宜划在哪个年代?是在唐末五代?还是在北宋?还是在“靖康之变”?还是在南宋?究竟应该抓住哪些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事件或事象,可以把它们认定为此处的分期界标呢?

倘若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下限已经划定,倘若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五大时期”框架已无争议,那么,可不可以进一步细化,斟酌其间四条分界线的历史年代与相伴的社会音乐文化事象,并从社会音乐生活总体面貌的视角来描述每一时期的特征?

编者附言:本文是作者为“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研讨会提供的书面发言。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在“文化视野中的音乐历史分期”研讨会上的发言

冯文慈

我所谈的内容不涉及正式的分期,只是有些考虑,提供给大家参考。很愿意在这儿跟新老朋友、同行见见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对研究中心和史学会尽点儿力。

关于分期问题,我觉得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很复杂的。要搞好分期,得先对各个乐种、社会生活的演变等等有一个总的把握,然后才能够说在哪儿分期。另外,视角不一样,分期的方法也可能不一样。好在咱们这个研讨会已经定了一个视角,就是文化视角。可是具体到文化视角怎么样看呢?可能还会有不同的理解。

现在先将我考虑的时期划分列出,然后略加说明。

一、史前时期:距今约9000年前——公元前2071年。

二、奠基时期:夏、商。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为期1024年。

三、初现繁荣期:西周、春秋。公元前1046年——前476年,为期570年。

四、茁壮成长期:战国、秦至西汉、东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为期695年。

五、拓展基础并再现繁荣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公元220

960年,为期740年。

六、全面发展繁荣期: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公元960年——1911年,为期951年。

我的考虑,主要是古代音乐文化史应该从什么时候算正式开始;它的基础,什么时期经过了繁荣,经过了发展,以及我过去的印象,有些什么主要的分歧等等。

先说第一个时期。我的想法是:夏代以前叫史前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关于人类社会,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时候算脱离野蛮时期,进入有文化、有文明的阶段?据我知道,分歧很多,看法很多。其中我记得的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要有城邦正式出现,这才算进入信史;再就是有文字出现,才算进入信史。从我们国家来说,一般认为,文字是殷商甲骨文最古老了。但是甲骨文以前可能还有,有人认为黑陶文化时期已有符号似文字,但这还没有定论。从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王朝、正式的城邦,这是肯定的。前些年,我们国家有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商有多少个王、年代,夏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得比过去清楚了。我觉得应该尊重这一学术成果。所以我理解,中华音乐文化信史是从夏代正式开始的。夏代以前,不是没有重要的史料,比如说大家熟知的“舞阳骨笛”,半坡、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但是那个时候,毕竟是新石器时期,没有正式的城邦形态的文化遗址出现。史前时期,我没有用“远古”,因为远古后面是不是还有中古、近古这些问题?

再说第二个时期。夏代有正式城邦遗址出现,年代也考证出来了,夏代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比过去具体了。对这一时期,图像学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夏代的乐器,磬、陶制乐器等,有不少新出土的,比过去了解得更多了。所以我认为,奠基时期应该是在夏、商时期。

在谈论第三个时期前,先说说什么时间出现了繁荣。我们怎么理解不同时期的繁荣?基础有没有扩展,什么时候又有了重要的发展?我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繁荣时期,我的理解有三次,程度和性质不同:西周到春秋是第一次,从三国一直到隋唐五代是第二次,自宋代以后是第三次。过去对繁荣的理解,着眼点不一样。例如说,我们在古代很多文献的记述上,时常看到西周那个时候如何如何了不起,礼乐制度已经很完备了,是非常值得怀念的重要的繁荣时期。唐代有歌舞大曲,宫廷里面九部乐、十部乐还有其他,如何如何繁荣。有的学者还把汉、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很繁荣的时段的概念提出来。那么跟前一个繁荣相比,又到了一个繁

推荐访问:笔谈 历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