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任“80后”,,悦纳“90后”

时间:2022-06-10 08:00:03  浏览次数:

今天,“80后”、“90后”已成为指代改革开放以后至世纪之交出生的青少年的标签,但这种“标签”并不是单纯以时间为划分依据的,更多的是以媒体和网络所掌握的这些群体内部成员的群体同质化特征为依据的。“80后”、“90后”既是媒体与网络的获益者,同时也是其受害者。因为这一个代群通过另类的言行在媒体和网络中凸显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在媒体中已逐渐失去话语权——正在被公众视为异类而遭到围观。众所周知,追求报道内容的新奇性一直是媒体吸引公众眼球的杀手锏。正因如此,一些反常规、离奇的事件就成为了媒体捕捉的对象。正是由于媒体和网络的渲染,各种针对“80后”、“90后”的刻板印象逐渐形成:“80后”是浮躁功利、无责任感、过于自我、垮掉的一代;“90后”是非主流、张扬、拜金、颓废、早熟、脑残的一代。这些标签其实是大众在媒体和网络的牵引下贴给“80后”和“90后”的。媒体对所报道信息的筛选和渲染往往会左右大众的判断,导致人们对事物认识产生失真效果。这些标签能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80后”、“90后”的特征呢?

庆幸的是,随着汶川地震、08北京奥运会中“80后”和“90后”的出色表现,人们才慢慢开始重新审视被标签的“80后”和“90后”,并首次亲切地称他们为“鸟巢一代”。媒体称这一代人为“中国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是“创造未来中国,前程远大的新一代”。报道普遍认为,“鸟巢一代”爱国心强,责任感重,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举止优雅,通晓外语,擅长交流,能言善辩;心态开放,懂得尊重和宽容,怀抱自信和大国的企图心[1]。这是社会对这一代人的正面评价和殷切期望。的确,我们应该撇开对“80后”、“90后”的刻板印象,怀着欣赏的态度,重新来认识、了解他们。除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青年的基础性、未来性社会本质的把握之外,这一代人确实有着与以往历代青年的不同之处。“80 后”、“90 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成就巨大、社会结构转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思想观念解放、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认真分析“80 后”、“90 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了解和客观评价“80 后”、“90 后”的基本前提[2]。

第一,改革开放的出生成長大背景造就了“80后”、“90后”富含个性、开放、务实、享乐元素的观念和意识。他们在思想空前解放的宽松空气中呼吸,更加重视自我的发展,追求着父辈想也不敢想的自由和放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在向梦想靠近;他们经受着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的冲击,所以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蔑视权威、崇尚创新;他们面临着过去父兄从未遇到过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扭曲、生活方式的选择困惑,时代造就了他们关心现实生活的务实态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最活跃、思想观念最解放的时代中出生长大的一代,他们在享受了中国人从未经历过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同父辈完全不一样的物质态度,追求快乐。在游走于信息社会的“鸟巢一代”眼里,考虑的已不是如何适应社会,而是怎样影响社会、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身上所所凸显的主体性、创造性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第二,在这一代人的价值体系中,国家观念和意识仍然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核。毋庸置疑,近30多年来,西方思想对在我国青少年影响是巨大的,非正统、疯狂、张扬、叛逆等文化表现纷纷登堂入室,个性、多元等颇具西方文化色彩的内在价值日渐凸显,直接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空间。但是,汶川地震中成千上万的青年志愿者、海外“80后”留学生自发维护传递火炬、北京奥运志愿者的整齐亮相……这些事实都很好地诠释了“鸟巢一代”的风采。他们是吸纳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代,也是立足当代社会、放眼世界的一代;是改革开放30年的产物,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普及和实施的产物;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思想价值博弈、升华的一种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观念意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在青少年群体的价值体系中依旧牢固。尽管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空前活跃,但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仍在青少年中占有主体的位置。

第三,改革春风吹拂下的“鸟巢一代”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社会参与的方式,与过去严格社会控制和意识形态一元化社会状态下,人们政治参与的团体性、有组织化、一致性等特征相比,当代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带有强烈的社会化、个体性特征。这种个体性、社会化参与凸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在群体的参与、表达上较少外在的一致化和强制性,其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更真实,也更有力,符合民主法制社会的先进性方向。在当代,公民民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已经成为衡量民主是否进步和真实的重要依据。值得惊喜的不是新一代自觉参与社会事务,乃至国际政治事端,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行为,而是在这些行为后面所展现出来的,蕴藏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意识、权利、自由、参与等现代元素,是体现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作为国家政治活动主体力量的勃勃生机[3]。显然,汇集主体性、创新性于一体的“鸟巢一代”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当然,“鸟巢一代”的出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因为“80后”、“90后”是主流的,但又是非主流的;是社会的积极力量,但也充满了不安定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这一代青少年的表现一方面令人欣慰,令人深思;但另一方面,新的社会发展特征也给青少年自身发展、社会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一,社会参与的个体性、社会性特征给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选择带来了挑战,青少年的成长也必将愈加艰难。社会的发展变迁对青少年发展形成诸多尖锐挑战。一是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期存在,给青少年社会道德价值选择带来挑战;二是物质利益至上的市场价值导向必然会削弱社会道德价值对青少年的约束力量,给青少年精神家园的构建带来挑战;三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我说你听”的单向性传播方式已被去中心化的非强控教育所取代,这就在无形中给青少年道德自律带来挑战;四是随着社会变迁,原有正式组织影响力日趋下降,非正式组织的社会组织,特别是青少年的自组织日益活跃,对青少年的社会价值、思维行为模式都发生着重大的影响,青少年健康社会化面临新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相对于过去集体的、同质的社会参与,资讯的迅猛和多元会带来误导,文化的群体性和符号性也会冲击和左右人们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社会参与的自主性、个体化必将面临着更为艰难的选择,这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教育都提出了新的问题。

第二,传统的人们统一性的政治表达形式下惯用的社会控制思路、方针和具体方法都很难应对今天个体的、分散的、非正式组织控制下的社会政治参与。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外在的管束、制约、限制日渐降低,而开放、自由、主动和多元日显突出,其社会化、个体性、自觉性等强烈的时代特征,不仅反映了青少年与社会变革之间激烈的互动关系,而且更突出了今天公民社会参与的自觉主动性。这是进步,也是挑战。青少年文化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往往先进与激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和破坏力共存。青少年的现代社会参与,往往也就带有了过去时代所没有的新的特征。自由化、随意性,甚至会经常以街头政治的形式出现,其给社会控制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具体组织者、没有信息源头、没有传递线路,或者是有消息无情报,对某一行为无法迅速判断真伪对错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对事态的控制,原有的卓有成效的干预、介入的方式也往往无法奏效。这不仅对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挑战,也必然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和青少年社会事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不难看出,我们原有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体系、方法、机制在 “鸟巢一代”面前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改革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唯一选择[4]。

首先,改革传统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关注青少年发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特征,重视青少年发展的独特性。从关注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入手,首先能够在言行上融入青少年群体,然后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全体青少年,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些转变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作为工作对象的“80后”、“90后”时代变迁的客观要求。

第二,改革青少年教育的方法。一是要从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生活化、具体化等形式,把日常的道德教育与经常性的心理辅导结合起来,重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把“80后”、“90后”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三方面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其健康成长。

第三是在方法上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社会实践。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变迁,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基础教育开始,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就严重不足,学生参与简单劳动、社会活动的机会日趋减少,青少年成长元素的缺失对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需要强化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青少年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现代科学技术,造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合格人才。

在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青少年始终代表着未来和希望,“鸟巢一代”也不例外。“80后”已逐渐以主角的身份登上社会的舞台,“90后”也正在跃跃欲试。當回顾改革开放30年岁月的时候,我们充满了自豪和愉悦。这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最发达、物质生产最丰富、科技最发展、思想最解放、社会最民主、国际地位最高的时代;也是中国人人性最解放、精神最自由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理应产生出最优秀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80后”、“90后”的“优秀”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主体性、创造性特征鲜明的“鸟巢一代”,而他们必将以其特质来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时代。我们不应该苛求他们完全符合父辈们的标准,而应该用赞赏的眼光来鼓励“鸟巢一代”。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时向全国的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有志向、有本领、身心健康,这也是党和国家对“80后”、“90后”的殷切期望。总书记还特别提出了创新、实践和个性发展的要求。这恰恰是充满时代特色的“80后”、“90后”社会性发展的要点和特别之处,反映了党中央对于这一代人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细心的指导。

信任80后,悦纳90后,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80后”、“90后”,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其实中国的希望就在转角处。

参考文献

[1]马洁明.《关于“鸟巢一代”》[J]2008“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发展”研讨会.

[2]路鹏.《“80 后”与“90 后”青年特征比较分析》[J]《北京教育》,2010年第1期。

[3]陆士桢.《“鸟巢一代”政治参与凸现现代元素》[J]《人民论坛》,2008年第17期.

[4]陆士桢.《关于“80至90后”及其教育引导——青年工作与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考》[J]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永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齐欣

推荐访问:信任 悦纳


[信任“80后”,,悦纳“90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