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聊斋俚曲》看三国故事的变体

时间:2022-06-09 10:56:01  浏览次数:

摘要:三国故事随三国史事的产生而产生并在民间流传下来,其中不乏文体和事体的演变。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中国广袤的地域上,这种演变的大致面貌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从跨时代的几部作品,宋元时期《三国志平话》、元明时期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的《聊斋俚曲》中的《快曲》,我们可以通过历时比较,察观其中的部分规律。

关键词:情节;人物形象;结构;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I207.37文献标识码:A

引论

从目前现存的史料来看,三国故事很早就受公众关注并被改编。杜宝《大业拾遗录》载:“炀帝……以三月上巳日会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曹瞒浴谯水击水蛟,刘备乘马渡檀溪……”这是说隋代的水上杂戏就有曹操浴谯水击水蛟、刘备乘马渡檀溪的节目。唐李商隐《骄儿诗》也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句。在宋代,随着市民经济和各种演唱艺术的发展,三国故事的流传更为广泛。《东京梦华录·卷五》有:“霍四究,说三分……”之说;高承《事物纪原》载:“仁宗时,市人有能读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张耒《明道杂志》记:“京师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这说明宋时已经有三国故事以皮影戏的形式在民间演出。苏轼《志林》有:“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从宋文人记述看,三国故事在宋代民间已经相当普及,演出对象主要是市民阶层,尊刘贬曹的情绪较为浓厚。元代是戏曲繁盛时代,许多三国故事被改编后搬上舞台演出或演唱。目前可见的话本有元至治年间福建建安虞氏主持刊刻的《三国志平话》和建安书堂刊刻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现代可考的元代杂剧三国故事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诸葛亮博望烧屯》、《曹操夜走陈仓路》、《虎牢关三战吕布》等二十余种;曲四种:《诸葛亮军屯五丈原》、《相府院曹公勘吉平》、《周瑜谒鲁肃》、《虎牢关三战吕布》。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广为传播,引起明代三国戏曲的繁荣,杂剧中三国戏有《诸葛亮赤壁鏖兵》、《诸葛亮火烧战肛》、《董卓戏貂蝉》、《诸葛平蜀》等二十六种;传奇有《连环记》、《陈情记》、《借东风》等二十九种。明清三国故事开始由城市走向乡村一般百姓。清初蒲松龄的《聊斋俚曲》中有用当地淄川方言写的一种曲——《快曲》(又名《千古快》),记述了蜀汉方面在赤壁战中斩杀曹操的故事。赤壁之战是三国局面形成的最重大的战争,战争中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这个故事的历时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主观愿望和审美情趣不同。下面我们联系宋元时期的《三国志平话》及当时的戏曲和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及明代三国戏、传奇中关于赤壁战争的有关叙述,比较来看三国故事鱼水情节和人物在流传中的演变情况。

情节简论

《三国志平话》受《三国志》的影响,在《赤壁鏖兵》中记叙赤壁之战,只几百字,情节简单,用语简约。如描述曹操连闯两关,只用了不到一百字:“……曹相望西北而走。无五里,江岸有五千军,认得是常山赵云,拦住众官,一齐攻击,曹相撞阵过去。又打十里,又有二千军,当头者张飞拦住。却说众拼死夺路得脱。杀得曹操盔斜发乱,发甲捶胸,偃鞍吐血……”元代三国戏《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和《乌林皓月》以平话为基础,在故事情节上基本同平话保持一致,但是增添了丰富的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平话与元杂剧为底本进一步创作,吸收文人作品、前人观点和评价、民间传说,为适合中心思想的需要对其中的情节进行了改编,大大丰富完善了故事情节。对赤壁鏖兵进行了大手笔的铺排和描写,对战争的原因、经过、结局都描写得比较细致。如在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用了三千多字的篇幅记叙诸葛亮设计截杀曹军。明代三国戏与传奇都以此为基础,在故事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没有脱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套子。《聊斋俚曲·快曲》没有战争前奏的交代,在对火烧连舰的描述也只用了寥寥几笔,却用一万多字的篇幅详细记叙了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杀了曹操。这一方面是由于文体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突出中心思想不同的需要。

从故事情节来看:《三国志平话》情节最为简单,战前没有详细的预谋和细致的安排,战斗的过程也没有细致描写,只写曹操连闯赵云、张飞两阵,再利用关公说话间隙闯第三阵。曹操闯阵之后,诸葛亮亲自带兵追击。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取材于史书《三国志》的原因,情节简约,叙事粗糙,缺乏细节描写。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情节则丰富了许多,在第四十九回中诸葛亮进行周密的军事部署,五十回中故事完全按诸葛亮预先设想的进行,先是赵云堵截斩杀曹军,然后张飞,最后是关羽,有了诸多细节描写。例如,诸葛亮故意激关羽自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同时在下文还交代,是因为诸葛亮看天文知曹操命不该绝,故意把人情卖于关羽,当然诸葛亮亲自带兵追击的情节也被删除,为凸现诸葛亮的知事知人、知己知彼、惟才是用的智慧埋下伏笔。又如描写曹操三次大笑引来三场伏击,来体现曹操的无知与轻狂,从而映衬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才能。《聊斋俚曲·快曲》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础上,情节更为丰富。它在总情节上也是按《三国演义》的模式:预先进行周密的战前部署,然后完全按事前想象的进行战斗,最后取得胜利。在部署战斗中增加了糜竺、糜芳一场战斗和张飞斩杀曹操的一场战斗;在胜利后又增加了众将射曹操头颅泄愤以及小人物历数曹操罪行描述激烈的战斗场面一联。虽然情节繁简不尽相同,结局也相差很大,但事实上它们都有一脉相承的前后关系,《三国志平话》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有了简单的连闯三关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刻画。《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是又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虚构和创造,通过情节的完善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使小说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更加明显,但是它并没有突破三关截杀的窠臼。《聊斋俚曲·快曲》则是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础上,为迎合乡间百姓期望曹操死的快意心理,进行的大胆的改编。尽管它改变了故事的结局,增加了更多的情节,但是它也没有突破《三国志平话》三关截杀的总体构思,也囿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总体故事情节当中。所以通过三者情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三国故事跨跃了六七百年的历史,又从城市转到乡间有了跨地域的变化,但是基本的线索没有断,继承关系非常明显。其发展的部分也是为了迎合一定的读者(听者)而做的临时个性变体。

人物形象简论

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三国志平话》中,赤壁之战中蜀汉截杀曹军一节,人物较少,只出现张、关、赵与曹操。塑造人物形象手法也比较单薄,缺少典型人物塑造。只用反面描写来映衬张飞之勇、关羽之义,通过语言、心理活动与肖像,正面描写曹操之狡诈狼狈。《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有较多的人物出场,除张、关、赵与曹操外,双方重要人物,如蜀刘方面的刘备、诸葛亮,曹魏方面的李典、张辽、徐晃、许褚等粉墨登场,可谓人物众多。主要人物形象也较前者丰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多样化,既有正面的描写也有反面的描写。对诸葛亮的塑造在于其料敌先知、知己知彼,故事的一切都按他的设想进行,他不但预先推知曹操走那条路,而且利用有限的兵将做了合理的安排;对关羽的使用更显出他的上知天文、下知人事,把诸葛亮描写得神乎其神,走向一个极端。诚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对曹操的塑造也极为细致,用三次仰天大笑表现出他的自大轻狂;在对选择道路的解释上表现出他的狡诈无知;在驱杀士卒方面表现出他的凶暴残忍;在向关羽求情上又表现出他的奸滑机敏,所有的一切都表现出曹操藐视天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乱世奸雄形象。《聊斋俚曲·快曲》人物更是丰富,出场人物蜀刘方面多了糜竺、糜芳及几个军士,曹魏方面多了张郃。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多了糜竺、糜芳,更为传神的刻画了张飞的勇猛无敌、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以及曹操的狼狈穷困。《聊斋俚曲·快曲》中,已经看不出曹操在《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一世奸雄的身影。曹操时而战战,时而魂不附体,受打击惊吓竟然问众将“你们都看看,我有头咓没有?”遇到困难只是喊“天那!天那!”、“好恨人也!”、“恼死我也!”、“死了,死了!”、“可死了,可死了!”完全一副乡村无赖老儿的形象。张飞是只顾猛打猛冲的屠夫形象。诸葛亮虽然仍是神机妙算,但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相比,已经有失一位军师风范。对关羽失意归来,不言不语时的问话是“哦!是了。想是你放他了?这可说不的,有军令状,你可记的么?”当关羽回答“记的”时,又问“可该怎么样呢?”简直就是一副教书先生的口吻。

整个元杂剧、明清戏剧,最为突出的人物形象是关羽、诸葛亮、曹操,这三个人被毛宗岗称为“三绝”,这表现出文人感慨三国人物的共识。《三国志平话》与杂剧中,诸葛亮只是一位待价而沽的村鄙小人,既有计谋,又有着浓厚的市民庸俗观念意识,心胸狭窄、挟私报复。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则有神仙之术,他能呼风唤雨、布八卦阵、制木牛流马,又能未卜先知、知人善用。就是他死后蜀汉渡过的难关,也在于他生前预先安排的结果。《三国志平话》及受其影响的元杂剧,在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上出现了复杂化。平话叙述在不同情节段落表现出不同的评价态度。不同的杂剧也表现出曹操不同的性格特征。《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刻画也是有一定复杂性的,总体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基本上是向奸雄的方向发展的。《聊斋俚曲·快曲》中曹操性格具有单一性,代表着反动势力,最后走向灭亡的道路。结合总体人物形象分析,勿庸置疑,三国故事人物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发展。基本的继承方向是曹操奸诈狂妄、诸葛亮忠诚多智、刘备忠厚无用、张飞勇猛可爱、关羽忠义平淡。总体比较三者可见,人物形象的塑造由通过大事件向更多的依赖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其基本方向是由多样化、复杂化向单一化、尖型化发展。顺便一提的是,在《聊斋俚曲·快曲》这样的地方戏曲中,人物形象已经有了明显的乡间变体,上面有作者自身的烙印,也具有文章阅读对象特定阶层的潜在的形象外化。

余论

一、即使是史实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也要反映人民意愿,并接受民众意愿的改编。民众意愿对史实故事的改编其基本线索是清晰的,人物形象的改变是通过细节的增减来实现的。民间的话本《三国志平话》是在《三国志》基础上,吸收民间故事而成书,史实故事已经有了民间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又是文人作家在《三国志平话》的框架下,向民间学习、不断丰富细节的结果。《聊斋俚曲·快曲》更是屈从民意,通过生动的人物语言和行动,使人物形象尖型化,英雄神圣化、奸雄低俗化,这种演化是由不同层次、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所决定的。

二、史实故事的民意改编,无论是采用那一种文体形式,都必须立足现实,尊重史实。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冲突的两端,史实故事首选现实主义,如果浪漫主义占据上风,史实故事的生命力就会减弱。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故事就会失去它作为“故事”的意义,但是“虚构加工”一旦超越现实主义原则,走向浪漫主义的极端,史实故事也就失去了历史流传的依据。从三国故事的历史沉淀来看,无可否认,无论哪个故事变体都不能同《三国演义》相媲美。从宋元话本各种曲目到明清三国故事的各种变体,由俗到雅、雅俗共赏、由雅到俗等多种过程的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变化,都以史实为基,否则就缺乏生命根基。

三、史实故事的民意改编,在不同的时代,无论怎样变体,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三国故事的民间流传几经改变,故事面貌有时发生很大的改变,但贯穿史实故事的历史原则、报应原则、道德原则、英雄主义原则并没有改变。这一点,现存的所有的三国故事可以证实。

参考书目:

1、《三国志平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4月出版。

2、罗贯中著《三国志通俗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年11月出版。

3、赵景深著《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上海古典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4、涂秀虹著《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1月出版。

5、《中国古典小说戏剧欣赏》,岳麓书社1984年出版。

6、路大荒整理《聊斋俚曲集》(《蒲松龄集》第三、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新一版。

7、关德栋编《聊斋俚曲选》,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

8、盛伟编《蒲松龄全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

9、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

(责任编辑 魏 静)

推荐访问:俚曲 聊斋 国故 变体


[从《聊斋俚曲》看三国故事的变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