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原始生命力的召唤

时间:2022-06-08 10:56:01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的详细分析,论述了在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原始生命力,以及在这种神秘力量的感召下他作为画家的悲剧性的一生。

关键词:原始生命力;绘画;艺术生命;殉道者

英国小说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以著名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活经历为题材,讲述了其悲剧性的一生。小说中,毛姆以斯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演绎了高更的艺术生命历程,而在他的生命中,表现的的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生命力的召唤。这种力量非常强大,压倒一切,仿佛违拗着他自己的意志,并把他紧紧抓在手中,他渴望得到解脱,于是他选择了画画来作为解脱的方式,在他把这种原始生命力抒发的淋漓尽致的时候,也成就了他艺术的伟大。

斯特里克兰德并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更多的是这种原始生命力的一个载体,他的存在被表现成了这种生命力的一个殉道者,无论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历程,还是他的艺术,都是这种神秘力量彰显自己威力和魔力的绝好境地。

首先,这种原始生命力的痕迹表现在斯特里克兰德的外貌上

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伦敦的证券经纪人,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一位美丽的妻子和一双漂亮的儿女,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的人,出场却被描写成这样一副摸样:“生得魁梧壮实,大手大脚,晚礼服穿在身上有些笨拙……年纪约四十岁,相貌谈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因为他的五官都很端正,只不过都比一般人大了一号,所以显得有些粗笨”[1],让人感觉很不协调,似乎他并不属于那个世界。所谓的现代文明与他身上的那股原始生命力之间有着潜在的激烈冲突,在他将近四十年的生命里,那股力量一直被社会环境所压抑着,但在这种压抑中也不断的壮大着自己,直到有一天,这股力量完全掌控了他,文明就好像他身上的那件晚礼服再也束缚不住他那强健的身躯,于是便会将它弃之如敝屐,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事业和家庭,踏上了对艺术的追求之路,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次灵魂的解放。而事实上,“高更的一生都是在逃避现代文明的窒息与追求生命本源中度过”[2]的。“他清醒地意识到,现代都市文明正在吞噬着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自然的感情,以及直接表达感情的方式。”[3]所以他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都留在了那个未被社会文明所侵染的塔希提岛上。

在小说中除了外貌毛姆还一再强调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人”、“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必要浪费时间”,[4]但是,最普通的往往是最本真的,在“普通”的掩盖下,他身上的那股原始的生命力量才可以真正的恣肆汪洋。所以斯特里克兰德平平稳稳的过完了四十年的生活,一点点的积聚起了自己的力量,而没有受到所谓的社会文明的攻击。如果他早早的就展现出他日后的那种狂放不羁的话,恐怕他身上的那股还力量不足以使其抵挡来自社会的攻击和侵蚀,而艺术生命也就会不可避免的夭折。

其次,他的生活态度也能显示出他身上所蕴藏的那股原始生命力

一个拥有较高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以及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的人,对生活最好的选择就是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终老,这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幸福。或许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曾有过那么一种愿望,渴望生活中有跌宕起伏的精彩,但在经过理智的思考之后,能让大多数人皈依的必定是那种平淡但却安宁的生活,但是,四十岁的斯特里克兰德却完全抛弃了这种生活,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种向原始生活的回归。

不是为了追求财富,不是为了追寻爱情,只因为“他的灵魂中深深埋藏着某种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掩盖着,却一直毫不留情地膨胀壮大,正像肿瘤在有机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完全把他控制住,逼得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5]于是他抛家舍业来到了巴黎,这座他思想中的神圣的艺术殿堂,希望能在这里用纯粹的艺术来宣泄攫住他内心的那股力量。他在巴黎过上了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只维持了最低的物质生活欲求,而完全沉浸在了绘画所带给他的那种强烈的激情里。能让他激动不已的并不是他所画的画,而是那种画画的过程,也就是那种原始力量得到宣泄的过程,“他不肯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我觉得这是因为他对这些画实在不感兴趣。……他对自己的画儿从来也不满意;同缠绵住他心灵的幻境相比,我觉得这些画实在太没有意义了”。[6]

但是,巴黎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地,只不过是他通往梦想之岛的一个渡口,他说他“只不过想把我所见到的画下来”,但是他耳闻目睹的一切与他内心的追求是相抵触的,那股原始力量无法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驻扎,他必须寻求一个更自由的天地。“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地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7]他想“避开欧洲的文明以及一切人为的和一成不变的东西,他试图在异乡找寻梦想中的那种未受西方文明腐蚀的原始和纯真,希望在与原始民族的共存里开辟单纯和率真的画风”,[8]于是他选择了塔希提岛。

在高更的眼里,塔希提人古老而又天真,在这些极为淳朴和率真的人身上具有一种神秘的优雅,正如他在自传体的作品里这样写道:“我逃避了一切人为的和常规戒律的东西,在这里我进入了真实,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文明的疾病之后,这一新世界中的生活是回归健康。”[9]可以说,塔希提就是他理想中的乐园,是灵魂所召唤他去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他身上的那股原始的生命力与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最完美的契合,也在他的绘画中得到了最淋漓的抒发,他的后半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洋溢的原始气息的孤岛上度过的,他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最终的安宁。

再次,他的绘画作品就是那种原始生命力的最好体现

毛姆说:“作品最能泄露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感情……有些时候,人们把一副假面装得逼真,时间久了,他们真会变成他们装扮的这样一个人了。但是在他写的书、画的画里面,他却毫无防范地把自己显露出来”。[10]可以说,斯特里克兰德更确切一点说是高更的作品就是对他灵魂的最好诠释。

“高更的画作,正如同他的性格,真实、质朴得让人感动。高更坚持想象力应该在画布上自由地驰骋,颜色应该是感情的抒发。一反印象派真实再现自然光色的追求,他强调‘纯艺术性’的表现性:充分表现画家的个性与心灵。”[11]在小说中,作家毛姆也有许多对主人公画作的描述,虽没有专业绘画评论者的视角,但却更加的贴切和通俗易懂。在毛姆的笔下,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绘画不追求精细的技巧性,用的色彩出奇地粗犷,他画的头像给人粗笨的感觉,而所画静物根本就与实物大相径庭,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他的画“好像是出自一个喝醉酒的马车夫的手笔”[12],但就是这样的画作,却“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肉欲的,又充满无限的热情。与此同时它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成分,叫人看着心惊肉跳。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探索到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秘密。这个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该知道的事物。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撼的东西”[13],可以说,所谓的“原始的、令人震撼的东西”,就是他内心的那股原始生命力的最直接的表露。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那样的一股生命力,可是在长久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把它深深的掩埋在了内心最深处,但是,在毛姆的笔下,那股强大的原始生命力的却有力的攫住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让他的内心不得安宁,驱使着他不断的去寻求一种解脱方式,可以说这种力量摧毁了他的正常生活,但却也成就了他光辉灿烂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4][5][6][7][10][12][13] [英]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26页,28页,67页,102页,103页,199页,207页,279页。

[2]王波.关于高更及其油画作品[J].中国集体经济2008。

[3]邹洪正.生命的芳草地:高更的艺术与生活[J].文艺研究2003。

[4][8][11]罗晓飞.“苦行”与“殉道”——略论后印象派大师凡高和高更作品中的“悲剧性”和“表现性”[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9][美]约翰·雷华德著,李家壁译.后期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亓志梅,女,1985年6月生,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推荐访问:生命力 召唤 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