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市场物流需求特征

时间:2022-06-07 19:21:01  浏览次数: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三、五年内中国将出现巨大的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流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从基础设施投入看需求

1.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逐步加大

从国家投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物流的需求方向。

2005年,国内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 283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比2004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 039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3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2004年回落18.4个百分点;批发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30亿元,同比增长39.7%,增幅比2004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配送、加工、包装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17.3%;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37亿元,同比增长18.3%。

2.公路、航空等线路建设快速发展

从公路、航空线路近年来大幅增长的现状可以看出,社会对公路、航空运输业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

3.以沿海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集中地区,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里程大幅增长是对区域经济的有利支撑,进一步可以说明沿海地区区域内的企业对区域内的短途公路干线运输依赖性较强。到2002年末,高速公路以达到25 100千米。预计到2005年底将达到35 000千米,这其中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较快,里程增长幅度较大。

4.基础设施建设从注重线路向重视网络建设转变

运输业的发展有赖于网络的建设,没有网络就不能形成规模,就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近年来,政府也意识到:单纯的线路延伸或者单点的设置并不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投资建设观念有所转变,从最开始的公路、铁路线路延长建设,逐步发展到重视网络建设。目前,已形成“五纵七横”的公路网络和“八纵八横”的铁路网络格局,这一举措也是迎合了社会物流需求。

五纵:同江(黑龙江省)—三亚(海南省);北京—珠海(广东省);重庆(四川省)—湛江(广东省);北京—福州(福建省);二连浩特(内蒙古省)—河口(云南省)。

七横:连云港(江苏省)—乌鲁木齐(新疆);上海—成都;上海—瑞丽(云南省);衡阳(湖南省)—昆明;青岛—银川(宁夏);丹东(辽宁省)—拉萨;绥芬河(黑龙江省)—满洲里。

八纵:京哈;东部沿海铁路(沈阳-大连-烟台-无锡-〈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湛江〉);京沪;京九;京广;大湛(大同—湛江);包柳(包头—柳州);兰昆(兰州—昆明)。

八横:京兰;煤炭运输北通路(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煤炭运输南通路(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山-新乡-兖州-日照):大陆桥铁路(陇海和兰新线、西安—乌鲁木齐);宁西(南京—西安)沿江铁路;沪昆;西南出海通路(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从货物运量看需求

1.公、铁、水运需求平稳,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国内物流量由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分担,这与货主企业的不同层次的物流需求密切相关,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航空运输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公路、铁路、水运一直保持着持续上升趋势。

2.公路是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货运方式在物流市场占有主要地位,并且在近几年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与货主企业对公路干线运输的需求增长有很大关系。

3.高附加值商品的航空运输需求快速递增

航空货运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虽然运量较低,但是近年来航空货运量增长速度较快,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说明社会需求趋势增长,这主要是由于高附加值商品对航空货运量持续增长有关。

4.集装箱吞吐量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上升为世界第一,其中2003年上海、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双双超过1 000万TEU成为世界第三、第四大集装箱吞吐港。随着外资在华投资的比例逐年加大,中国与世界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海运等业务也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地域看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也就构成了物流的地域性特征。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物流需求相对旺盛,物流企业进入也较多。特别是在传统服务领域竞争激烈且进入困难,如公路铁路干线运输、市内配送。沿海地区除具有以上特点外,在国际业务领域竞争同样非常激烈。但是这些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因此,面向外资企业以及国内大型制造业的3PL业务等高端市场由于需求相对旺盛,还是有较大空间的。如果能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是有较大发展余地的。相对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物流需求相对较弱、市场开放性强,但由于需求主要停留在低端市场,盈利水平相对不高。尽管如此,如果从企业发展战略部署来考虑,在这些欠发达地区设置营业网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孤立地从单点来看投资回报率不高。

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基本都呈现出行业趋同特征。例如,在环渤海地区主要产业以工业原材料、电子产品为主。因此,在这些地区对物流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该领域。

从人才培养看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成长,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旺盛,物流人才被列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特别是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等人才全面紧缺,物流人才的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为了大力开发物流人才资源,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流从业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物流人才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各级培养体系正逐步建立。中国开设物流专业的大学由2001年前的9所增加到2005年的140所,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在内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学科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同时,物流师、助理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的培训认证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有所缓解。

货主企业需求

1.国内生产企业需求集中在干线运输、商贸企业需求集中在市内配送

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从2003年,中国仓储协会进行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对企业外包物流服务内容的统计资料(详见下表)分析,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占外包物流服务的56%;其次是市内配送,占36%。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占外包物流服务的商业企业53%;其次是仓储,占44%;再次是干线运输,占34%,企业的外包物流需求仍然比较单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企业对物流系统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生产和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增值物流业务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2.外资企业对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需求明显

由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使得国外资金大量投入,这些投资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一个难以撼动的出口机器。2003年,中国的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4 383.7亿美元,比1979年上涨了8倍。电子产业产品的出口占亚洲同类产品出口的30%。这也使中国占全球出口的份额从2000年的3.9%上升到2003年6%。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资公司占据了中国的50%的出口、60%的进口,这说明外资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更多的是为了再加工再出口。据统计,从1995-2002年,中国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进口几乎翻了一番,从422亿美元上涨到787亿美元。但同期为了再加工的进口几乎是原来的3倍,从298亿美元上升到819亿美元。结果是2002年中国的进口有51%是为了再加工,而该比例在1995年时是41%。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活跃的进出口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跨国公司或外资公司的体内循环——内部原材料的进出口。

正是活跃的进出口业务及外资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政策,给中国物流带来了新的格局变化。外资的原材料进口,本土加工再出口,行成了以港口和机场为中心,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运相连的“外资企业全球供应链中国物流网”。其中,外资物流企业形成主要的核心控制能力。

推荐访问:中国市场 特征 需求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