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03 19:00:04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 - 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或多肺段联合切除术的1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开放式肺段切除术的7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开放性肺段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癌;应用效果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结果现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均通过穿刺活检病理学、胸部CT、气管镜检查等明确诊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4.3±6.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3.1±5.7)岁。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性肺段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侧卧位,采取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和第8肋之间的位置作1个观察孔以及听诊三角处作1个辅助操作孔,切口的长度为1.5 cm,在腋前线靠前和第4或5肋之间的位置做主操作孔,切口的长度为3-4 cm,将胸腔镜及相关操作器械置入,根据实际情况对肺段的支气管、肺裂以及动静脉进行处理,准确判断出肺门部、肺段间水平面以及外周等,对于肺段间水平面进行分离,注意切缘至少距离肿瘤2cm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切除邻近的肺组织。进行冰冻病理检查,明确为恶性肺肿瘤时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涉及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先进,外周型小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往的报道表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能够为Ⅰ期肺癌尤其是<2 cm以下的肿瘤带来与肺叶切除术相当的远期疗效,创造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83.0%-96.7%。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被选择性地应用于治疗早期外周型肺癌得到NCCN指南的推荐,主要符合以下几点的指征:①行肺叶切除术禁忌者;②<2 cm以下的肿瘤,且属于原位腺癌,或是毛玻璃样变达到了50%,或是肿瘤增大时间超过400 d。目前,由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解剖及操作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还没有在我国广泛应用开来。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双肺上叶尖后段及双肺下叶上段时,行肺段切除术通常较为容易;而Ued:等采用CT模拟后认为,某些肺段如右肺上叶前段、右肺下叶上段、右肺下叶前底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和左肺下叶上段等体积较大,因此当肿瘤位于其中时,行肺段切除可能较易获得足够的切缘,而对于某些邻近的肺段施行多肺段联合切除,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切缘阳性,降低局部复发率。在开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IA期NSCLC患者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研究报道,在肿瘤最大直径}2cm的早期NSCLC患者中,仍有>20%的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因此,即便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且术后病理也均未见淋巴结转移,但仍建议严格把握肺段切除术的指征。术中应清扫并送检可疑淋巴结,如有转移,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應行肺叶切除术。此外,对于某些多发肺转移性肿瘤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为患者提供了再次手术的可能性。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肺叶的2处转移性肿瘤,其中2例患者有再次手术的必要,因此本课题组在初次手术中实施肺段切除术,以减少肺功能的损失,为进一步手术提供了可能;另3例患者已行肺楔形切除术,再次手术时同样对其施行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同时,结合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以及不易造成胸腔广泛粘连的诸多优点,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再次手术的可能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上述结果也与其他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岳光成,梁卫民,苏文中.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4):116-117.

推荐访问:切除术 开放性 临床 观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