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6-02 13:56:01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国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经过近几年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完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制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章通过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毕业会考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25

作者简介:李晓东(1967—),男,甘肃天水人,副研究馆员,本科。

当前,为了适应初中毕业生多元选择,促进高中学校朝向特色发展,各地学生毕业会考、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1]。然而,由于各地区评价制度改革相对落后,甚至没有克服应试教育与“分数至上”的弊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呈现严重偏科的特点。进入新时期以来,教育部门提出“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具体要求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亟须解决当前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两考合一”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得以实施[2]。其虽然能防止学生出现偏科,避免学生重复考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科目较多,而初三学生不但要面对众多的升学考试科目,还需要集中复习备考,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加,负担过重;其次,学生毕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选拔考试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选拔考试,学生学业考试试题较难,学生成绩区分度较小,这对高中招生来说增加了难度;最后,学生多次参与考试,增加了学校组织考试的管理难度,且需要财政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保障,难以发挥考试的最终检验效果。

2.等级分数制录取问题

当前,学生学业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分数制,虽然避免了“分分计较”,为高中招生环节提供了空间,但是这一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等级分数制的实施通过分数转化而来,在划分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当地教育资源状况、招生计划等因素确定,其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性质相悖[3];其次,由分数转化而来的等级分数制,其方式比较复杂,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导致推行难度增加;最后,与传统的分数相比,等级分数制区分度较小,学生在报告志愿时容易扎推,导致招生工作难度加大。

3.综合素质评价问题

综合素质评价的设置,其主要是考查学生情感、认知及价值观等,而综合素质是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虽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其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评价方式与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争议。这是由于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等级划分,其科学性值得思考。另外,综合素质的评价难以量化,而只依靠定性评价,所依据的材料不够充分、客观,难以保证录取的公正性。此外,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量较大,在高中招生录取过程中,有些初中学校将自己提供的评价情况作为入学的依据,可比性不强,并没有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真正的作用与价值。

4.高中招生录取问题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高分到低分的录取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政策与配套制度,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自主招生公正性受到质疑[4]。另外,加分政策与高收费择校生的存在,使普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受到极大的不公,特别是将高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中。受分配方式与机制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分配指标过少,导致一些高分数学生不能如愿入学,反之亦然。此外,各学校在录取方式上存在矛盾与困惑,设置录取分数线,会使学校招生不足,使分配生政策难以按照计划完成。而不设置录取分数线,将会造成录取学生之间成绩差异大,给以后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1.健全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需要健全,这是其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的目标是以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检测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毕业时各学科所达到的基本水平。另外,在考试功能与试卷编制上整合,以此满足部分高中招生选拔的需求。比如,通过借鉴国外考试的做法,以同一科目设置不同水平的试卷供学生选择,分等级、水平测定学生成绩等级。建议考卷分等级设置考试内容,以此满足初中学生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双重功效。此外,由学校组织考核,严格按照规章与管理,防止考试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负担与避免一考定终生的弊端。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完善,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内容、过程及结果。其中,在评价内容方面,需要依据教育方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提出的指标体系与之相衔接,综合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考查[5]。在评价过程中,要规范学生成长记录制度的建立,教师要多收集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素材,做好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在评价结果上,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制度。其提供的材料是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也有对学生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的分析。最终由学校将报告提供给高中阶段的学校,供学校招生参考使用。

3.推进多元化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制度

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重点是解决录取方面的问题,可通过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招生机制。另外,在完善多种招生录取的基础上,扩大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将录取的权力下放,由学校根据自身制定的招生录取方案、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等,實施择优录取。在此过程中,招生部门可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安排录取时间。此外,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与录取方式,在分配指标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学校情况,合理确定学生学业考试的基本要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查,而不是只根据在校生情况,避免“一刀切”。

4.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第一,推进考试招生管、办、评之间的分离,使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按照简政放权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借鉴国外考试经验等,使考试评价朝科学且规范化方向发展。第二,实施严格的诚信制度、监督制度等,保证考试招生政策从程序到结果透明化与公平性[6]。例如,各地建立的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要提前向社会公示,通过征求公众、专家等意见,使程序进入决策议程。在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体系中,需要扩大参与和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确保改革得到支持,从而积极稳步地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本文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健全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多元化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制度及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以期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陆金玲.如何提高普通高中毕业会考通过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3(30):76.

[2]许 晓.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评价和录取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2013(6):27-32.

[3]人民日报.教育部发布中考改革意见: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6(10):42-44.

[4]刘泽海.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6(1):32-37.

[5]付 勇,钱文静.现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反思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6.

[6]邵 建.浅谈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J].南北桥,2013(11):173-174.

推荐访问:会考 制度改革 高中毕业 招生考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