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1 17:21:02  浏览次数:

【摘 要】所谓作业技术准备状态,是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作业技术活动前,是否按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的状况,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通风、照明、安全设施等等。做好作业技术准备状况的检查,有利于实际施工条件的落实,避免计划与实际脱离,在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贸然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工程管理;作业活动;动态控制;制度创新;预防为主

0 引言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质量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区域、关键部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重点防治。

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1 质量控制点的内涵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是保证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对于质量控制点,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

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表中详细地列出各质量控制点的名称或控制内容、检验标准及方法等,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2 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

可做为质量控制点的对象涉及面广,它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部位,也可能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操作或某一环节。总之,不论是结构部位、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操作、施工顺序、技术、材料、机械、自然条件、施工环境等均可做为质量控制点来控制。概括地说,应当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的、对质量影响大的或者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做为质量控制点。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显然,是否设置为质量控制点,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性影响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1.3 作为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

人的行为。对某些作业或操作,应以人为重点进行控制,例如高空、高温、水下、危险作业等,对人的身体素质或心理应有相应的要求;技术难度大或精度要求高的作业,如复杂模板放样等对人的技术水平均有较高要求。

物的质量与性能。施工设备和材料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常作为控制的重点。例如:基础的防渗灌浆,灌浆材料细度及可灌性,作业设备的质量、计量仪器的质量都是直接影响灌浆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的操作。如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工艺操作过程及张拉力的控制,是可靠地建立预应力值和保证预应力构件质量的关键过程。

施工技术参数。例如对填方路堤进行压实时,对填土含水量等参数的控制是保证填方质量的关键;冬季施工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等技术参数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施工顺序。对于某些工作必须严格作业之间的顺序,例如,对于冷拉钢筋应当先对焊、后冷拉,否则会失去冷强;对于屋架固定一般应采取对角同时施焊,以免焊接应力使已校正的屋架发生变位等。

技术间歇。有些作业之间需要有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例如砖墙砌筑后与抹灰工序之间,以及抹灰与粉刷或喷涂之间,均应保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混凝土浇筑后至拆模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间歇时间等。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由于缺乏经验,施工时可做为重点进行严格控制。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应列为重点,仔细分析、严格控制。例如防水层的铺设,供水管道接头的渗漏等。

易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例如,液压滑模施工中的支承杆失稳问题、升板法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等,都是一旦施工不当或控制不严,即可能引起重大质量事故问题,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如大孔性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大跨度和超高结构等难度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等都应予特别重视。

总之,质量控制点的选择要准确、有效。为此,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集思广益,集中群体智慧由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根据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控制的要求,选择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的质量因素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控,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2 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承包单位做好技术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质量的条件之一。为此,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作业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化,是更细致、明确、更加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工序施工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为做好技术交底,项目经理部必须由主管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技术交底要紧紧围绕和具体施工有关的操作者、机械设备、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交底中要明确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作业标准和要求、什么时间完成等。

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如技术交底书不能保证作业活动的质量要求,承包单位要进行修改补充。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工序或分项工程,不得进入正式实施。

3 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的检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凡是没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

进口材料的检查、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如在检验中发现质量问题或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取得供货方及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在规定的索赔期内进行索赔。

材料构配件存放条件的控制。质量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到其使用或安装时,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内,如果对材料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导致质量状况的恶化,如损伤、变质、损坏,甚至不能使用。因此,承包单位应注意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对于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应当根据它们的特点、特性以及对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隔热以及温度、湿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例如,对水泥的存放应当防止受潮,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以免受潮结块;某些化学原材料应当避光、防晒;某些金属材料及器材应防锈蚀等。

4 环境状态的控制

4.1 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

所谓作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水、电或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这些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例如,施工照明不良,会给要求精密度高的施工操作造成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交通运输道路不畅,干扰、延误多,可能造成运输时间加长,运送的混凝土中拌和料质量发生变化(如水灰比、坍落度变化);路面条件差,可能加重所运混凝土拌合料的离析,水泥浆流失等等。

所以,承包单位应认真做好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方面的有关准备工作,安排和准备妥当,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4.2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主要是指: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检测制度、检测标准、人员配备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确;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这些是保证作业效果的重要前提。

4.3 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

施工承包单位对未来的施工期间,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应事先已有充分的认识并己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了有效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例如,对严寒季节的防冻;夏季的防高温;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基坑施工的排水或细砂地基防止流砂;施工场地的防洪与排水等。又如,深基础施工中主体建筑物完成后是否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沉降,影响建筑的综合质量;以及现场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有应对方案及有针对性的保证质量及安全的措施等。

5 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

5.1 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

机械设备进场时,承包单位应进场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性能(技术参数)、设备状况等进行检查,合格方可进场。

5.2 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

施工作业中应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防止带病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以保持良好的作业状态。

5.3 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

对于现场使用的塔吊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进入现场后在使用前,必须经当地劳动安全部门鉴定,符合要求并办好相关于续后方投入使用。

6 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

6.1 现场劳动组织的控制

劳动组织涉及到从事作业活动的操作者及管理者,以及相应的各种制度。

6.2 作业人员上岗资格

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如电焊工、电工、起重工、架子工、爆破工),必须持证上岗。

7 结束语

总之,工程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而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也将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参考文献】

[1]邓泽贵,黄春蕾.建筑施工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姚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责任编辑:丁艳]

推荐访问:作业 工程施工 状态 阶段 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问题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