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家畜的精神状态检查及可能发生的疾患

时间:2022-06-01 14:35:04  浏览次数:

动物的精神状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动物的意识障碍,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精神兴奋或精神抑制。检查动物精神状态除通过问诊外,并须注意观察和检查动物的面部表情、眼、耳、尾、四肢及皮肌的动作,身体的姿势,运动时的反应。健康动物姿态自然,动作敏捷而协调,反应灵活,病理状况下可表现精神兴奋、精神抑制和共济失调。

1.精神兴奋

精神兴奋多提示为脑膜充血、炎症,颅内压升高,代谢障碍,以及各种中毒病;日射病(中暑)或热射病(中热),各型流行性脑脊髓炎,反刍兽酮病,急性铅中毒,猪食盐中毒,水牛猪屎豆中毒,狂犬病等。

2.精神抑制

精神抑制为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占优势的表现,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精神沉郁:为最轻度的抑制现象。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离群呆立,头低耳聋,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牛常卧地,头颈弯向胸侧;猪常卧于黑暗处;鸡常两翅下垂,垂头缩颈,闭目呆立或独自呆于偏静处。但患畜对外界刺激,例如有人接近或检查时,尚易作出有意识的反应。由于一定程度的缺氧或血糖降低以及脑组织受毒素作用所致,是最常见的症状。②嗜眠:此为中度抑制的现象。病畜重度萎靡,将鼻、唇抵在饲槽上或倚墙或躺卧而沉睡。只有给予强烈的刺激才能产生迟钝的和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沉睡状态。嗜睡病主要见于脑炎、颅内压增高等疾病。③昏迷:此为高度抑制的现象。患畜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全无反应,表现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甚至瞳孔散大,粪、尿失禁。虽强刺激不能引起反应;仅保留自主神经系活动,心搏和呼吸虽仍存在,但表现慢弱而节律不齐。重度昏迷常为愈后不良的征兆。该病症主要见于颅内病变。

精神抑制,多因神经组织的代谢障碍所致,例如各种热性病、脑水肿、脑损伤、贫血、出血、压迫(如多头蚴病)、脑膜脑炎,马流行性脑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或病素感染性疾病及中毒性脑病,营养和代谢疾病(反刍兽酮病、低血糖、生产瘫痪等),肝脏、肾脏机能衰竭或某些中毒,如酒精、吗啡、一氧化碳、四氯化碳、有毒植物、催眠剂等。但应该指出,中枢神经机能扰乱时的兴奋和抑制这两种基本方式不仅随病程发展而有程度上的增重或减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随病程改变而互相转化。例如,脑炎初期,由于病源毒素刺激使脑部充血、发炎,脑细胞缺氧而呈兴奋狂躁状态,随着炎症发展,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内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水肿、缺氧、颅内压增高而进入昏迷状态。也有时先抑制、后兴奋,或二者交替出现。

此外,临床上尚有一种晕厥现象,又称昏厥与昏迷不同,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乃因心脏输出量减少或血压突然下降引起急性脑贫血,而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常提示为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贫血,大脑出血,脑震荡及挫伤,脑栓塞或血栓形成,电击和日射病等。此外,低血糖时,也可产生晕厥现象。晕厥可伴发行动无力,晕倒在地,其发作过程很快,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而昏迷则持续时间长,往往预后不良。

3.共济失调

健康动物借小脑、前庭、锥体束及锥体外系以调节肌肉的张力,协调肌肉的动作,从而维持姿势的平衡和运动的协调。视觉也参与维持体位平衡和运动协调的作用,如各个肌肉收缩力正常,而在运动时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称为共济失调。

静止性共济失调:此乃动物在站立状态下出现共济失调,而不能保持体位平衡。临床表现为头部摇晃,体躯左右摆动或偏向一側,四肢肌肉紧张力降低、软弱、战栗、关节屈曲,向前、后、左、右摇摆。常四肢分开而广踏,力图保持体位平衡,如“醉酒状”。常将四肢稍微缩拢,缩小支撑面积,则容易跌倒。运步时,步态踉跄不稳,易倒向一侧或以腹部着地。提示小脑、小脑脚、前庭神经或迷路受损害。

运动性失调:动物站立时可能表现不明显,但运动时就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步幅、运动强度、方向均呈现异常。临床表现为后躯踉跄,整个身躯摇晃,步态笨拙。运步时肢高举,并过度向侧方伸出,着地用力,如涉水样步态。其出现原因,主要是深部感觉障碍。外周部随意运动的信息向中枢传导受障碍所引起。见于大脑皮层、小脑、前庭或脊髓受损伤时。运动性共济失调按病灶部位不同则可将其分为脊髓性、前庭性、小脑性以及皮质性失调四种。

推荐访问:疾患 家畜 可能发生 精神状态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