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苍劲有力气韵穆穆 细密精巧意境清幽

时间:2022-06-01 11:49:01  浏览次数: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今江苏苏州)。因曾任翰林院待诏,故人又称文待诏。斋号有停云馆、悟言室、玉兰堂等。仕宦不达,优游艺文,为明代“吴门画派”领军人物,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文徵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徵明属“幼不慧”者,“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可父亲不以为然,对他钟爱有加并寄予厚望,他说:“此儿他日必有所成,非乃兄所及也。”徵明稍长,才颖异挺发,父为其请了最好的老师。文师吴宽,画习沈周,书学李应祯,此三人皆一代名流,文徵明从师于他们,在诗文书画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终于“大器晚成”。

文徵明的仕途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求取功名是他的最初理想,他从二十六岁到南京参加乡试,一直到五十三岁,共考了十次均未及第。直至五十四岁方凭苏州巡抚李充嗣推荐才入京授翰林院待诏,编修国史,实在是郁郁不得志。进入官场后,很快厌倦朝中生活,故不满三年就借故辞职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此时他顿悟到多年所谋求的仕途并不是他的真正归宿,自此抛弃一切杂念,不再求仕进。文徵明在此以后的三十多年中,优游于艺文,终其一生埋头于书画,以戏墨弄翰自遣。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

一、文徵明的画

在绘画上文徵明虽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但历来公认与评价最高的当属山水。文徵明学画,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无疑问受沈周画风的影响甚大。但其山水画并不局限于沈周,而是上溯宋元两代,从米芾、赵伯驹、赵孟頫、王蒙诸家中汲取了很多养分。他并未被沈周雄强刚健、粗犷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沈周以雄健粗犷的粗笔著称,文徵明则以细密典雅的细笔称胜,这一点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王蒙结构的繁密被文徵明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同时一改“元四家”重笔墨而轻设色的短处,格外注重色的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用笔精细、设色淡雅、构图缜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风格。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文徵明的绘画和书法多幅,我们从中可以领略文氏的绘画风格及书法特点,这里介绍的基本上都是精品,这对我们认识文氏的书画艺术不无帮助。

《山水中堂》纸本,浅设色。纵175 厘米,横100.5厘米。款:徵明,钤“衡山”朱文印。画幅表现崇山峻岭,层峦巨嶂,古木葱茏,深荫四蔽。下部石堆之上松树茂盛,老树垂荫,房廊水榭,人物各行其事。有凭栏静听,有默坐于窗前书桌之旁,还有两人边走边聊。右边靠中部拱桥之上筑有房屋,晓窗读书,屋内有两人,左部上端沿山石台阶而入山门,高山流水,流泉三迭,击石鸣涧。右上部从山坡上走下两扛扁担者。

《荔枝图中堂》绢本,重设色。纵296厘米,横119厘米。画中描绘一株荔枝古干,一伸而上,中分数枝,枝繁叶茂,稠枝密叶上结着红白荔枝果无数。右上小款一行:弘治庚申秋日衡山文壁画拟赵昌,钤“徵仲”白文印,引首:“停云”白文印。左边中部有唐寅题跋:“一片苍崖万古秋,高天翠色晚俱浮,自从谢傅东山别,未许交情到白头。”正德纪元丙寅四月题,苏台唐寅,钤“六如居士”、“唐子畏图书”白、朱文各一方。庚申年为(1500年)文徵明31岁所作。这是我馆所藏文氏最大的一幅绘画作品。

从两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徵明的绘画特点,构思严密,画幅繁复精细但不显零乱,笔墨苍秀,气势磅礴。文徵明的绘画以细密精巧、清润温敦的画风见长。但文氏的细,决不流于琐碎,他是以通体细劲、功力深厚的线条来表现他平静恬淡的心境及情怀;文氏的密,是和他的细相匹配的,密而不腻,密而不僵,于密中求疏。

二、文徵明的书法

文徵明早年参加生员岁考,因字拙而不能参加乡试,深受刺激,从此发奋练习书法。以临写“千字文”作为书艺的基本训练,“独临《千文》,日以十本为卒”,直至晚年都没有废弃。他的绘画老师沈周同时也是位书法家,字仿黄庭坚,为世所重。文徵明又从书法名家吴宽学文,吴宽书法仿苏东坡,然颇多自得。文徵明还师从李应祯专门学书。沈的黄字、吴的苏字、李的楷法均对文氏书法技艺的形成和书学思想的确立有深刻影响。他还与当时苏州的文人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互相切磋,汲取众长。文徵明真、行、草、隶、篆俱佳,其中最为绝者则是行书和小楷。这里主要评述其行书。

《行书五律诗轴》 纸本,纵112厘米,横109.5厘米。款署:徵明。钤印:“文徵明印”,“衡山”白、朱文印。此幅作品篇幅较大,字体也大,是我馆所藏文氏作品中的唯一大字书法。文徵明的字能大能小,大小俱佳。他有掌握多种风格字体并扬长避短的本领,此为他较之其他前后辈书家的高明之处。从用笔到结体都可看出文徵明倾心于黄庭坚书风的痕迹,文徵明用笔特点是一丝不苟,提按顿挫明显,点划干净利落,健劲挺拔。

《茶歌》手卷纸本,有黑线界行,纵26厘米,横134.5厘米。款署:嘉靖甲寅五月之望书于王兰堂徵明,钤“文徵明印”、“衡山”白、朱二印。尾跋:“衡山先生行楷笔法全学赵吴兴而面目不同,东坡云做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因知善学吴兴者,莫如衡山也,兹卷书茶歌笔法遒劲,为衡山真迹无疑,歌意亦正大,惜未见衡山集,未知此诗曾收入否也。嘉靖丙寅题于吴门之寒碧庄、椒畦学浩。”钤“浩印”、“孟□”白、朱二印。甲寅年为(1554年),文氏86岁所书,是其晚年作品。文徵明的行书以《圣教序》及智永书为根基,涉猎宋元诸家,将黄庭坚苍劲豪气融入其间,终成自家风范。端庄典雅,有儒士风范和书卷气息。

手札卷纸本。致陆师道、王谷祥、刘麟、许谷等人的手札。字字清劲,行笔劲健挺括,转折处有一种遒劲之神力,结字尽现其疏朗清新之本色。笔墨的峻拔秀丽,潇洒流畅,气韵飞动,远远超过其他卷轴书作,令人流连观赏,爱不释手,确是文氏佳品。

扇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件都是武昌大收藏家徐行可先生的旧藏。徐行可(1890――1959)名恕,号缰,江夏县城人。1907年留学日本,次年因弟丧回国,此后学无常师。徐氏祖业富足,绝意仕宦名利,一切声色货利悉谢不顾,日汲汲于古籍的搜集,以藏书为乐。南北书商每得善本,必致之徐,积50年,藏书达千余箱,逾10万册,其中明清善本、抄本、校本、稿本尤多,一时独步。为中国现代著名藏书家之一。徐行可先生生前将大部分藏书捐献国家。1959年徐行可去世,1960年他儿子徐孝宓(原湖北省图书馆馆长)遵从父亲遗志又将余下藏书献出,现藏于湖北省图书馆,另把明清画卷、册页、扇面、手札、楹联、拓本、碑帖等文物捐献给湖北省博物馆。这是我省数量最多、级品较高的一次私人捐赠,极大地丰富了我馆馆藏。

行书扇金笺,纵17.8厘米,横53厘米。款署:徵明,钤“徵”“明”白文联珠印,下有小字注两行“此首查李甫田集中未见”,钤“衡”白文印。

行书五言诗扇金笺,纵19.2厘米,横53.4厘米。

行书《斋居即事诗》扇金笺,纵21.1厘米,横60.5厘米。款署:斋居即事四首戊戌新正重録一过徵明,钤“文徵明印”白文、“徵仲”朱文印。左边小字一行“戊戌系公六十五岁书”,下钤 “陆士宝秘”朱文印,又一椭圆形朱文印,文不识。左上角钤“臣元”白文半印。戊戌年为(1538年)文徵明69岁时所书,按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算与尾题中“系公六十五岁书”相隔四年。

三件书扇,虽是小幅作品,但确是精品,两次被国家鉴定小组定为一级藏品。结体倾向于平整、稳重,其竖画挺直劲健,如“昨、到、间、谁、年、长、未”等字,而转折处必显方笔,如“起、抛、团、雨、满、白、著、自”等,每字严谨精炼,又不失虚和舒徐意致。体势秀俊典雅,笔法苍劲有力,笔墨潇洒流畅,骨匀肉丰,气韵穆穆。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云:“……衡山字齐整,未免太单,然彼乃有养之人,字取温雅圆和,亦另是一种道理。”徵明讲求艺术的自娱,故他的书法较少火气,有韵味,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文徵明作为中国书画史上少有的一位书画双绝的实力派大家,一生沉浸于书画达70年之久,无论其绘画与书法,均具有超强过人的笔墨功夫,在书法史与画史上,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推荐访问:气韵 苍劲 细密 清幽 精巧


[苍劲有力气韵穆穆 细密精巧意境清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