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系统论视角下的和谐社会

时间:2022-05-31 13:14:02  浏览次数:

摘 要: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首先在阐述和谐社会的内涵基础,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公平的层面,剖析和谐社会的系统构成。然后分析了和谐社会的系统特征。最后论述了系统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意义,提出应基于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观点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系统论;和谐社会;子系统;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40—02

一、系统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系统辩证学》认为,“一定的系统结构可以使组成系统事物的各个子系统要素,发挥它们单独不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系统辩证学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局部的变化总是以整体联系为前提,只有事物的整体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才可能呈现系统的功能,包括:整体结构进行有序的调整,整体协调发展、整体优化、整体构成和谐社会。马克思曾说过:“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这就是指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系统,是指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2年党的十六大鲜明地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目标之一提出来。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共产党执政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年底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和举措。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议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个任务和六个原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勾勒出了一幅更加清晰的图景。

二、和谐社会的系统构成

1 经济子系统。这是基础元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和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无论在什么社会,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雄厚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谐社会系统中的其它要素必然会因失去强大依托而趋于衰减。邓小平针对中国长期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沉痛教训,在“文革”结束后,果断地率领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以后党和国家不可更改的工作重心。邓小平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的“发展”虽也有政治、文化等等发展的涵义在内,但首要和主要指的却是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点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2 政治子系统。这是核心元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民主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现代国家社会和谐的重要根由与基本内容。民主政治在和谐社会系统布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民主提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高度。民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基础与可靠保证。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社会。

3 法律子系统。是保证元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保证地位。“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怍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严明森严的法律、刚正无私的执法守法精神、程序化科学化的法条设计是捍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盾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还是要靠法制。

4 文化子系统。是补充元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也必不可少。对于一个进步文明的和谐社会来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成熟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其重要的构成要件。一个成熟文明的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文化发达、道德进步的社会。从时代形势看,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构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看,文化要素发挥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的作用,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方向导引和价值支持。

5 公平子系统。是支撑元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支撑地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体现着“机会均等、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优越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灵魂,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风骨。只有坚持社会公正和公平,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社会稳定有序、长治久安。“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三、和谐社会的系统特征

1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内部各种基本关系,基础结构及其要素之间相谐和的社会。这种谐和,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内部的和谐以及这几种关系之间的总的谐和,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另外,经济结构、人口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等社会结构合理,社会矛盾较少;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比较顺畅,成本较低,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以及各地区各行业协调发展。

2 和谐社会是人际关系谐和的社会,这种谐和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谐和的关键。

3 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谐和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社会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整和影响人的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和谐相伴,社会必须提供足以支撑和满足穷苦大众生存的需要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食粮才能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4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相谐和的社会。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实际上已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和谐社会

中,人们应该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这种正确处理,既有社会制度的保障,也成为广大民众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

5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如前所述,在社会的物质生产、社会的经济交往、社会政治管理和社会精神生产的大的结构之中,活动着的总是有着不尽相同的经济需求和利益关系的有目的的人,他们总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团体。这些业已形成的各种组织关系,是社会大厦的血肉,是社会运动的既得资源。社团组织、民族、宗教、党派、阶层等等,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和谐社会中能够达到既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系统状态。

四、系统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1 以整体观点来思考。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系统具有整体性,要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和谐社会构建绝非各个局部子系统的加和,而是所有子系统的有机整合。和谐社会是相对与整个社会系统而言的,必须从整体上思考、设计、实施构建。

社会有不同的元素组成,社会和谐表现为不同阶层的和谐、不同地域的和谐,不同集体的和谐、不同民族的和谐,等等。单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那是构建不出和谐的,结果只能是社会的畸形发展。不和谐现象如人口爆炸、全球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等都是人们背离全面整体的观点发展社会而导致的。

2 以动态观点来思考。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要求我们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看问题,避免静止、机械的观点。社会是开放复杂系统,它的有序与无序、和谐与不和谐时刻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怎样转化,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和谐到和谐,还是相反,要看人们能否用动态观点去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社会是动态系统,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自觉应用动态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3 以开放性观点来思考。社会系统中的元素(子系统)之间都相交互作用,同时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有交互作用。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中各组织在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它必须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资源(物质、能量、人力)和信息的输入经过组织自身的运作、使之转变为向环境提供的适当的资源和信息的供应。社会系统中子系统的发展只有保持开放,各子系统才能生存。对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

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在世界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构建,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系统开放地治理国家,国力不强,社会缺乏活力。近三十年来,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放性有两点,一是系统内部的开放流动,另一个是系统对外部的开放。

推荐访问:系统论 和谐社会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