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视新闻理论第一辩”是伪问题

时间:2022-05-29 09:35:03  浏览次数:

1985年,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召开了旨在改善当时电视新闻事业迅猛发展而电视新闻理论却相对贫乏状况的“全国电视新闻理论讨论会”。这次会议引发了我国电视新闻理论史上著名的大讨论,堪称“电视新闻理论第一辩”。

当时争论的议题是“电视新闻究竟是以画面为主,还是以声音为主”(简称“声画谁为主”)。在解说词(声)与新闻图像(画)的主次关系上,形成了以果毅为代表的“主声论”和以之江为代表的“主画论”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前者认为电视新闻的诸要素都要靠解说词来交代,声音是“传播新闻大部分内容的主要角色”;后者则列举出6种过分重视解说词而导致新闻呆板的声画对位模式,反唇相击。①此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甚至有学者认为“时至今日,当初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在许多人那里也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②

事实真是这样吗?还原争论发生时的历史语境,或许可以更清晰地重新认识“声画关系”问题产生的缘由与实质。

首先,兴盛的背后是专业人才的匮乏。1983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首次将“电视”二字体现在这一全国行业会议的名称上,此前均以“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逐渐跻身于主流强势媒体之列。观众忠诚度高,公信力不容置疑,让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呈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机。

在全国各地纷纷“三级办台”之机,大量从事广播、报纸新闻业务或编辑出版工作的传媒人,包括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进入了电视新闻采编领域,他们将原有的新闻报道生产方式无意识地带入电视新闻行业是可预料的必然。联系“声画关系”的讨论意见不难发现,那种重文字解说、轻画面信息的观念明显脱胎于报刊、杂志的新闻技法;而重画面、轻文字的看法又与报刊图片新闻的拍摄技术不无关系。

其次,在传播渠道受限,缺乏收视竞争的情况下,电视节目制作方(当时主要是各级电视台)的节目产品较为单一。电视新闻只有画面、声音(画外解说词)和字幕文字三种表现形式。从当时的技术成本而言,对解说稿作文字处理以及重新录制新闻播报画外音的成本远低于对电视画面图像进行重摄或后期加工;而各级新闻审查的修改意见作用于文字与声音也要比修改电视图像来得容易。如果电视新闻工作者对这一现象不进行充分的分析,就容易得出“主声派”的结论:文字解说词要比镜头画面更为重要。就当时电视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而言,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新闻报道面是狭窄的,报道题材也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政治活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瞬息万变的社会新闻报道几乎没有。因而,电视台录制的同一个画面往往可以供多条新闻编辑使用,这是“主画派”呆板模式出现的原因。

再次,当时电视新闻制作的技术条件有极大限制。电影摄影机是当时电视新闻的主要“生产机器”,电视新闻“产品”是无声的画面添加画外解说词,然后再加以后期的线性编辑。

由是观之,“声画谁为主”的讨论实际上是多方合力下的“不得不论”和“应时而论”。其不仅在电视理论的学术建制和研究开展上是“第一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早期电视新闻工作者转变职业观念敲响了警钟,为中国早期电视传媒人的专业理论思考划定了疆域,为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而为电视叙事符号系统建立一套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铺垫。但就理论研究而言,“声画谁为主”依然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或说这是一个学术上的伪问题。

在新世纪的中国电视新闻实践与理论发展水平上重新反思“声画谁为主”的论题,上述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面临的种种局限均已不复存在。尤其随着电视节目采编技术的发展,摄录一体化和数字编辑技术的出现,“声画谁为主”的问题已经获得了技术上的解决而不再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疑惑。在今天看来,电视新闻应该是“信息优先”,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应是随着新闻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声画的对位与否必须以有利于信息传播的准确、丰富为基本前提。

近20年来的电视技术与电视理论的发展都证明,“声画谁为主”这一表述形式看似理论困惑,实际上只是当时电视新闻实践疑虑的抽象话语表述,并非电视理论的逻辑演绎。换言之,“声画谁为主”是可以通过技术发展得到解决的。因此,对于电视新闻理论而言,它是一个伪问题。

注释:

①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0页

②胡立德:《电视新闻与纪录片摄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81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3月下

推荐访问:理论 电视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