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高品质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5-28 15:35:02  浏览次数:

镇江扬中市总面积331平方公里,总人口仅有33万人,是远近闻名的“电气岛”“光伏岛”“河豚岛”,素有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小而强的特点。现有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7569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儿童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和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扬中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被确立为“江苏省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全省四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级实验区之一。

一、择高处立,确立“五为主”发展思路

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扬中市秉持“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围绕“提升教育质量,让群众满意;提升教育形象,让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内涵发展,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办园条件更加优越,城乡统筹水平不断提高。

1.创新发展机制,全市幼儿园以公办园为主。

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镇江市率先将公办幼儿园全部单独建制,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民事业单位,实行园长负责制。坚持联合管理,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市镇共建、以镇为主”的新型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市政府负责统筹本辖区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经费落实、编制管理等;镇(街、区)承担发展农村(社区)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幼儿园规划、征地、建设、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扶持镇(街、区)中心幼儿园的发展。成立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扬中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体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扬中市21所幼儿园中,共有公办园17所,占总数的81%。

2.加大经费投入,学前教育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完善政府为主体的稳定的财政投入機制,同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扬中市平均生均成本达9018元/学年,其中财政投入7129元/学年,占比79.5%。近五年来,学前教育财政预算内投入占财政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不低于8%。2011年,扬中市率先在镇江开通了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农村公办幼儿园每生每年500元标准(市财政安排200元,镇财政安排300元)、城区公办园每生每年385元标准执行;2011年,率先在全省开通了幼儿园校舍维修经费项目,参照小学校舍维修经费标准每生每年165元执行;2012年,率先在全省实行学前教育免一年保教费政策。设立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资助面达8%。

3.强化队伍建设,幼儿教师以公办教师为主。

通过争取编制、扩大进编渠道、实施跨学段转岗等方式,增加公办幼儿教师的编制数,确保新增教师人数逐年递增。实施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与苏州幼师、南通幼师签订协议,近年来,免费培养学前师范生60名,免费男幼师13名。新增财政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幼儿教师培训经费达到教师工资总额的1.5%以上。目前全市公办园中现有幼儿专任教师394人,公办教师324人,占总数的82.2%。其中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师2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14名,扬中市学科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23名。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4.注重优质创建,全市幼儿园以优质园为主。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中,我们着力深化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通过各类创建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全市共有省、市级优质园19所,占比达90%,其中省级优质园18所,占总数的86%;全市所有幼儿园均创成镇江市现代化幼儿园,位列镇江市第一,处于领先水平。兼顾了城区及乡镇、公办及民办,有力体现了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5.强化内涵办园,公办园以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主。

成立了学前教育科,配备了2名专职研训员和4名兼职研训员,具体负责管理和业务指导。近年来,坚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目前拥有省级成果奖2个(省教学研究成果特等奖1个、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个),省级项目园5所(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1个、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园2所、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园1所、省“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项目园1个),市《指南》实验园4所,市园本课程建设园2所。2017年获批(立项)有教育部重点课题1个(全国幼儿园仅2个)。每年接受全国各地多批考察团参观,近年来,接待达数万人次。2014年11月,全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现场推进会在扬中市召开,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省13个市局的相关负责人近60人参加了会议,对扬中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表示高度赞扬;2016年9月,镇江市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启动仪式在扬中市举行;2016年10月,“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6年第二批立项课题培训会”在扬中市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教育发布”学前教育专栏开篇宣传扬中市先进经验,中国教育报两次报道了扬中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举措。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来扬中市调研,对扬中市学前教育内涵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二、向高处行,创新“四优化”发展模式

对照扬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聚一高”的发展要求和率先建成“苏南教育现代化县级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扬中市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制订出台了《扬中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描绘扬中市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1.优先规划,科学布局。

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配建一所幼儿园,有条件的镇(街、区)每所幼儿园覆盖常住人口0.8万人左右。各镇(街、区)逐步建设早教中心。新建幼儿园办园规模控制在9~12个班,班额达标。

2.理顺体制,促进多元。

发展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保障公办园占比达80%以上,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的幼儿达90%,在达省优质园标准幼儿园就读的幼儿达90%以上。

3.保教并重,质量提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以儿童发展需求推动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学前教育评价方式,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

4.强化保障,合理分担。

以质量为先导,创新公共财政为主体的保障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以上,并逐年提高,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成本分担机制。

5.配编到位,素质提优。

配齐配足幼儿园各类专业人员并持证上岗。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0%以上,幼儿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90%以上,公办园在编教师占比达80%以上。

对照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我们以“创新改革、率先发展”为引领,坚持内涵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学前教育从“五为主”向“四优化”的全面提升:

一是更加注重政策推动,优化管理机制。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完善三项机制:①进一步完善“市级统筹、市镇共建、以镇为主”的办园体制,明确市、镇两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共聚发展合力。②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机制,探索办园主体多元化的实施路径。③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担机制及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免除农村幼儿园幼儿一年保教费政策,建立财政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动态调整机制,残障儿童参照普通幼儿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0倍发放。在分担机制中,保障生均营运成本达到1.2万元/学年,生均完全成本达到1.5万元/学年,公办园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学前教育总投入的80%以上)。

二是更加注重规划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加快园所建设,重点推进三项工作:①扩大优质资源。启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超前规划,满足二孩政策放开后的“生育高峰”以及“婴幼托管”“托幼一体化”发展需求。②改善资源条件。建立“幼儿园建设过程中的课程审议制度”,依据“三通一自然”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幼儿园发展需求的天然、友好、安全地块用于幼儿园建设,确保园舍用地面积。③小区配套建设。按照“谁开发建设、谁完善配套”的原则,推进小区配套园建设,确保小区幼儿园统一规划、同步施工,在住宅小区建成50%前交付使用(规划部门根据相关规定,以扬中市教育布局规划为依据,出具规划条件。国土部门在土地出让须知中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模的规划条件。住建部门按照国家、省有关建筑设计标准和抗震设防标准,对配套幼儿园的图纸设计、施工质量、竣工验收严格把关。小区开发建设单位为配套幼儿园建设责任主体,在配套幼儿园建成后,将产权无偿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使用)。建立违规惩罚机制,确保小区配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更加注重素质提升,优化师资队伍。着重做好三项工作:①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校长职级制”改革同步推进“园长职级制”。建立学前教育师范生订单培养制度,继续落实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在省扬中专增设“幼儿师范”专业,通过“职业代培—专业机构认定”等方式按比例逐步配齊专业保育人员、保健医护人员、财务人员、营养师等,完善幼儿园用人结构。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教师招录力度,每年确保1/3以上名额用于选聘优秀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建立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采用订单式培训、园本培训、高校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保教队伍专业素养。③保障教师合法权益。通过制度执行保障公办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和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平均工资逐年提高,确保不低于同区域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在职职工平均工资。

四是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优化保教质量。着力开展四项工作:①坚持顶层设计。扬中市把握“课程游戏化”推进契机,出台了《扬中市课程游戏化建设实施方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联盟园实施方案》《扬中市幼儿园户外建设标准(参考)》《扬中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观察要点和评价细则》等文件,全面规范办园行为,指导幼儿在园一日课程实施。②建立“专家资源库”+“领衔团队”模式。构建“专家定期走进园—同伴互助联盟园—自学研思在本园”的成长通道,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特研究所、省市教研室等多名专家定期来各个幼儿园进行蹲点式指导,并面向全市展开辐射。扬中市从原先的“骨干园领衔”到“所有园齐步走”,由专兼职教研员、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定期进园开展片区研训活动。将“教研现场”搬到“真实场景”中,在“观察捕捉——诊断分析——教育回应——及时评价”等周期循环中获得连续性经验的建构。强化研训推动。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规划年度培训计划,每学期覆盖率达100%。围绕“儿童本位的学习环境创设”“走班游戏”“观察日记微视频分享”“幼儿观察与评价”等开展“户外环境的改进与完善”“户外自主游戏”系列研讨活动;围绕“六个支架”和“提升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开展“混龄游戏”“生活体验项目”“微型主题课程”“课程审议”“园本课程建设”等系列研训活动。③提升家校合力。借助市级媒体平台、学前教育宣传月、发放《指南》手册、家长学校专题授课等多种方式向全市家长推广《指南》。建立幼儿园办园行为家长民主管理制度,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定期协同幼儿园开展安全排查,卫生监督,和幼儿一起游戏,和教师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反思课程实施等;利用走进社区等契机鼓励更多社会人士加入到幼儿生成的主题课程中,营造共育氛围。④明确协作发展方向。重视“幼托衔接”“小幼衔接”,做好起点教育。推进医教结合,创设条件为符合条件的学龄前残障儿童提供融合教育、康复教育,保障残疾儿童入园率达90%,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的残障儿童融合率达80%。

教育事业是一个无限广阔的事业,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挑战。立足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扬中市学前教育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发展的新方位新使命,谋划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聚力写好“奋进之笔”,努力交出“得意之作”,以高品质内涵建设,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幼儿自然生长,带给幼儿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 高质量 以高 推动 品质


[以高品质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