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5 10:22:24  浏览次数:

[摘           要]  医学教育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科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与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此类内容全覆盖下的医学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医疗人才,即医学教育者应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医疗教学中的应用。在上述认识的前提下,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

[关    键   词]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人体解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38-02

基于人体解剖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医疗人员发展方面的关键性,如何将二者所对应的教学与培养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众多医疗界人士探索与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临床思维能力与人体解剖学

(一)临床思维能力的概念与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病例有效结合的能力,此种能力的拥有者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病例的综合分析与推理判断,并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顺利地解决临床现实问题。临床思维能力是实际临床工作对广大医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拥有优秀临床思维能力的医疗工作者,才能快速、正确地面对各类复杂的临床问题。因此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对任意医学教学行为都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人体解剖教学更是如此。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从来都不是一日之功,其应被长期贯穿于医学教学中,使医学生在长时间的知识总结与经验积累中,反复揣摩并最终形成优秀的临床思维模式。从我国医疗教育行业的现状来看,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仍然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因此,医疗教育主体应从各方面作出调整,从而实现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二)人体解剖学简介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处于整体医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层,其在医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就已被设置并学习。一般情况下,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学习的第一门课程,所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应被全面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现状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现状可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学生方面,二是教师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认识,认为医学课程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得到更高分数,至于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无,在现阶段来说无关痛痒,最终都会走上工作岗位。

其次,学生对临床实践考核与培训不够重视,具体来说,就是总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对待人体解剖实践课,有着不积极碰触人体标本与模型的不良学习习惯,可以眉飞色舞地将人体结构一一背诵下来,却不能在模拟实践活动中将人体的各个构造辨认出来[1]。

最后,学生认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只是教育者的责任,殊不知,自身才是培养的基础要素。

(二)教师方面

首先,大多医学教师尤其注重课堂理论的讲解与背诵考核,对真正能带来学生医疗能力提升的医疗实践活动并不进行积极的组织与深度考核,致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不能与医疗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其次,有些医学教师并不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缺少临床实践素材,从根本上不能实现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

最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一般需要在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实现,而一些教师并不具有此方面的觉悟。

三、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基础创建新型解剖学课程体系

人体解剖学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基础科学发展迅速的今天,医学技术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解剖学课程应紧跟医学发展的脚步,进而培养出具备先进医疗理论与技术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从实践来看,该培养目标实现应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实现。

1.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优化中,教师应以教育机构指定的教学纲要为基础,适时删除陈旧、不准确的理论,并在教育过程中以临床案例为载体即时简单说明或详细讲解新型解剖理论与技术,从而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以胃、腸为例,由于胃、肠同属消化系统,故对二者黏膜差异性的讲解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具体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具体病例引入教学中,通过两种临床疾病的对比式研究,对胃肠粘膜的结构与特性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再以胃形态为例,可以临床常见胃病为对象,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将此类疾病的最新治疗技术引入到课程内容中,加深学生对胃结构的认识。再如在进行脊髓内部构造讲解时,可将小儿麻痹症及后遗症引入课程中。事实证明,临床病例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在保障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得到提升。

2.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中,首先医学教育者应以新型医学模式为教学模式优化的基础。从国际医学现状来看,世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正慢慢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因此医学教学模式也应遵循此种时代发展趋势,将学生放置在教学主体地位之上,教师应尽可能地扮演好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自我探索的方式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得到提升。其次,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临床案例以影像、图片、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对应理论的认识,如在进行“心脏结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将在临床检验中形成的心脏彩照以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同时还应进行结构标注,方便学生的课后复习。再如在进行“阑尾”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首先播放阑尾炎治疗手术视频,让学生形成对应的感性认识,随后进行人体标本实际操作实践,使学生对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手术要点及临床表现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人体解剖学理论与临床水平

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若想让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就要确保人体解剖学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最先进的解剖学技术,相关教育方应注重教师综合医疗素质的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与实践培训,扩展教师的理论知识面,增多教师的临床经验。

2.积极组织教师到附属医院或综合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为人体解剖学教师增添临床素材,同时提升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学生优秀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3]。

3.定期举办人体解剖学教师与临床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两类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进一步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

4.以丰厚薪酬及福利的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医学毕业生或学者加入自身医学教育团队中来,保持人体解剖学教师团队的新鲜活力性,使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具有先进性。

(三)以临床思维能力为指导确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对象。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着“唯分数论”的教学缺陷,从临床思维能力的表面意思来看,其并不具有严格量化的特点,医学院与教师应充分考虑其的这一特性,从而确定合理、实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制。教师应优化人体解剖学的考核制度与考核方式,不能以一张试卷分数评价学生整学年或整学期的学习质量,应尽可能地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并详细记录学生的每一次考核过程,既方便学生在日后进行自身能力提高,又可为教师的期末评价行为提供切实可参考的资料[4]。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可将人体标本放置在课堂的显眼位置,并依临床案例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人体解剖学理论解决对应临床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动手、积极思考的习惯,进而形成优秀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反馈模式,保障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向的正确性

在人体解剖学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意见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教师进行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应从课上延伸至课下,首先课上的交流应在平等的课堂气氛中进行,以确保学生反馈意见的客观性[5]。其次,课下交流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应当充分利用现下各类交流软件,实现反馈的即时性与即地性。当教师获取到反馈意见时,不应将其放置在一边,而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及时调整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使双向反馈模式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相关医学院教育者应在了解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人体解剖学教学连接必要性的基础上,经过对教学现状的探索与分析,从课程体系、教师水平、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与教师交流模式等方面,切实保障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被全面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进而产生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人体解剖学理论与技术掌握良好的双重效果,使学生成長为一名有着高深医疗技术与先进医疗理念的优秀医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冯利强,焦旭文,马江波,等.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养生月刊,2017(11):168-169.

[2]张东东,梁衍锋,宋汉君,等.解剖学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及效果评价[J].解剖学研究,2017(2):78-81.

[3]唐兴国,李斌斌,刘宏伟,等.以临床为导向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7(2):112,114.

[4]何祖江.以培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为中心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初探[J].今日健康,2016,15(8).

[5]肖新莉,杨蓬勃,张明,等.应用导向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法初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5):120-122.

◎编辑 陈鲜艳

推荐访问:解剖学 思维能力 临床 培养 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