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鹅痛风与浆膜炎混合感染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2-04-13 10:32:26  浏览次数:

摘要:痛风和传染性浆膜炎是鹅养殖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染性浆膜炎除危害鹅外,还可以危害其他禽类动物,主要危害2~8周龄雏鹅,其中以2~4周龄最易感染。鹅传染性浆膜炎又称疫里默氏杆菌病,是近年鹅养殖产业中流行较为广泛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呈现急性经过或慢性败血症经过,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脑膜炎等病变,发病率和病死率为20%~40%。鹅痛风是因为核酸蛋白质代谢受到阻碍,在体内产生大量尿酸盐或尿酸,尿酸也不断沉积在脏器器官或关节腔内而引发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会引起鹅生长不良,甚至造成严重死亡。该文主要结合1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经过,分析雏鹅痛风和浆膜炎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广大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鹅痛风;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76

0 引言

鹅痛风和传染性浆膜炎属于不同种类疾病,一种为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另一种为营养代谢疾病,和养殖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价值有密切联系。在发展鹅养殖产业的过程中,如果养殖户不注重科学饲喂,向鹅群长时间投喂含有高蛋白质、高钙饲料,会使蛋白质供给超过鹅体所需,大量在鹅体内堆积,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不能被鹅体很好的消化吸收代谢,进而引发痛风症。在多种饲养管理不到位的基础上,鹅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抵抗多种致病原的能力不足,进而导致传染性浆膜炎传播流行,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发病经过

2018年9月,某养殖户养殖的8000多只雏鹅群中突然出现发病情况,鹅群采食量逐渐下降,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呼吸极度困难,先是排出灰白色稀便,个别患病鹅在行走过程中跗关节着地,长时间卧底不起,不愿意走动。自从雏鹅进入养殖场以后,一直坚持使用510肉用小鹅颗粒全价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1%,钙含量为0.9%~1.1%,蛋白质和钙元素的投喂量超过鹅群的生长承受能力,仅在饲料中会添加少量的青绿饲料。发病后养殖户将患病鹅单独隔离养殖,尝试选择使用氟苯尼考治疗,用药3d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出现零星死亡现象,发病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进一步调查还发现养殖场的整体卫生环境较差,养殖密度较大,卫生环境不良。由于鹅群之间相互接触,很容易加速致病原传播蔓延。

2 临床症状

养殖场发病十分突然,病情传播速度较快,在发病初期患病鹅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不愿意走动或者行走迟缓,长时间卧地不起,双翅下垂咳嗽,眼角分泌物显著增多,眼睛周围的绒毛被分泌物粘连,呼吸极度困难,部分患病鹅的腹部显著膨大,下垂,用手触摸具有波动感,肛门周围存在灰白色、白色、带有绿色的粪便附着,患病鹅濒临死亡时存在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部震颤不断的摇头点头,最后全身抽搐而死[1]。部分患病鹅的喙和蹼呈现苍白色,伴随明显的贫血症状。有的患病鹅腿部腹部关节肿胀,不能正常行走,站立不稳,不愿意下水游动。

3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鹅和濒临死亡的鹅解剖后可以发现存在明显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心包膜、肝脏、肠系膜、肾脏脏器组织表面附着1层灰白色的石灰状样物质,输尿管显著肿大扩张,并在其中存在大量尿酸盐[2],心包积液严重。心包积液呈浑浊颜色,心脏表面存在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脾脏肿大,在脾脏表面也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十二指肠黏膜高度充血出血,在肠道内部存在大量灰白色到黄绿色的粥样稀便,脑膜充血出血,气管充血出血,胰脏、法氏囊、腺胃、肌胃没有出现典型的病理学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上述病死鹅的病变肝脏组织、脾脏组织粉碎后,划线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平板上,放置在10%二氧化碳培养箱内,持续培养24h,温度控制为37℃,在培养平板上生长出湿润光滑,中间凸起,直径为1.5mm左右的露珠状小菌落,小心挑取单个致病菌,进行涂片染色,镜前可以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短棒杆菌。采集患病鹅的新鲜血液,选择标准疫里默氏杆菌阳性血清进行血清凝集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血型全部凝集,因此可以确诊病料中存在疫里默氏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药敏实验,发现致病菌对新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头孢拉定、克林霉素高敏。采集病死鹅肾脏中的沉积物,制作成涂片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发现具有较强反光性的尿酸盐结晶[3]。结合养殖场曾经长时间向鹅群投喂高蛋白质、高钙饲料的情况,判定为鹅痛风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

5 防治

5.1 治疗

鹅痛风和传染性浆膜炎治疗应采用抗菌消炎、加速体内尿酸盐排出为主要治疗原则。确诊后应立即减少精饲料投喂量,并适当提高新鲜青绿饲料的投喂比例,保障鹅群有充足的饮用水供给,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或者维生素,加速尿酸盐排出。在鹅群饲料中,添加10%新霉素可溶性粉剂,和饲料按照1:100拌料,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1周。并在鹅的饮用水中添加复方NaHCO3可溶粉和肝肾宝,添加量为1:200,在投药前让整个鹅群停水30~60min,每天2次,连续使用5d,连续用药1周后,养殖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病情控制后,再在饮用水中添加40%黄芪多糖粉剂和10%灵芝多糖复合粉,按照1:2000比例添加,2次/d,连续饮水3d。对于尿酸盐沉积较为严重的患病鹅,并且感染浆膜炎严重情况,可以选择使用头孢噻呋注射2次,按1:1000注射治疗,缓解尿酸盐对肾脏输尿管脑器官造成刺激,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5.2 预防

做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强化卫生管理是防范上述2种疾病混合感染的主要对策,在日常管理中,应依据雏鹅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及时调整精饲料和青绿饲料的添加比例,保障饲料饲喂的科学合理,不能为促进鹅快速生长而盲目增加精饲料使用量。通常在日常生产中,青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应该在雏鹅1~10日龄控制为2:1,11~21日龄控制为4:1。随后随着雏鹅的不断生长应逐渐增加青饲料的使用比例。在冬春季节雏鹅养殖中,应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比重,保障鹅群体温和生长发育所需,而夏秋季节养殖应尽量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当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应立即将患病鹅单独隔离,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增加治疗成本,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发病应及时将病情上报,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防控,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

6 结束语

鹅痛风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十分严重。为更好第防范上述2种疾病传播流行,首先应该从改善饲养管理入手,强化鹅群饲养管理,减少精饲料投喂量,适当增加青绿饲料投喂量。此外养殖场还应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要结合鹅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在雏鹅生长关键时期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保障鹅群抗体水平达标,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降低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崔连成,王伟.鹅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因及诊治[J].畜牧獸医科技信息,2017(4):105.

[2]周光斌.鹅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8):217.

[3]杨丽华,刘春杰,温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蛋鸡痛风症的试验[J].现代畜牧兽医,2017(7):40-43.

作者简介:俞向平(1975-),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推荐访问:浆膜 痛风 混合 诊断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