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时间:2022-04-12 10:11:20  浏览次数:

羊患寄生虫病多数呈现慢性疾患过程,很容易被忽视。如果不进行综合防治,常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羊寄生虫病的防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把预防和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和传染病一样,要紧紧抓住造成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即控制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

控制和消灭传播来源 及时治疗病羊,驱除和杀灭羊体内外的寄生虫。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定期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驱虫,防止病原体扩散。对有些保虫宿主、贮藏宿主,也要采用有效的防制措施。

断传播途径 要搞好羊舍(圈)场地和牧地的环境卫生,科学处理粪便(如采用堆积发酵的方法杀死虫卵)。消灭吸血的蚊、蝇、蠓等昆虫。尽量减少作为寄生虫中间宿主的动物和羊群,定期给不得不接触的中间宿主驱虫。如定期对牧羊犬驱虫,以减少羊的脑包虫病。

保护易感动物 搞好羊只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喷洒杀虫药消灭蚊蝇等传播寄生虫病的媒介,或在羊舍内装防昆虫纱窗等。亦可采用寄生虫苗进行人工接种,达到免疫的目的。如果羊只感染了某种寄生虫病,则要及时采取特效药物进行驱虫和对症治疗,并防止病源扩散。具体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羊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羊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

2、定期进行驱虫

根据本地区羊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制定合理的驱虫程序,在寄生虫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合理使用药物,对羊只进行驱虫预防,以防止发病。一般每年对羊群进行两次集中驱虫,时间分别是每年春天3~4月份和初冬10~11月份。为了驱除羊体外寄生虫应该在每年夏季晴朗无风的天气里对全群羊只进行一次药浴,目的主要是防止疥螨、痒螨、蚤、蜱等对羊只健康的危害。对个别患病羊只,要提高药浴浓度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全群。对转群前、分娩后、配种前和断奶后的羊只也要进行预防驱虫。配种前驱虫,有利母羊怀胎和防止寄生虫引起流产;断奶后驱虫一般在断奶后2周内进行驱虫一次。种公畜在4、6、8、10月份各驱虫一次即可。具体用药参考如下:驱除捻转血矛线虫,可以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50-100微克;驱除肝片吸虫可按每千克体重口服丙硫苯咪唑5-15毫克;驱除莫尼茨绦虫可用1%硫酸铜按3-4月龄30-50毫升,5-6月龄40-45毫升,7-8月龄50-60毫升,9-12月龄60-80毫升灌服,24小时内限制饮水;驱除泰勒焦虫病可按每千克体重用贝尼尔7-10毫克,用蒸馏水配成2%溶液,深部分点肌注,也可每千克体重用黄色素3毫克,配成0.5%-1%水溶液,静注,24-28小时再用药1次。还可用血虫清按说明肌注;驱除螨虫也可以肌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50-100微克;驱除肺线虫可灌服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8毫克服用。

驱虫注意事项:在组织大规模定期性驱虫、杀虫工作时,应先作小群试验,在取得经验之后,再全面开展,确保群体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和提高驱虫效果。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体内驱虫用药前要停食或早晨空腹投药,用药时饮水中加速溶多维,减少应激。对患病的羊只可暂不驱虫,待康复后再驱虫。

3、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羊粪便中常常有很多寄生虫卵、幼虫和卵囊等,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草料、饮水,使寄生虫病扩大传播。因此,要对羊的粪便,尤其是患寄生虫病的羊只和羊群投驱虫药后七天内所排粪便进行收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堆积发酵,利用粪便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杀死寄生虫的虫卵、幼虫和虫囊。

4、加强对羊群的饲养和管理

首先,提供全价饲料,特别是要有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以增强易感羊群的抵抗力。其次,加强管理,保管好饲料,防止被污染;第三,保证羊只饮水清洁,最好是自来水和井水,其次是流动的河水。注意不要使用不流动的池、塘、坑、沼泽地、稻田、小溪和水渠等处的水源作为羊的饮水,因为这些水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虫中间宿主,常引起羊只感染;第四,不要到低洼潮湿和有螺蛳的地方放牧,也不要到这些地方割青草喂羊;第五,羊舍应保持干燥、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饲养密度要合理。

5、对患寄生虫病羊只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

对患病羊进行及时隔离,可以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羊;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使病羊尽快恢复健康,将虫体驱出体外,抑制寄生虫的繁殖,杀死病原体,防止病源扩散。

推荐访问:寄生虫病 措施 防制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