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冬季施工混凝土冻害与防治

时间:2022-04-12 10:10:24  浏览次数:

zoޛ)j馝Z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因此,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混凝土;冻害与防治

新建秦淮河船闸按Ⅳ级船闸进行设计,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500吨,兼顾1000吨,船闸尺度为165×18×4m(闸室长×口门宽×槛上水深),上、下游主导航墙直线投影长度为45m,辅导航墙直线投影长度为30m,上、下游引航道护坦30m。上、下闸首采用钢筋砼坞式结构,口门宽度18.0m,边墩宽12.4m,总宽42.8m。闸室钢筋砼坞式结构,闸室墙结构为悬臂墙结构,闸室墙口宽18.2m,净宽18.0m,长165m。主辅导航墙采用钢筋砼空箱及砼重力式结构两种结构形式。本船闸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如下:下闸首按1级水工建筑物设计;上闸首、闸室按3级水工建筑物设计;导航墙按4级水工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按5级水工建筑物设计,因此在秦淮河船闸施工中,闸室墙封底、底板、闸室墙施工中,必须考虑混凝土抗冻技术要求,且在两个冬季进行施工,经过检测,所用混凝土抗冻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1、引言

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平均值)连续三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工程按照冬季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

2、混凝土受冻害损伤有关原因

2.1 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原因

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低、空隙率高、含水多,极易发生冻胀破坏。冻胀破坏的外观特征是材料体内出现若干的冰夹层,彼此平行而垂直于热流方向。其过程为:结构物表面降温冷却时,冷流向材料体内延伸,在深处某水平位置开始冻结,一般从较粗大孔穴中水分开始,冰晶形成后从间隙吸水,发育增长,且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水分从材料未冻水或从外部水源补给,并进行宏观规模的移动。第一层孔穴中冰冻后,在冰晶生长的过程中,材料质体受到拉应力σt,如果超过抗拉强度即破坏。

2.2 成熟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原因

混凝土构件中的孔径分为三个范畴,即凝胶孔、毛细孔及气泡,在某一固定负温下混凝土构件中水分只有一部分是可冻水,可冻水产生多余体积直接衡量冰冻破坏威力。

可冻水(即冰)主要集中在水泥石及骨料颗粒的毛细孔中,凝胶水由于表面的强大作用不大可能就地冻结,气泡水易冻结。混凝土构件中各种孔径的空隙可认为连续分布,分布在这些空隙中的水在降温过程中将按顺序逐步冻结,不可能同时冻结。冻水一般是温度的逆函数,温度愈低,可冻水愈多。

连续的毛细管沟网络体系破坏过程;随着水化进展凝胶体生成,网络的联系被破坏、分成个别孤立的毛细孔(水在其中冻结的容器),而凝胶连同其特征性凝胶孔和少数细小毛孔就构成透水器壁。随着水化深入,材料质地致密及温度的下降,将有更多细小空间的水参与冰冻,作为器壁的凝胶的渗水性也不断减小。

当冰冻多余水受水压力推动向附近气泡(逃逸边界)排除时,材料本身将受到推移水分前进的后应反作用力导致受拉破坏。材料组织愈致密水流宣泄不及,疏导不畅引起的动水压力增大。

水泥浆中包含的一般是盐类稀溶液,一旦冰冻后变为纯冰和浓度更高的溶液;随着温度下降,浓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邻近凝胶中水分始终保持不冻,其溶液浓度保持原有的水平,于是在毛细孔溶液和凝胶水之间出现浓度差。浓度差使得溶剂向溶液中自发扩散渗透,即溶质向凝胶水中扩散,而凝胶水向毛细孔中浓溶液转移,其结果毛细孔中水分增加,和冰接触的溶液稀释,冰晶逐渐生长,长大。当毛细孔穴充满冰和溶液时,冰晶进一步生长必将产生膨胀压力,导致破坏。

另一方面在水压的情况下,水分冻结膨胀,多余水在压力推动下外流,流向可能消纳水分的未冻地点;作为水流的结果压力消失,析冰情况正好相反:水分不是从冰冻地点外流,而是从未冻地点(凝胶)流向已冻冰地点(毛细孔),方向恰好相反。未冻地点的水移动一定距离后,最后以冰冻结束,作为水流运动的结果产生压力。

以上两点可以综合为:第一阶段毛细孔中始发的冰冻,向所有方向产生的水压力,引起内应力;第二阶段较大毛细孔中水分首先生成冰晶,可从小孔中吸引未冻结水使自身增长,产生静应力。

骨料作为一个组分,如果冰冻膨胀同样会成为导致混凝土破裂的应力来源;为了保证混凝土完好,必须要求骨料和水泥净浆两者都不破坏。由于引气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水泥净浆的抗冻性较易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骨料抗冻性更具有突出意义。如颗粒大到一定限度以上,核心存在的距离任何逃逸边界均在临界尺寸以上的保水区域,此时将因超过骨料破裂强度的内部水压力而破裂,这就是临界储存效应。凡属中等吸水、细孔结构、渗透较低的岩石,这种危险较突出;空隙多、渗透性强的骨料临界尺寸也很大。在特殊情况岩石吸水率极低(如重量吸水在0.5%以下的石英岩),可冻水极少,冰水是无渗应力出现;根据施工经验应避免使用高度吸水骨料,小颗粒石粒可以得到较大抗冻保证。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是以下三方面的变函数即:(1)材料的性质(强度、变形、空隙情况);(2)气候条件(冻融循环次数、最低温度、降温速度、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等);

(3)材料使用方式(降水量、自由水及跨越材料的蒸气压梯度与温度梯度)。区分这几方面变数将构成研究这一复杂问题的一个根本方式的转变,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正确预言材料在指定环境中的抗冻能力。

3、抗冻理论在工程上应用

根据材料的抗冻性上述的函数,在施工实践中采取的抗冻施工措施如下:

采取掺用防冻剂以降低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内部水溶液冰点以及干扰冰晶生长,有效保护未成熟混凝土不受冻胀破坏,在负温条件下能够继续水化。

采取掺用引气剂,引气不仅在表面无冰时减轻大体积冰诱导冰冻的出现,并且在过程中也减轻了冰挤出的损害,消除更多的毛细孔中冰冻所产生的多余体积,有助于保护成熟混凝土免于伤害。

配合比设计采取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水灰比并经过充分水化,就有可能做出实际上不包含可冻水的饱和混凝土构件。不包含毛细水(或数量很少)的混凝土构件,由于凝胶中空间极微细,结晶的始发十分困难,并不发生冻结,故施工中尽量不使用粉煤灰作为外掺料加入混凝土。

选用岩石吸水率较低(如重量吸水在0.5%以下的岩石),可冻水极少,骨料表现安全,不受冰冻伤害,同时使用小颗粒石粒可以得到较大抗冻性保证。

改善混凝土的气候条件以及使用方式,在地面以上的混凝土结构的冬季施工中,采取棉毡包裹等有效的蓄热保温措施,使新拌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水化,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采取棉毡包裹继续保温,以此延长混凝土养护周期,保证成熟混凝土充分水化,尽量降低构件毛细水含量,防止成熟混凝土的受冻。

4、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要求

4.1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材料储备保温

为避免入冬以后进料困难、砂石料在料场或运输过程中受冻,砂石料应在入冬前组织进场;砂石料应在入冬前进行盖上10cm以上的草袋以及棉毡或采取其它措施,必须保证砂石料不受冻、温度在0℃以上,同时防止出现冰雪、冻块进入搅拌机内,给混凝土温度带来损失;防止过大的冻块堵塞砂石料输送带;防止部分冻块进入搅拌机内会很难被粉碎、溶化,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水泥、外加剂应在库房或暖棚内进行保温,禁止对其进行直接加温;冬季温度过低,应提前做好水源储备并防止污染。

4.2 混凝土的拌和

在对搅拌站进行搭设温棚保温、砂石料保持正温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和料要加温,拌和水加热温度根据混凝土拌和物混合温度和计算控制。计算如下:

公式(见《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0 —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Ww、Wc、Ws、Wg — 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

Tw、Tc、Ts、Tg — 水、水泥、砂、石的温度(℃);

Ps、Pg — 砂、石的含水量(%);

c1、c2 — 水的比热容(kJ/(kg·K))及熔解热(kJ/kg);

当骨料温大于0℃时,c1=4.2,c2=0;

当骨料温小于或等于0℃时,c1=2.1,c2=335。

混凝土拌和料的投料顺序:1)砂石料进拌和机加90%的水进行搅拌1min;2)水泥、外加剂进拌和机进行搅拌1.5min以上并补充剩余10%的水分;砂石料与水泥、外加剂分开进料斗,必须以此防止水泥、外加剂接触热水发生水泥“假凝”现象;拌和时间适当延长,以防止出现:a)混凝土颜色不均匀、外观质量问题;b)防止材料间热交换时间过短,混凝土和易性及流动性降低。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计算:

(见《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1 —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b — 拌和机棚内温度(℃)。

4.3 混凝土的运输

各种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以及管道在使用前必须用热水清洗加温;保证运输过程顺畅、运输速度快速;混凝土泵安装后要加保温采暖棚,管道用棉毡包裹保温;管道在使用前后用热水冲洗干净,防止混凝土残料在管道内冻结、影响畅通。

4.4 混凝土的浇筑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进行加热。

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采用加热法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位置。

4.5 混凝土的养护和拆模

室外最低温度高于-15℃时,地下工程或表面系数不大于15m-1的工程优先采用蓄热罚养护。当蓄热法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可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公式计算确定,但混凝土养护时温度不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意一时刻的温度计算公式

(见《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意一时刻的平均温度计算公式

其中综合参数θ、ψ、η如下:

, ,

式中 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意一时刻t的温度(℃);

Tm—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意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

t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意一时刻的时间(h);

Pc—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

Wc—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cc—水泥累计最终放热量(kJ/kg);

V—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

w—透风系数;

ψ—结构表面系数;

K—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m-1);

e—自然对数之底,取e=2.72。

拆除模板和保温要求:当混凝土达到抗冻强度规定后,方可拆模;混凝土与环境温度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宜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的混凝土,外部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模。

作者简介:吴超,男,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

推荐访问:冻害 浅析 混凝土 冬季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