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布老虎走出“卢医山”

时间:2022-04-10 12:17:26  浏览次数:

布老虎的历史源流

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古人对动物图腾的一种崇拜。原始社会风雷闪电、猛兽出没,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想战胜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不仅勇猛无敌,而且对自己的幼崽特别保护,民间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因此,人们把虎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布老虎以双头虎枕为多见,是崇虎习俗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双头虎枕是一个象征阴阳相合的母体,可以祛灾,保护娃娃的平安。而单头虎、直卧虎等则是作为全家保护神的镇宅图腾虎类型。

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道:“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

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黄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在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卢医山的文化渊源

20世纪60年代,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部门在长治市潞城区辛安塔底挖出了一个古物,据说是一个古镜和镜架,其周边有九种动物,镜边雕有九仙女下凡,另外还有龙、马、人物、二十四孝等图案,脸镜大约80平方厘米。1987年,全省文物稽查队走乡串户,在潞城区秦家庄村发现一个石墩,上面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动物,有龙、凤、虎、马、牛等各式造型,可见古人对动物的喜爱已到了极致。

卢医山,地处长治市潞城区境内,因卢医扁鹊曾在此“视病能窥肺腑、尝以黄芪救人”而得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卢医山上有一位神医,他菩萨心肠,济世救人,为大家祛病除灾,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他所在的山叫作卢医山。卢医山峰高雄壮,好似虎头,而老虎又是百獸之王,是威严、凶猛和力量的象征,卢医山因此有了神虎之山的美誉。“家里有狮虎,平安又幸福”,人们画下“卢医山”的虎样,开始照样制作布艺老虎、老虎枕、老虎帽,以求驱鬼辟邪、吉祥纳福、保佑众生。

“卢医山”布老虎的美好祝愿

“卢医山”布老虎形象夸张、神态夸张、准确生动、做工精制。“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

“卢医山”布老虎有六大种类,它们分别是威而不怒、怒而不狞的镇宅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的乖乖虎,双头一身、永不分离的情侣虎,多个虎头组成的团圆虎,小若掌心的豆豆虎,身高过米的巨型虎。

布老虎是民间布艺的一个传统品种,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种。但不论出身哪门,布老虎的寓意都是美好的。

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孩子夭折的情况比较多,人们就要用布老虎来给孩子驱魔、除病、除灾,时间长了赠送布老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仪式。如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母亲再把“虎”放在孩子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汉族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缩影,布老虎走出了“卢医山”,正把以布老虎为代表中国虎文化符号散播到全世界!

推荐访问:走出 布老虎 卢医山


[布老虎走出“卢医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