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腹痛的N种可能性

时间:2022-04-07 10:40:14  浏览次数:

说起腹痛,让妈妈头疼的有两点,一是宝宝小,还不会表达,腹痛时只是长时间哭闹,妈妈也不知道宝宝“肚子疼”;二是多种胃肠道疾病都会引起腹痛,就算妈妈明确宝宝“肚子疼”,但一时半会也不能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是否要马上去医院。

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了解和腹痛相关疾病的伴随症状,有针对性地观察宝宝,发现异常时,作出正确的应对。

腹部的范围包括从肋缘下到腹股沟以上的整个腹腔,其中有很多脏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腹痛,因此,腹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为几种由胃肠部位常见病变引起的腹痛。

可能性一

突然发生阵发性的腹痛,腹部有明显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不久后即出现呕吐;6~12小时后会排出暗红色果酱样或深红色血水样大便。

诊断:肠套叠

肠套叠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指某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以4~10个月胖胖的、健康的婴儿最为多见。本病常因环境气温的改变、食物性质的改变、胃肠道本身的疾病(如肠炎)、其他发热性疾病等引起。本病可复发,且年龄越大,症状越不典型。

应对

如果宝宝突然出现哭闹不安,或以手抓按腹部,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等,妈妈应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呕吐发生,如呕吐物能显现食物性状,有时可伴有胆汁,用手轻摸宝宝腹部,有时可摸到呈香肠状的肿块。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看急诊。

预防

平时不要突然改变宝宝的饮食安排,要逐渐添加辅食,使宝宝娇嫩的胃肠道有个适应的过程,以免肠胃蠕动异常;避免宝宝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因气候变化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讲究哺乳卫生,防止肠道发生感染。

可能性二

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时会持久哭叫、翻滚,按压其腹部会有抵抗、硬实的感觉,间歇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诊断:肠痉挛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为婴幼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敏、受凉、暴食、大量冷食、过早添加辅食、婴儿吃奶过多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为非器质性病变,预后较好,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多数可自愈。

应对

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妈妈可在家里采取一些临时物理止痛措施,如腹部的局部保暖、按摩等,经过以上的处理,肠痉挛一般可以逐渐缓解。如腹痛有反复发作,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预防

有些宝宝的肠痉挛可能是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宝宝,可以试着暂时停喝配方奶,改用羊奶或其他代乳品,再判断是否与牛奶过敏有关;严防宝宝暴饮暴食,不得进食大量冷食;婴儿的喂奶量也不可过多,配方奶中不宜加糖;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可能性三

腹痛,伴有恶心及呕吐,腹部拒按、拒摸,按压其腹部时哭闹加剧。

诊断: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穿孔

急性阑尾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阑尾坏疽穿孔发生急性腹膜炎,严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但因婴幼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以发热、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为主,加之病情变化快,因此往往误诊率很高,且宝宝年龄越小,阑尾穿孔的概率就越高。

应对

出现以下3种症状,妈妈应怀疑宝宝是患上急性阑尾炎,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①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持续6小时以上,腹部拒按、拒摸,且影响活动;

②腹痛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

③出现原因不明的哭闹伴发热(体温达37.5℃~40℃)、呕吐。

预防

饭后应休息片刻,不可立即进行蹦跳等剧烈运动;如果宝宝有肠道寄生虫,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驱虫治疗。

可能性四

起病急骤,先有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有时每日可多达10~30次,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即肚子里的“咕噜”声),但腹胀不明显。患病宝宝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

诊断: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水源、食物或者手来传播,患营养不良或肠道寄生虫症等体弱者,易患此病。

应对

如妈妈怀疑宝宝是患了细菌性痢疾,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发生腹泻后,宝宝的餐具要单独使用,每次煮沸消毒15分钟,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晒;护理宝宝的家长也要勤洗手,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多给宝宝补充水分,如温白开水、糖盐水、果汁等(补充时应注意与宝宝的月龄相符);喂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汤等,小月龄宝宝应避免添加其他辅食;每次便后要给宝宝擦洗屁屁,同时应涂抹些护臀霜以防红臀和肛周糜烂;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饭前便后要彻底清洗双手,要改掉宝宝吃手指的不良习惯;照顾宝宝的看护人员也应注意手的清洁卫生,以防相互交叉感染。

可能性五

脐周反复阵痛或隐痛,有时能自行缓解,宝宝食欲虽好,但还是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且可揉散。

诊断:蛔虫病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宝宝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把蛔虫卵吃入腹中而感染上蛔虫症。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上面的虫卵也会使宝宝患病。

应对

如果妈妈怀疑宝宝患有肠道寄生虫症,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大便,如大便中查到虫卵,应及时遵医嘱进行驱虫等治疗。值得提醒的是,即使大便中找不到虫卵也不等于没有患上蛔虫病,因为其很可能是雄虫或幼虫,所以当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开了广谱驱虫药时,家长应给予理解。另外,现在的驱虫药可以使肠道内的蛔虫吸收不到机体的营养而萎缩致死后随大便排出,因此,吃完驱虫药后可不一定能看到排出体外的蛔虫,只需症状解除即可。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

可能性六

发生疝气(通常为腹股沟疝)后,平卧或用手推送肿物不能使之回纳,且肿块变硬,并伴有明显触痛;同时,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呕吐物可伴有粪汁)、腹胀、便秘等。

诊断:嵌顿疝

嵌顿疝是指疝内容物被卡在疝囊里不能回纳,出现循环障碍,而发生肠梗阻甚至肠子坏死,患儿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哭闹、拒食、呕吐、腹胀、便秘等。应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病时,有时哭闹并不明显,而仅以呕吐和腹胀为主,因此常被家人忽视、延误病情而发生危险。

应对

发生嵌顿疝后,妈妈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

一旦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妈妈首先应查看腹股沟上下和阴囊内有无肿物,若有肿块且变硬,或肿块略有增大,伴有触痛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急诊。

其他症状

当宝宝腹痛并发生呕吐,且呕吐物有胆汁、粪汁出现,腹胀、无大便、肠鸣音亢进、拒食等,应怀疑宝宝患上肠梗阻;当宝宝吃完牛奶后出现哭吵、腹泻,应怀疑是牛奶过敏;如宝宝在接种完卡介苗后没有及时去医院复诊,而出现低热、盗汗、慢性腹痛,应怀疑为肠结核;如宝宝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后出现腹痛,应怀疑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如宝宝的小便出现结石,应怀疑为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

推荐访问:腹痛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