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仔猪副伤寒诊治

时间:2022-04-07 09:57:13  浏览次数:

摘要: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全国各地猪场都时有发生,猪场环境与饲喂卫生条件不好的2-4月龄仔猪常发,呈地方流行或散发。该文结合一起实际案例,介绍了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关键词:仔猪副伤寒;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 9.10.066

0 引言

急性为败血症,慢性为坏死性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更替时发生率高。另外,猪舍饲养密度过大、长途道路运输、寄生虫病、仔猪断奶过早、去势等均易促使本病发生。

1 发病案例

2016年10月,龙城区某养殖户养殖的一窝7日龄的仔猪群中突然出现病死案例,随后病情向整窝哺乳仔猪传播蔓延,在该窝哺乳仔猪中,除个别个体较为健壮的猪没有发病外,剩余猪全部发病,发病时间为1-3 d,死亡率较高。发病后,养殖户尝试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半个月内养殖场有2个哺乳仔猪群相继出现相同的临床症状。

养殖场患病猪最高体温升高到42℃以上,不能正常吃乳,表现为吃乳无力,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全身肌肉震颤,猪群相互拥挤取暖,鼻腔干燥,眼结膜潮红,充血严重,并从眼角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个别患病猪出现腹泻症状。发病初期在患病猪毛少区域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紫红色的斑块,斑块逐渐向其他区域蔓延。发病后,患病猪不能正常行走,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最后衰竭而死。

2 临床特征

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死亡率极高;亚急性和慢性型为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1)急性(败血)型常发生于断奶仔猪群体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最高达42℃,不能正常采食,甚至停止采食,身体快速消瘦,在发病3-4d内死亡。整个发病期间在耳根、胸前、腹部等皮肤表面出现很多紫色的出血斑块。发病中后期患病猪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不能正常行走,致死率通常高达40%左右。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存在紫红色的出血斑块,将病死猪解剖后脾脏肿大严重,外观呈现蓝紫色,质地坚硬,似橡皮,肠系膜淋巴结呈现锁状肿大,肝脏肿大充血严重,在肝脏表面还发现存在灰黄色的小结节坏死病灶。粘黏膜充血,并表现出卡他性出血性胃炎[1]。

(2)在临床上仔猪副伤寒主要表现为慢性性经过或亚急性经过,病理学变化与猪瘟症状较为相似。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左右,最高达41.5℃。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畏寒怕冷,拥挤取暖,并存在严重的结膜炎、角膜炎,从眼角流出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连后不能正常开张,角膜浑浊严重时还会出现溃疡病灶。有的患病猪还会表现为顽固性的腹泻,粪便呈现水样,粪便颜色呈黄绿色,有时在粪便中还能发现大量血块和坏死组织碎片,粪便恶臭难闻。随着猪日龄的升高,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时好时坏,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发病时间在一到数周不等。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反复性的腹泻呕吐症状,身体逐渐消瘦,最终脱水而死。部分患病猪在发病中后期还会出现皮肤糜烂性湿疹,没有死亡的猪也会停止生长发育,成为僵猪。

3 病理剖检

急性死亡猪的体表皮肤发绀,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可见紫红色斑块。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肝脏肿大、充血,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肾脏、心外膜、胃、肠黏膜有出血点、红肿。脾脏肿大、暗紫,切面呈现蓝红色;病程稍长猪的病变在大肠,特别是盲结肠黏膜的坏死和溃疡,有的整个肠黏膜发生弥漫性坏死及糜烂,表面被覆淡黄色麸皮样坏死物,肠管变厚,缺乏弹性,病灶表明于痼结痂[2]。

4 实验室诊断

从该养殖场采集病死仔猪子宫的病变脏器器官,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常规染色镜检,能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染色、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后接种到肉干汤和血液溶质平板上,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持续培养24 h,可以发现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湿润、光滑、半透明的致病菌菌落。肉汤均匀混浊,底部存在少量沉淀物,将培养的肉汤转移到SS琼脂培养基上,持续陪24 h后,分离得到细小无色透明、中间稍微凸起、湿润光滑的致病菌菌落,菌落中间存在黑色的小点。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生化试验,鉴定致病原为沙门氏菌[3]。

5 诊断与治疗

(1)经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诊断结果为仔猪副伤寒。

(2)治疗:①土霉素按O.1 g/kg体重计算,口服每日2次,連服3d。②复方新诺明0.07 g/kg体重,分2次口服,连服3-5d。③意康生物英国多联特配合头孢进行肌肉注射,每套本品用于100 kg体重治疗。预防每套本品用于200kg。④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恩诺沙星2.5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6 防治措施

(1)仔猪副伤寒预防工作的关键:第一,必须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经常洗刷,及时清除粪便,以减少感染机会。第二,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突然更换饲料。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更改圈舍。第三,发现仔猪有发病特征,马上隔离治疗,彻底对患病猪舍进行消毒[4]。

(2)加强疫苗免疫。应用疫苗控制细菌性疾病,其风险和成本要小于依靠药物治疗防控。耳后肌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含有猪霍乱沙门氏菌活菌,适用于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健康仔猪,注射前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肌肉注射1 mL,免疫期为9个月;口服,最好在喂食前服用,以使每头猪都能吃到。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每头份1 - 1O mL;也可拌服,冷开水稀释,每头份5- 1O mL,掺入少量新鲜冷饲料中,让猪白行采食。

疫苗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①稀释后的疫苗要在4h内使用完毕。使用时要随时振摇均匀。②身体赢弱、患病的猪不宜注射使用。③经常发生仔猪副伤寒的养殖场,为加强免疫,可在断乳前、后各注射1次,间隔21 - 28 d。④存在猪疫病流行的地区不宜注射疫苗。⑤疫苗使用前后应停用抗生素药物。疫苗注射后,有些猪反应较严重,如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食量减少等症状,通常l-2d后会自行恢复,严重的可以注射肾上腺素。

目前生猪市场上标猪供应量偏低,优质猪源较少,饲养场应根据季节变化,掌握仔猪饲养管理要点,减少疾病传播,降低仔猪死亡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

7 结束语

仔猪副伤寒严重威胁现代畜牧业发展。如果发生该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为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减少养殖户的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应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应用疫苗免疫等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姜政言.一例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 (6):ll.

[2] 李树继.一例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报告[J].农技服务,2016,33 (2):152

[3]刘敏,戴爱琴,李星星,等.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J].畜禽业,2018,29 (6):84,86.

[4]蒋增海,陈益,徐耀辉.一例仔猪副伤寒的诊治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4):83-84. 230-231.

作者简介:张雪峰,男,学士学位(动物医学),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研究方向:动物疫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普通病等。

推荐访问:副伤寒 仔猪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