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4-05 10:57:56  浏览次数:

计划学时数为50课时,授课教师在如此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很难将教学内容讲透;此外,教学计划安排中,“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没有安排课程综合实训,因此,只能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课程实验,很多理论知识没有办法与实践有效对接。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的情况下,由于知识面广而泛,授课进程较慢,而且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发展的前沿,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基础较差,且知识储备不足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I.P.Pavlov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联系成就思想、思维和知识”,联系是学习最基本的机制。高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且知识储备有限,不善于联系思考,因此,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理论较深的知识点采取逃避方式,学习缺乏创造性。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究欲和参与积极性不高,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拓展新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作业考核(含实训报告)和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组成,没有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优化和重构课程体系

1.精选教材,重构教学内容。目前,正式出版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材很多,但注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较少。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蔡凤主编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药学专业教材,该教材适当调整内容体系并精简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突出重点,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课程教学内容繁而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免疫学这部分内容较深奥难理解,且内容枯燥,因此,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融会贯通,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先讲微生物学部分,从细菌开始,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于微生物结构与感染基础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微生物学是免疫学的基础,我们选用教材第一篇是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药学专业特点,主要突出第二篇微生物在药物中的应用,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求,简化免疫学内容,突出微生物学教学内容。

2.更新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交叉学科,课程内容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跟踪学科前沿知识,以拓展知识的形式将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教授给学生,从而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核心知识的教授还是很重要,这些知识是学生打下坚实专业基础的基石。如微生物耐药性这部分教学内容,可通过播放与耐药机制相关的视频短片,引导学生就耐药机制产生机制及防控进行积极的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查阅耐药机制的学术论文并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种教学方法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法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无法适应高职药学专业教学要求。教学改革过程中,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联用,变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动式探究学习。如在讲到乙肝病毒时,可联系内科、传染学科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相关知识,使教学实例趣味化、专业化。具体可采取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1.采取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呈现许多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及疾病病理图片,内容比较抽象,无法通过语言进行讲授,而基于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优势,能使抽象内容可视听化,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记忆。

如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可以将病原微生物形态结构通过图文展示,以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掌握和记忆。而对于重难点还可制作FLASH动画,如病毒复制增殖过程可通过生动FLASH画面展现,从而使学生对病毒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成熟、释放等生活史了然于胸。

2.采取问题式学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2]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可采取PBL进行教学。

如:可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的教学。课前选好过敏性鼻炎、新生儿溶血症、过敏性胃肠炎等典型病例,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变态反应相关内容;课堂上先围绕病例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问学生有没有变态反应?对什么过敏?有何症状?分析变态反应发病机制及特点,每组选出代表作答,教师针对错漏之处加以讲解补充,同时,强调重点和难点。这种基于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和体验,综合素质能得到显著提高。

还可通过巧妙设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讲免疫球蛋白时,先问学生为何要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何优势?然后,引入免疫球蛋白A的性质特点的学习;又如讲结核分枝杆菌时,可提前预设问题:结核杆菌有哪些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结核杆菌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治疗结核病?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免疫性、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3]

3.采用比喻与列表比较法教学,强化学生记忆。教学过程中引入恰当的比喻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如:在免疫球蛋白教学内容讲解时,可将IgM比喻为部队作战“先锋”,出现较早,维持时间短,是早期感染标志;将IgG比喻为部队“主力军”,出现晚,但维持时间长,并将容易混淆且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进行列表,以强化学生记忆。[4]如表1所示为内外毒素的差异。

4.利用微课进行翻转在线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以其获取知识的直接性、需要性、便捷性及有效性的特点,已为师生所广泛接受。通过制作一系列的课程微课,将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学生可基于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翻转在线教学,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优化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必须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优化实践教学项目。选取一些经典的基础实验技能项目,如显微镜使用、细菌形态观察、无菌操作、革兰氏染色、免疫血清的制备、培养基制备、微生物分离培养与接种、药敏试验,等等,增设部分探究性实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题,学校提供实验验证条件),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5]同时,在所有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均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将其纳入到课程总成绩中。

(四)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成绩

鉴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通常将其作为考试课程并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可较好地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效,但与注重实践能力的课程性质有些背离,为此,需要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在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将课程成绩分为 三个部分:(1)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出勤、提出问题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以及作业情况等,约占30%);(2)实训表现(含综合实训,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实验过程考核、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等,约占40%);(3)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约占30%)。通过多元评价、多途径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所有的教学方法均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能培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现代药学专业亟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正宇,王碧玉,姚玲,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新课程(下),2016(2):183.

[2] 王小莉,杨小迪,夏惠,等.PBL教学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929-931.

[3] 成红,袁星.病原生物學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60-61.

[4] 侯英.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89.

[5] 苗英慧.高职药学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25-26.

[责任编辑 盛 艳]

推荐访问:微生物学 免疫学 教学改革 高职 实践


[高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相关文章